就算沒成為皇帝,李世民仍舊是權傾朝野?

拾荒雜談 發佈 2020-06-30T17:56:05+00:00

唐太宗是歷史上最出名的帝王之一,他在政治上開創了「貞觀之治」,在軍事上統一全國並攻滅東突厥,征服高昌並重創高麗。

唐太宗是歷史上最出名的帝王之一,他在政治上開創了「貞觀之治」,在軍事上統一全國並攻滅東突厥,征服高昌並重創高麗。堪稱是千古一帝。只從功績來說就很少有帝王能出其右,但是除掉這種名譽光環之後的李世民也是為人所津津樂道,原因無他,正是因為其上位時候一手策劃的「玄武門之變」。

太宗李世民..額,圖不對

都說李世民是篡位登基,但如果他沒有經過「玄武門之變」的話,根據他掌握的權力也完全可以將皇帝取而代之。

不信的話請看下文。

唐太宗李世民

唐朝之所以能建立和李世民有很大的關係,可以說天下至少有一大半是他打下來的。所以在唐王朝建立的時候,李世民就因功被封為天策上將、尚書令、司徒、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中書令、太尉以及十二衛大將軍,當然了還有宗室親王爵位——秦王

我們不妨從職位權力來分析當時的李世民究竟手握多少重權?

天策上將

動漫延伸——天策上將

公元621年,因李世民功高無可封,唐高祖李淵特地設立這一職位。天策上將是天策府的最高統帥,而天策府則是所有武官官府的最高領導機構,可以說天策上將就是全國軍隊的最高指揮者(名義上)

如果天策上將僅僅只有這點虛名也就不會在後世這麼出名,其實天策上將還有一個巨大的好處就是自己開府選拔天策府臣屬,也就是說可以有自己的小朝廷,這和以前的開府儀同三司有點像。

李建成的東宮可以有東宮專有臣屬,而李淵設立的這個官職權力幾乎和太子東宮一般。

司徒

最出名的王司徒

司徒這一官職是李世民在授封天策上將時加領的。司徒一職一般是虛職,為中古時期的三公之一,主管天下教化和民生,到了後期改為六部之一的民部,避李世民名諱而稱戶部。

尚書令

尚書令為三省六部當中尚書省的最高長官。相當於宰相一職,為處理政務的最高官員之一,其他兩位分別是三省之一門下省的最高長官——侍中,以及中書省最高長官——中書令。

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

這一個官職頭銜名稱比較長,我們可以分開解讀,即為「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

陝東道大行台

首先「陝東道」是一個地區的名稱,該地區不固定,唐朝初年指的是河北和河南兩地。接著「大行台」是指中央尚書省在地區的派遣機構,也可以理解為該地區的尚書省,最後是「尚書令」,前面已經講過了,但是尚書省的尚書令行的是宰相職權,而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行的是軍事職權,意為河北河南兩地軍事以及民生最高長官

中書令

中書令是三省六部當中三省之一——中書省的最高長官,中書省的主要職責就是承接上意,批覆執行,也是宰相職,至此,三省宰相官職已經有兩個落入李世民的手中。

太尉

太尉是三公之一,在秦漢時期的太尉實際上就是天下兵馬最高統帥,是武將最高官職。但是到了隋唐時期隨著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太尉的兵權逐漸被其他官職取代,變成正一品的虛職。

十二衛大將軍

十二衛大將軍是隋唐特有的府兵制度官職,府兵就是從事生產和戰爭的士兵,這樣的地方稱之為軍府或者叫折衝府,當時唐朝時期一共有657個折衝府。而「衛」就是折衝府的上級軍事單位,天下657折衝府歸屬十六衛管理。

而李世民的十二衛大將軍一職正是十六衛當中最具實力的「十二衛」最高統帥,其不僅可以掌控府兵,同時還是禁軍的最高軍事統帥

秦王

秦王是李世民獲得的親王爵位,具體封邑就在靠近長安附近的陝西西部,關中平原一帶。

從上面可以看出,當時的李世民在政治上他占據三位宰相官職當中的兩個,在軍事上他不僅是唐朝軍事上的名譽統帥,而且也是實際最高指揮官,手下不僅有府兵,還有禁軍以及河南河北總兵力,在官銜上他不僅是正一品,而且還獲得三公以及三師的頭銜,最關鍵的是可以像東宮一樣明面建立自己的政治勢力

太宗昭陵

可以這麼說,政治上的李世民是最高官員,軍事上的李世民是最高統帥,在官職上又是品級最大的,既是文官之首,又是武將之首,由此可見李世民的權力究竟有多恐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