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用淺景深拍攝花卉的經驗教訓,避免重蹈覆轍,拍出完美作品

無敵馬克兔 發佈 2020-06-30T14:42:21+00:00

使用f / 2.8或f / 4這樣的大光圈能夠使主體部分區域對焦,其他區域變得模糊。在大多數情況下,我會將相機設置為「光圈優先」模式,將光圈設置為f / 2.8或f / 4,然後開始拍攝。

花卉為攝影愛好者開闢了一個充滿驚喜的世界,花卉的形狀、色彩、圖案和紋理等總是讓人著迷,但這些元素卻往往被人所忽略。在本文中,我們將討論使用「淺景深技法」,來創造性的表現花卉。當然這種技術您也可以應用於在自然界中的任何小主題的拍攝。

景深(DOF)定義為投影圖像中焦平面前後的區域,該區域在圖像中非常清晰。當您使光線穿過鏡片並對焦在膠片、數字傳感器、投影屏等上形成圖像時,真正對焦的圖像區域非常淺,即焦平面。在某種程度上,畫面其他所有元素都沒有焦點。

使用淺景深簡化背景突出主體

對於許多攝影愛好者而言,在拍攝花卉等小型主題時,淺景深會讓主題變得抽象。通常,使用更大的景深會使對象看起來更真實,其所有細節都會清晰呈現。另一方面,淺景深通常會使照片具有更簡單、夢幻和抽象的質感。您無需僅僅拍攝花瓣、莖或葉,而是拍攝線條和形狀。此外,在拍攝雜亂的物體時,淺景深是一種出色的畫面簡化技術。

以下圖的松果菊為例。我彎下腰並靠近一片松果菊,選擇了一棵盛開的、造型相對完美的花朵進行拍攝,並將焦點放在松果球的很小一部分上。通過使用淺景深(此處光圈為f / 2.8),周邊的其他松果菊距離焦點較遠,在柔和的光線下,畫面變得模糊而柔美,這有助於使主體清晰地對焦。

使用淺景深的技術基礎

1、光圈

使用f / 2.8或f / 4這樣的大光圈能夠使主體部分區域對焦,其他區域變得模糊。在大多數情況下,我會將相機設置為"光圈優先"模式,將光圈設置為f / 2.8或f / 4,然後開始拍攝。如果背景距離拍攝主體較遠,您還可以使用更接近f / 8的光圈,在讓更多被攝主體對焦的同時仍然拍攝出淺景深的效果。由於每種情況都不相同,因此根據主體和背景的特定情況,嘗試使用不同的光圈來拍攝。

  • 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 光圈越大景深越淺。

2、到主體的距離

到主體的距離也會影響景深。當您靠近拍攝主體時,景深會迅速下降。如,我離拍攝主體很近,且需要更高精確度的照片,我會使用三腳架及手動對焦,並進行了一些小的調整,直到找到最喜歡的構圖為止。距離主體較遠時,即使使用較大的光圈,景深也會變得較深。反之,使用較小光圈,距離主體較近,也能拍攝出相對較淺的景深。

  • 您的主體越遠(即:對焦點)景深越大。
  • 您的主體越近(即:對焦點)景深越淺。

3、焦距

廣角鏡頭焦距的景深更大,而長焦鏡頭焦距的景深則更少。因此選擇不同的焦距會改變畫面的景深。

我習慣使用100mm微距鏡頭拍攝的花卉照片,該鏡頭並非必不可少。除了微距鏡頭以外,我還使用了24-105mm中距鏡頭,70-200mm f / 4長焦鏡頭和100-400mm f / 4.5-5.6的長焦鏡頭來拍攝此類照片。因此,如果您還沒有微距鏡頭,使用其他焦距的鏡頭拍攝花卉也是可以的,關鍵是要通過不斷的實踐,才能拍攝出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對於拍攝較大的花卉,較短的焦距並不是那麼重要。

  • 焦距越小(變焦減小)景深越大。
  • 焦距越大(變焦越大)景深越淺。

註:廣角鏡頭的焦距較短,可為您拍攝出更大的景深,但同時也會增加您的視角,因此您將可以拍攝到更多的場景元素。長焦鏡頭具有較高的焦距,可以讓您拍攝出較淺的景深,但同時也會讓您的視角變窄。

4、傳感器的大小

在相同條件下(距離、光圈、焦距),全畫幅傳感器相機的景深要比APS-C相機(4/3相機)和傻瓜相機或手機相機更淺。為什麼無法從簡易型傻瓜相機獲得淺景深效果?因為其傳感器太小了。當拍攝可愛的淺景深效果時,全畫幅(FF)或35mm單眼相機已成為標準配置,它們通常也是專業攝影師的首選。

  • 相機的傳感器尺寸越小景深越大。
  • 相機的傳感器尺寸越大景深越淺。

實驗不同的焦點拍攝

使用淺景深時,必須使用不同焦點進行拍攝,這樣做會對拍攝結果產生很大影響。我沒有只用一種焦點拍攝,而是使用很多不同的焦點和不同的角度拍攝了同一主題的照片,這樣做可以從中選取最為滿意的一幅。

以上面的兩幅大濱菊的照片為示例。這兩張照片構圖相同的圖像,焦點對最終結果有很大的影響。對於左邊的照片,我對焦在花卉主體上,其他花朵沒有對焦,呈現出模糊的狀態。在右邊的照片中,我移動了一個角度,並專注於前景中枯萎的花朵。圖片效果則呈現出另外一種效果。當我以這種方式拍攝花卉時,這種多焦點拍攝是很典型的,因為我不知道選擇主題拍攝時哪種表現形式會是最好的。因此在淺景深下,當不確定哪種效果更加具有表現力時,請使用多個焦點拍攝

考慮背景對淺景深的影響

使用淺景深拍攝花卉時,另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是「背景」。在使用像f / 2.8這樣的大光圈時,只有一小部分區域會清晰對焦。如果場景中的其他元素沒有在對焦範圍,它們雖然會變得模糊,但仍然可以識別,這會分散觀眾注意力。如果背景元素離您的主體較遠,則它們會變非常柔和,亦或變成抽象形狀,不會再分散主體的注意力。

小貼士:尋找具有陪襯背景的主體是在室外拍攝花卉的主要挑戰,因為背景往往很難控制。儘管存在這些問題,但我始終會根據現有情況尋找解決方案,而儘量不使用人工背景。人工背景雖然可以讓畫面變得簡潔,但是也會失去一些傳達情感的機會。讓作品變成教科書似的例圖。

考慮光線對淺景深的影響

除了背景對景深有影響之外,場景的「光線」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如果花卉主體的光線均勻,但是背景的光線卻非常明亮,則背景中的高光往往會分散觀眾的注意力。雖然這種效果有時可以起作用,但攝影師大都採取改變拍攝角度或在陰影中拍攝,以獲取更均勻的光線效果。拍攝花卉時為了能夠獲取理想的光線,我通常會隨身攜帶了一個可攜式散射器,以應對光線不佳的情況,儘管使用自己外套或背包也可以改變場景光線,但當拍攝淺景深效果時,我更喜歡讓背景元素變得模糊,讓背景在柔和均勻的光線下減少細節,這有助於使花卉主體脫穎而出,讓觀眾在視覺上獲得愉悅的感覺。

小貼士:文章中的大多數照片都是在均勻光線下拍攝的,在拍攝小型花朵時其他類型的光線也可以創造有趣的機會。例如,將太陽置於花朵後面使用逆光拍攝,可使半透明的花瓣看起來發光;使用側光可以創建強烈的陰影,讓花卉形狀更加突出。不同類型的光線可以增強對比度和更強的線條,這兩者都可以幫助創建更具動感和醒目的構圖。

考慮構圖對淺景深的影響

構圖」是畫面中元素的排列和組合。花卉攝影除了光線和主題選擇外,還可以通過構圖傳遞情緒。作為攝影師您要控制畫面中的元素。花卉攝影主體通常會很小,因此,小的細節非常重要,並最終影響整體效果(例如,污垢、葉子上的瑕疵或凌亂的枝葉等)。請花些時間精心尋找,然後優化構圖,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後期對畫面的修正和調整。

在花卉攝影中,經常使用一些規則(例如三分法則)來構圖。我個人並不嚴格的遵循這些規則,而是將視為構圖的工具進行靈活的運用。在某些情況下,將場景的主要元素放置到畫面的三分之一位置非常合理。但是有時候,使主體居中看上去會更佳。因此,我鼓勵您將構圖作為一種過程,根據您的場景需求和您的拍攝目的,靈活的進行構圖。

構拍攝花卉時,請記住以下一些構圖創意:

  • 利用花卉傳遞情感:如果您想傳達大膽的感覺,請尋找更具侵略性的作品,這些作品要具有粗壯的線條,有力的角度,強烈的暗示等要素。如果想傳遞優雅情緒?那麼請尋找流暢的線條和較柔和邊緣的曲線元素。
  • 學會查找抽象元素:不要只尋找完整的花卉拍攝。相反,要花時間尋找線條、曲線、形狀、重複項、圖層、顏色、間距、流量、平衡、對稱性和照明等。一旦您看到了這些抽象元素,就可以把它們作為構圖的基礎。
  • 研究花卉的方向:自然界中的大多數對象都有明顯的方向,花卉也不例外。請識別這些品質,然後確定它們如何影響構圖,將有助於您在畫面中合理排列元素。
  • 靠近花卉並填滿畫面:靠近花卉主體拍攝,可消除畫面中不必要的干擾,可分離主體獲得更好的構圖並強調抽象元素。具體來說,填充畫面意味著花朵(或背景一致)在各個方向上都超出了照片的邊界。
  • 觀察邊緣並設法消除整個畫面上的干擾:即使畫面邊緣上較小的亮點、暗點、侵入物或對立面也可會造成較大的視覺干擾。請在畫面中尋找這些問題,並通過改進構圖來解決這些問題。

考慮視覺重量對淺景深的影響

最後,在使用淺景深時,我總是考慮「視覺重量」。視覺重量是畫面中各元素在視覺上所占的比例。視覺重量不一定對應於元素占據的物理空間,儘管較大的元素通常具有更大的視覺重量。但在某些情況下,微小的物體會引起觀眾的注意,因此相對於其尺寸而言,它也會具有很大的視覺重量。以上面的照片為例,右上角的暗紫色點比畫面其餘部分的元素暗。它因此引起了我的注意,因此在處理過程中我會減輕了它的重量,以減輕其視覺重量並分散其在照片的注意力。

畫面中對象的視覺重量可以幫助您創建統一且具有凝聚力的構圖。因為這種攝影方法可以處理小的場景,微小的元素(如裸露的地面或背景中的亮點)可能會承載很大的視覺重量,並分散主體的注意力。因此,在構圖時應退後一步,仔細考慮場景中不同元素所占的視覺權重以及它們如何共同影響諸如預期的焦點、平衡、流動和連續性之類的事情,這一點很重要。如果您發現畫面中的某物相對於場景目標承載的視覺分量過多或過少,則可以通過後期處理以糾正和提升。

通過後期處理進行微調和優化

是否要進行後期處理一直是攝影界爭論的焦點之一,因此後期只是我的創作方式,而不能用"正確"或"最佳"來衡量。對於小場景,我通常希望照片保持原始狀態。這意味著我不會進行大量的複製或清理工作,但是如果畫面中存在的缺陷只占畫面的一小部分或不會顯著改變主體,則可以通過後期解決。另一方面,通過後期的創作會與拍攝時看到的現實情況有所不同,因此我感到創造性地處理此類照片的優勢。

我將後期處理作為優化構圖的一種方式。在上面的示例中,構圖取決於花卉的輻射性和對稱性。由於自然從來都不是完美的,所以畫面的中間區域要比周圍暗得多。因此,我的處理重點是使畫面中間區域變亮,並消除了花瓣中的一些分散注意力的瑕疵。當使用淺景深拍攝自然界中的花卉時,這通常是一個挑戰。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添加顏色疊加層(在Photoshop中,此過程首先添加一個新層,然後為該層選擇"顏色"混合模式) ,然後使用吸管從照片中選擇要繪製的顏色,消除細微的瑕疵,進行對比度調整(增加和減少),顏色調整等,使花卉的優雅和柔和等特性都散發出來。

拍攝淺景深花卉的想法

  1. 放慢腳步並仔細查看您要拍攝的花卉。盡力查看花卉的小細節。在充分了解主體及周圍的場景之後,就可以尋找抽象元素並使用這些抽象來選擇合適的構圖方式。
  2. 一旦確定了場景,請注意細節,並在決定包含哪些內容和排除哪些內容時要謹慎。可以花費一些時間慢慢地移動三腳架,以改變拍攝角度。並通過手持相機,使用不同的光圈拍攝出最好的效果。
  3. 通過嘗試新技術來擴展您的創造力。

結語

拍攝淺景深花卉的最簡單方法是靠近被攝對象但不要拍攝成微距圖像。您離主題越近,背景就會越模糊。專業攝影師使用此技術來減少或消除背景中的干擾,使照片的外觀變得柔和並突出花卉主體。

掌握淺景深技術後,您還可以反向而行知,來拍攝大景深照片。當您將焦點設置在背景物體上時,前景物體會變得模糊。熟練掌握這兩種景深技巧,會讓您將成為一名更好的攝影師,拍攝更多令人難忘的圖片,並享受更多攝影帶來的樂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