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族的德國和奧地利究竟為啥難合併?歐洲各國到底顧慮啥?

下午歷史茶 發佈 2020-06-29T18:46:28+00:00

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家族的權力中心就在維也納,也就是今天奧地利地區,皇帝也是由哈布斯堡家族世襲繼承。

德意志的兩強

德國人和奧地利人同為日耳曼人。而且起初奧地利比德國強大得多。拿破崙戰爭後,奧地利的衰敗,德國的前身普魯士崛起,並取代了奧地利成為德意志的領頭羊。

早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日耳曼人就開始統治原羅馬帝國的阿爾卑斯山北部和東部地區,經過幾百年的經營形成延續千年的帝國——神聖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家族的權力中心就在維也納,也就是今天奧地利地區,皇帝也是由哈布斯堡家族世襲繼承。

而現在的德國區域,當時還是無數的小王國,並未統一也不強大。德國地區崛起應該說與法蘭西拿破崙的橫空出世有關。當時整個歐洲國家都圍攻拿破崙,七次反法同盟,最終滅了拿破崙,但是奧地利成了最大的輸家,割地賠款而且國力衰弱。而這時德國的前身普魯士藉機崛起。

隨後普魯士慢慢地把現在德國北部和波蘭西北部的地盤都收入囊中,從此才有了整體的「德意志」概念。隨著19世紀60年代普奧戰爭的結束,曾經德意志核心的奧地利帝國被普魯士王國取代,並被迫脫離了德意志。而以普魯士為核心的北德意志聯邦則成為了整個德意志的領頭羊。之後通過普法戰爭普魯士統一了德意志。當然是把奧地利排除在外的「小德意志」。再往後,就是一戰二戰,在二戰前經過短暫的合併後在二戰後又被分開了。

合併後的好處

有人認為,德奧合併好處多多。除了發展潛力更大、經濟實力更強、國土面積和人口基數加大,成為歐洲響噹噹的大國以外,從地理位置上看,仍有好處。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北部瀕臨北海、波羅的海。與丹麥、波蘭、捷克、奧地利、瑞士、法國、盧森堡、比利時、荷蘭接壤。面積35.73萬平方公里。奧地利位於歐洲中南部,是個內陸國,與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維尼亞、義大利、瑞士、列支敦斯登為鄰。面積8.38萬平方公里。

德國雖然臨海,但是海岸線並無明顯優勢。原因是波羅的海是個內海,出入大洋並不方便。而北海西部海岸線不遠處就是英國和法國之間的英吉利海峽。德國與中東、亞洲的海上聯繫,出了英吉利海峽,還要通過英控的直布羅陀海峽,並不便利。

如果德奧合併,德國就可以繞開英吉利與直布羅陀,經奧地利就近進入地中海。人們一定會問,奧地利是個內陸國家,德國何以從奧地利就近進入地中海?這是因為奧地利的南邊就是位於亞得里亞海北端的斯洛維尼亞。而斯洛維尼亞的海岸線有一個非常好的港口科佩爾。科佩爾港已是德國、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匈牙利等成為中東歐國家進入地中海並通過蘇伊士運河進入中東、亞洲的重要港口。且與奧地利最南端不遠,如若德奧合併,就等於德國擁有了科佩爾港口,不用再受制於英國、法國了。

歐洲人的擔心

事實上,歐洲各國乃至世界都對同為日爾曼的德國和奧地利的合併有問號和疑慮。

一是擔心打破歐洲均勢。從某種意義上講,歐洲的歷史就是一部為維繫歐洲均勢而大打出手的歷史。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相安無事確保太平。所以,上千年的歐洲,圍繞著均勢而博弈而爭鬥,從而達到再次的制衡。追溯歐洲歷史,曾經想要統一歐洲的國家像拿破崙的法蘭西、威廉一世的德意志、「歐洲憲兵」的沙俄和希特勒的納粹德國,最後拿破崙終被七次反法聯盟打敗,德意志帝國也被兩次打殘、強大的蘇聯最終解體。

歐洲的歷史證明,為了維繫歐洲的勢力均衡,這些歐洲國家什麼事都能幹得出來,都會不遺餘力地打殘強國,實現他們想要的均勢。而現在1016萬平方公里的歐洲里存在著48個國家,包括像安道爾這樣的袖珍小國,最害怕的是被吞併,因此勢力均衡是這些國家唯一渴望。如若現今的德國和奧地利合併,兩強相加後對他們生存威脅就太大了。歷史上,在法國強盛時,他們會支持德國的統一,而在德國強盛時,他們也會想方設法的阻止德奧合併。

二是好戰可能死灰復燃。眾所周知,普魯士王國1871年統一德國後,在不到70年的時間裡發動兩次世界大戰,當然最終都失敗了。雖然不服說被人背後捅刀或是一拳難敵四手,但是德國的尚武好戰、驍勇善戰是公認的。其實,普魯士是一個建軍比建國還早還長的國家。普魯士的祖先就是極其好戰的條頓騎士團。

所以,二戰後美蘇英把普魯士這個是萬惡之源從地圖上抹掉。但尚武好戰已經浸入普魯士的血液里,和集騎士的尚武精神、修士的嚴謹性格和流浪者渴望土地於一身的普魯士精神,不是說抹就能抹掉的。而且從1701年建立普魯士王國開始,在兩百多年時間裡,德國人跟鄰居打了個遍,基本沒有對手,直到在二戰中遭到群毆,才意識到強中自有強中手,最終落得慘敗的下場。

所以,德國的侵略性並不遜色於俄羅斯,只是二戰戰敗後,美蘇英法分區占領,設置了種種限制,德國迫不得已把精力用到了經濟建設上。但是,誰又能說得准,合併後德國的尚武好戰會不會死灰復燃呢?

三是發展能力將會更強。無論是普魯士、德意志還是德國,歷來上經濟實力都十分強大,尤其是工業能力,不僅在歐洲稱雄,而且在世界也都名列前茅。二戰後的幾十年,德國一直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和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歐洲的老牌強國法國、英國望塵莫及。

而如今以金融經濟為特徵的美國、英國,經濟根基日益空虛,處在緩慢的衰退中。而以工業經濟為主體的德國,國力蒸蒸日上,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貿易順差大國。

德國2019年的GDP近3.9萬億美元,奧地利則是4千億美元,兩國相加高達4.3萬億美元,與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的相差無幾,如若德奧合併,GDP超越日本只是時間問題,也就意味著德國將做強做大,把歐洲其他國家遠遠甩在後面。即使不擴張,在歐洲也是個數一數二的大國強國。無論是在經濟還是政治影響力都會超過其他國家。這是歐洲各國憂慮的問題,也是他們阻止德奧合併的一個原因。

四是人口多發展潛力大。如果按照歐洲人不把俄羅斯不算成歐洲國家的話,德國就是歐洲第一大人口國,擁有8千多萬人,奧地利的人口則近9百萬,合起來近1個億,而法國、英國的人口都不到7千萬。德國的人口在歐洲國家中本來就有明顯優勢,再加上奧地利的人口,人口優勢就更加突出,發展潛力也更大,所以,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對德國和奧地利的合併會更加心有餘悸。

結束語

幾千年來歐洲的紛爭,可以說始終沒有間斷,實質就是這些國家為安身立命而看不得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尤其是好鬥的普魯士帝國崛起後,德國人的侵略性更強,對這些國家都是巨大的威脅!特別是經歷了一戰、二戰,這些歐洲人明確地認識到,確保歐洲和平只有兩條道,一條是德國統一歐洲,第二條是分裂德國。而無疑的是這些國家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所以德奧合併就難上加難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