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海外的《一剪梅》,不只有「雪花飄飄」

嶽麓書社 發佈 2020-06-29T18:45:31+00:00

費玉清的《一剪梅》又又又火了!這首20世紀80年代的經典歌曲,一經推出,便深受國人喜愛。後來,2015年《一剪梅》作為《夏洛特煩惱》的插曲被賦予了新的解讀,魔性洗腦了眾人,喜劇中悲情之處響起《一剪梅》,搞笑又傷感。劇中飾演袁華的尹正,還一度被網友稱為自帶bgm的人。

費玉清的《一剪梅》又又又火了!

這首20世紀80年代的經典歌曲,一經推出,便深受國人喜愛。

後來,2015年《一剪梅》作為《夏洛特煩惱》的插曲被賦予了新的解讀,魔性洗腦了眾人,喜劇中悲情之處響起《一剪梅》,搞笑又傷感。劇中飾演袁華的尹正,還一度被網友稱為自帶bgm的人。

《夏洛特煩惱》截圖

近日,因為快手用戶「蛋哥」在雪地里唱《一剪梅》的喜感視頻被傳到外網,這首歌更是火遍全球,在音樂和短視頻等各種社交平台瘋狂傳播,引起了國外網友的競相翻唱和玩梗,歌詞「雪花飄飄,北風蕭蕭」也以拼音的形式「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成為了流行語,被國外網友用來表達某種無奈、無力、無語的感覺。

YouTube截圖

其實,《一剪梅》不僅是一首經典的歌曲,還是中國詩詞中重要的詞牌之一。借著這個機會,嶽麓君來和大家聊聊詞牌名《一剪梅》。

《一剪梅》,又名《蠟梅香》《玉簟秋》等,相傳由北宋周邦彥所創,因「一剪梅花萬樣嬌」而得名。該詞牌聲調悠揚,常用來表達相思離別、羈旅愁苦等情感。

一剪梅花萬樣嬌

現存最早的《一剪梅》,出自北宋詞人周邦彥之手:

一剪梅花萬樣嬌。斜插疏枝,略點眉梢。輕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手相招。

夜漸寒深酒漸消。袖裡時聞,玉釧輕敲。城頭誰恁促殘更,銀漏何如,且慢明朝。

冬日寒冷,詞人喝了點小酒,把梅花看作嬌美的女子,佳人淡妝素裹,微笑舞蹈,拍手相招,栩栩如生,美不勝收。但是飲酒賞梅的樂趣是短暫易逝的,隨著夜色漸深寒意漸濃,詞人的酒意慢慢消散,佳人已不在,徒留淡淡清香。城頭的更聲急促,詞人卻只願明天的太陽來得更晚一些。

步步驚心》截圖

這首詞既詠梅花,又道盡女子的嬌俏嫵媚,被冠以《一剪梅》之名恰如其分。詞牌名中的「剪」是量詞,用於形容植物的枝葉,「一剪梅」即「一枝梅」的意思。

自周邦彥之後,《一剪梅》詞牌的名稱和格律,便被大致定了下來。

折花寄遠更相思

南北朝時,身在江南的陸凱,見春到江南,便將一枝代表春意的梅花捎給遠在長安的友人范曄: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千里相思,折梅相寄,這段「折梅寄江北」的故事被後人廣為傳誦,梅花成了人們心目中思念的符號,《一剪梅》也因此常見懷人思慕的名作佳句。

婚後不久與丈夫離別的李清照,心中縈繞著揮之不去的憂愁,只盼望著有一封書信,可稍解離愁別緒之苦。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無可消除的相思纏綿,便全都揉在《一剪梅》這首詞中,成就了這篇絕世佳作: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的這首詞名聲大噪,廣為流傳,詞中的「玉簟秋」更成為了《一剪梅》詞牌的別名。

此後,各代詞人的《一剪梅》詞作也不絕如縷,陸續在詞壇上展露風采。

《一剪梅·舟過吳江》

[宋]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一剪梅·中秋元月》

[宋]辛棄疾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樓上一尊同,雲濕紗窗,雨濕紗窗。

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滿堂唯有燭花紅,杯且從容,歌且從容。

《一剪梅·余赴廣東實之夜餞於風亭》

[宋]劉克莊

束縕宵行十里強。挑得詩囊,拋了衣囊。天寒路滑馬蹄僵,元是王郎,來送劉郎。

酒酣耳熱說文章。驚倒鄰牆,推倒胡床。旁觀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

[明]唐寅

雨打梨花深閉門,辜負青春,虛負青春。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

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典藏版 閱讀無障礙本)

作 者:陸明 校注

定 價:¥33.00

唐詩和宋詞被譽為中國文學的「雙璧」。

清代詩學名家蘅塘退士,為啟蒙孩童掌握唐詩精髓,搜集通讀唐詩,嘔心推敲增刪,精選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李商隱、孟浩然等文學大師的經典代表詩作,終於編成這部《唐詩三百首》。此書特點鮮明,兼顧古體詩近體詩、雅俗共賞、老少咸宜,一經問世,風行海內,幾乎家家收藏,持續暢銷近三百年,至今已成為家喻戶曉、不可逾越的唐詩選本。

清代詞學大師上彊村民,為指導子侄之輩掌握宋詞精髓,耗費10多年心血,與友人、學生反覆探論、數次增刪修訂,從浩如煙海的宋詞中,精選蘇軾、李清照、辛棄疾、柳永、陸遊等大師的經典詞作,終於編成風行海內外的《宋詞三百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