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西周的兩個唐國,以及後世的唐國公李淵、南明唐王

話說大地七千年 發佈 2020-06-29T17:50:54+00:00

一、臨汾盆地唐國:周王國時期,封建諸侯,封土建邦,經常是一組兩國,如,東西兩個虢國,東西兩個梁國,東西兩個吳國,南北兩個申國,等等,而唐國,也是一組兩個,一南一北。北方的唐國,由周王國第二代國王周成王封給其弟叔虞,地方在現在的山西西南部的臨汾盆地。

一、臨汾盆地唐國:

周王國時期,封建諸侯,封土建邦,經常是一組兩國,如,東西兩個虢國,東西兩個梁國,東西兩個吳國,南北兩個申國,等等,而唐國,也是一組兩個,一南一北。

北方的唐國,由周王國第二代國王周成王封給其弟叔虞,地方在現在的山西西南部的臨汾盆地。周成王滅此地的祁姓唐國,將其地改封給叔虞,建立姬姓唐國。而祁姓唐國的人,則被遷到位於今陝西的鎬京附近,建立了杜國。

叔虞因此稱為唐叔虞。

唐國在哪裡,司馬遷有記載:「河、汾之東,方百里。」看地圖很清楚,即,唐國位於臨汾盆地,方圓百里,在當時是不小的國家。

唐叔虞去世後,其子燮父繼位,在位期間,遷都晉水之濱,因此將唐國改稱晉國在山西,有兩條晉水,一條在太原盆地,一條在臨汾盆地,當時,晉國離北方的太原太遠,並且那裡為戎狄所據,因此,燮父遷都的晉水,應當是臨汾盆地的晉水。現在滏河的支流金河,即為晉水。

晉孝侯時期,又遷都翼(位於今翼城縣),背山面水,形勢十分穩固。

此時,晉國另一大城為曲沃(位於今曲沃縣)。春秋時期,晉昭侯將曲沃封給其叔成師,成師稱曲沃桓叔。晉國大夫師服勸諫說,國君的力量、地盤,應大於臣下,才能夠鞏固統治地位,曲沃比晉國都城翼還大,這就破壞了等級制度,肯定會危及國君自身,但晉昭侯不聽。結果,曲沃祖孫三代宗主,桓叔、莊伯、武公,不停地進攻晉國各代國君,歷時近經七十年,曲沃武公時期,終於成功,曲沃代翼。



曲沃成為晉國都城,曲沃武公成為晉武公,其子晉獻公在位期間,遷都於絳(位於今襄汾縣)。

晉獻公,在臨汾盆地、運城盆地,大肆吞併其它姬姓國家,晉國開始崛起,其子晉文公在位時,晉國壯大為華夏各國的霸主。

晉文公的孫子晉景公在位期間,又遷都新田(位於今侯馬縣),稱為新絳。據《左傳》記載,成公六年(前585年),晉人謀去故絳,諸大夫皆日必居合瑕氏之地,沃饒而近鹽,國利君樂,不可失也。唯獨韓獻子曰:「不如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澮以流其惡,且民從教。」於是,夏四月丁丑,晉遷於新田。

這就是晉國遷都的歷史,至於現在的絳縣、新絳縣,都是後世起的名字,皆位於運城盆地,與晉國古都無關,只是因仰慕古都而起了仿效的名字。

也就是說,晉國,先後建都於今翼城縣、曲沃縣、襄汾縣、侯馬縣,皆位於臨汾盆地。

總之,臨汾盆地的一組絳、新絳,是晉國的都城,而運城盆地的一組絳、新絳,則是後世的崇拜者。

晉國不斷擴張,到了後期,包括山西全境、河北大部、陝西東部、內蒙南部,成為超級大國。

二、南陽盆地唐國:

周王國第三代國王周昭王在位期間,南征不聽話的楚國,開始征服南陽盆地,楚國向南退卻。第四代國王周穆王在位期間,為了保護青銅戰略大通道,開始在南陽盆地封建諸侯,將諸侯各國,分出一部分力量,到南陽盆地建立新的國家,即「漢陽諸姬」。山西呂梁山一帶的姜姓呂國,就是這樣分出一部分,在南陽盆地建立了新的姜姓呂國,而晉國,也分出一部分力量,在南陽盆地建立了新的國家,仍然沿襲舊名,稱為唐國,即,新的姬姓唐國。

漢陽諸姬的建立過程,一直持續到西周末期的周宣王,他命令關中的姜姓申國,分出一部分力量,到南陽盆地建立了新的姜姓申國。

南陽唐國,位於今南陽市唐河縣。唐河是唐白河的支流,唐白河是漢江的支流,漢江是長江的支流,唐河得名於南陽唐國。



春秋後期,前510年,唐惠侯去世,其子唐成公繼位,執掌唐國國政。前507年,唐成公到楚國郢都,朝見楚昭王,貪婪的楚國令尹囊瓦,字子常,私自索要唐昭公的兩匹寶馬,唐成公堅決不給,被子常扣留,最後,唐國大夫不得不將寶馬獻給子常,唐成公才得以放出回國。從此,唐、楚二國結仇。前506年,孫武、伍子胥大舉攻楚,漢陽諸姬的姬姓唐國、姬姓蔡國,接應吳軍,吳軍大破楚國。吳軍撤軍後,楚國復國,前505年,楚國出兵報復,吞併了南陽唐國。

三、後世唐國:

後世繼承山西唐國的,最著名的是隋帝國的唐國公李淵,以太原為根據地,最後,其唐公國升級為唐帝國,取代了隋帝國。

後世繼承南陽唐國的,最著名的則是明帝國的唐王朱聿鍵。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朱桱,封為唐王,傳了九代,經歷二百四十年。第九代唐王朱聿鍵,是唐裕王之子,生於1602,明末亂起,滿清與李自成內外呼應,合力推翻明帝國,唐王憤怒,竟不顧明皇室嚴禁藩王掌兵的禁令,自己招兵買馬,與農民軍打了幾仗,崇禎一直嚴防藩王,聞訊大怒,將唐王廢為庶人,朱聿鍵的弟弟,繼位為唐王,他則被關進鳳陽皇家監獄。看守太監索賄不得,用刑法折磨,朱聿鍵幾乎喪命。熬了七年,1644年,賊子崇禎終於自盡,福王在南京即位,實行大赦,唐王朱聿鍵這才得以重獲自由,封南陽王,比唐王低了一級。

1645年,福王的南明弘光政權覆滅,此時朱聿鍵已逃到福建,此前他在南陽稱唐王的弟弟,已在南陽淪陷時被李自成殺害,於是,他復位為唐王,之後,眾人擁立為監國,很快他就在福州即位為皇帝,年號隆武,建立隆武政權。

依據倫序,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是廣西的桂王,但桂王當時距離江南太遠,並且,眾明臣齊推唐王朱聿鍵的一大原因是他的封地在南陽,這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起家之地。眾臣推唐王朱聿鍵為帝,想把他當作重振明朝的標誌,讓他爭取做一個明朝的「光武帝」。



隆武帝雖然英明,但是,唐王政權是福建的鄭氏家族說了算,他們完全架空了隆武帝,而此時,浙江又出現了魯王政權,兩家互相不服,自相殘殺。

1646年,清軍攻入福建,隆武帝不顧鄭氏家族阻攔,率幾千明兵,打算前往江西,十月,在福建汀州被清軍追及殺害。此後,朱聿鍵的其他幾個弟弟先後繼位為唐王,皆被清軍俘獲而自盡。

廣西桂王繼位皇帝,是為永曆帝,於1657年為隆武帝上廟號為明紹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