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紅軍是怎麼過春節的?毛主席機智借糧,艱苦的你不敢想像

像風說野史 發佈 2020-06-28T23:14:52+00:00

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七年是革命力量迅速發展的十年,當然也是條件最艱苦,環境最惡劣的十年。然而就算紅軍們當時的情況缺衣少食,可是紅軍戰士們從來都是不向困難屈服的,能夠從艱苦中創造條件,於是他們也度過了一個個載入史冊的春節 。

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七年是革命力量迅速發展的十年,當然也是條件最艱苦,環境最惡劣的十年。然而就算紅軍們當時的情況缺衣少食,可是紅軍戰士們從來都是不向困難屈服的,能夠從艱苦中創造條件,於是他們也度過了一個個載入史冊的春節 。

一九二七年十月,毛主席率軍來到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三個月後,根據地迎來了第一個春節。那時,根據地剛建好,百廢待興,部隊的財力、糧餉都十分的緊張,不過,毛主席還是很樂觀的說,一定要讓戰士們過一個好年,於是在那麼艱苦的條件給每位戰士分發了三塊銀元,還派人下山殺豬宰羊,每人分肉三斤,就這樣,部隊在井岡山安頓了下來,過了一個愉快的春節。但那時也許沒人會想到,這竟然是他們往後幾年中度過的最美好的春節。

1929年底,面對國民黨軍大規模的圍剿根據地,紅軍被迫遷往瑞金一帶,以開闢新的根據地。大年初一晚上,部隊去了一個村子,名叫前村,由於暫時擺脫了國民黨軍的追捕,毛主席下令部隊在這裡駐紮。大年三十,總不能叫戰士們餓著肚子過年吧?但無奈的是,他們這是在戰略轉移,恐怕用來行軍的糧食都不夠,哪有餘糧來做年夜飯?自己沒有,也不能讓戰士們大過年的如此窘迫啊,就只能去老鄉那兒借了。

可是,等他們剛走進村子,卻發現,村子裡一個人都沒有!原來,當地人遠遠地就看見有一股軍隊朝村莊衝來,還以為是搶匪,便紛紛鑽入了後山。現在鄉親們都不在家,那怎麼辦?直接拿?違反了組織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不拿?士兵們卻餓著肚子。最終還是毛主席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借糧。

怎麼借?紅軍可以在鄉親們那裡拿走一部分糧食,但是必須稱好重量,按照市場價格,給老鄉打上欠條。於是,紅軍靠借糧勉強吃了一頓年夜飯。

從那以後的幾年裡,紅軍的處境基本上是很艱難的,一方面物資匱乏,另一方面國民黨軍隊圍攻堵截,所以,紅軍戰士們過年最親近的不是筷子,而是槍桿子。

例如,1935年1月剛開完遵義會議不久,為了跳出敵人的包圍圈,軍委就火速制定了「渡江作戰計劃」,1935年1月19日至3月22日,歷史上記載的「四渡赤水」戰役爆發了,紅軍這一年的春節就在戰場上度過了。

如1936年春節期間,紅軍東渡黃河組成了抗日先鋒隊,為形成抗日戰線,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像這樣的事,數不勝數。總之,紅軍那幾年的春節,都是在非常艱難的環境中度過的,可是環境再艱難,也擋不住紅軍革命的熱情和前進的步伐,最後為中國打出了一個嶄新的天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