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越錯越勇」是種能力,請問你擁有嗎?

本體自在 發佈 2020-06-28T23:08:04+00:00

朋友委屈地說:「我是不是還得寫個萬言悔過書?」也就是說,「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允許自己「越錯越勇」,這是成長的需要,也是稀缺的人生財富。

朋友的故事引發的思考

一位朋友講了自己的一段糗事,引人深省。

父母決定在有生之年,將自己的一套房子,過戶到兒子名下。

姐姐一再叮囑他,將各種證件帶全。他在頭天晚上,反覆檢查,確定該帶的都帶了。

結果,第二天全家出動,早早來到房管交易中心,他突然發現,自己忘帶戶口本。

當時大腦一片空白,六神無主。隨後,趕緊打電話,讓愛人將戶口本送過來。

雖然沒有耽擱多少時間,還是受到家人批評。甚至辦完手續,去飯店的路上,指責聲依然此起彼伏。

朋友委屈地說:「我是不是還得寫個萬言悔過書?」家人又開始埋怨他態度不端正,沒有認識到錯誤的嚴重性。

結果,朋友因此連精緻的飯菜都食同嚼蠟。

說起此事,他依然憤憤不平,情緒激動。原本非常自責,認為自己不靠譜,連這點兒小事都辦不好。


當群起攻之時,反而緩解了愧疚心理,啟動自我保護機制,為自己辯解。

從他身上,你是否看到自己的影子?

一句耳熟能詳的話:人無完人。既然沒有完美的人,也不會有完美的事物,為什麼人們依然不懈追求,苛刻要求不能出現錯誤?歸納三種影響因素。

形成不允許犯錯認知的三種因素

1.家庭教育的影響。

一個從小被教導聽話、懂事的孩子,將不犯錯當成做事的唯一標配。即使事情做得不夠完美,起碼不出錯。

他們不必有自己的想法和創意,只要結果符合標準,不出差遲,皆大歡喜即可。

因此,每個好孩子都像流水線上的產品,如出一轍,成為父母、老師眼中的「別人家孩子」。


只有做事認真,謹言慎行,不犯錯,才能得到父母的認可,同時也將孩子「物化」,給予的是有條件的愛。

前段時間,一位上小學的女孩,沒有按時完成作業,跳樓結束尚未盛開的生命。

或許無力承擔嚴重後果,權衡之下,選擇自認為代價最小的寶貴生命。

就像前文提到那位朋友,在嚴厲家教中長大,從小被教育不能犯錯,輕則批評、教育,重則打罵。

因此,他的認知中,形成犯錯就是不靠譜,是嚴行禁止的刻板觀念,甚至貼上道德標籤。

成年後,依然沿用這種認知模式,規範自己的言行。即使出現一點小差池,也會自責不已。追求完美成為唯一目標。


這樣的人生,是否過於沉重、壓抑?

教育心理學中提出的一個理念:學習是一個「嘗試——錯誤」的過程。

即讓孩子通過自己探索外部世界,新鮮事物,在嘗試中,結果難免差強人意,通過修正、改善,找到更好方法、路徑,從而獨立完成一項任務。

這是孩子不可或缺的學習、成長必經之路,如果不允許犯錯,就是扼殺了他們的求知慾,斬斷了成長的翅膀。

這樣的孩子成年後,可想而知必然成為唯唯諾諾,沒有創新思維及能力的人。

因為,在他們的價值體系中,只要不犯錯,其他一切OK。活在別人眼中,失去自我。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社會文化因素。

2.社會文化因素。

我們的社會文化,素來提倡「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嚴格要求自己,寬容待人的理念,深入人心


「吾日三省吾身」,提倡經常自我反省,找自身不足,利於成長、進步。這種理念,根植於我們的潛意識,世代流傳,成為集體潛意識。

不允許自己有逾矩行為,否則無法原諒自己,會遭受內心譴責。

這種集體潛意識,導致社會的刻板定性理念。提倡改正自己的缺點、不足,讓自身的短板經過努力,逐漸向長板過渡,以適應社會規範的要求。

社會大環境無形中影響每個人,成為各自的行為準則。

看似自律,其實是「自虐」,違背人性的求知慾及探索精神,成為「緊箍咒」,一不留神成為千篇一律的人,過著循規蹈矩的生活。

另外,還有一種個體差異因素的影響。

3.個性因素。

人有個體差異,有人豪放、直爽,有人內斂、穩重。這是生而具有的,無好壞之分。

不過,很多追求完美的人,做事力求盡善盡美,希望將完美一面示人。

一位中層領導,對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每次開會,準備的文件資料,不能有一點折角、壓痕,更不能有錯字,連標點都要反覆確認。

不完美勿寧死,是他們的信念。生命不息,完美不止。

這樣的生存狀態,是自己想要的嗎?

或許,你可以嘗試轉變觀念。

西班牙心理學家拉斐爾•桑坦德雷烏,建議人們學會「犯錯也驕傲」的理念,即告訴自己:我接受了自己的錯誤和缺陷,我要更加明白接受現實,會使我更完善,因為我擺脫了生活中的種種苛求。

其實,突破固有認知,本身就是一種能力,何況是顛覆性的。

如果你允許自己犯錯,甚至「越錯越勇」,將成為人生轉折。

不是故意為之,而是努力後的結果,即使不盡人意,也欣然接受,不會一敗塗地。然後,再總結經驗,另闢蹊徑,尋找最佳方案。

你可嘗試三種方法,實現改變。

越挫越勇的方法

1. 允許自己犯錯。

很多心理問題的成因,都源於「不允許」,即內在的本能需求,與外在的規則,無法達成共識,引起的心理衝突。


如你信奉「丁克」理念,不想被孩子牽絆,卻抵擋不住父母的「催生」,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為說詞,試圖讓你妥協。

或許經不住父母的一哭二鬧三上吊,自己的想法不被世俗接納,「超我」與「本我」的較量,往往「超我」勝出。

不被允許的認知、行為,只能被壓抑,成為負能量,影響心身健康。

因此,允許自己犯錯,成為一種稀缺能力,很可能不被外界認可,需要堅持己見。這是自我接納的體現。

2. 無條件接納自己。

即若別人給予我們的,是有條件的接納,那麼,我們可嘗試,全然接受自己真實的樣子。

即使「大錯不犯,小毛病不斷」,也是「天空中不一樣的焰火」。

每個人都是不可複製、獨一無二的,即便將事情搞砸,也是一種體驗,是學習的過程。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是個悖論,你可以不必道歉,作為人類,出錯是正常現象。反之是異類,令人敬而遠之。

因此,你完全可以做到無條件接納自己,關鍵在於是否願意為此努力,這是人生蛻變的重要條件之一。

3.想像失敗。

此外,幾乎所有的心理學觀點,都提倡給予自己積極心理暗示,如想像成功場景。這種側重所謂「正能量」的策略,是對結果不盡人意的否定。

不允許將事情搞砸,「不成功便成仁」,只能增加心理壓力,導致焦慮、緊張升級。

因此,拉裴爾·桑坦德雷烏提出一個不可思議的「想像失敗」理念,認為理性情緒想像是:想像工作是快樂之源,而非壓力之源。想像你工作做得很差,不過情緒依然很好。

如:你將參加一個重要演講,可以設想自己站在台上,因忘詞說不出話。觀眾紛紛指責,並將你轟下台。演講以失敗告終,無論你怎樣向觀眾解釋,他們也不再理你。

儘管如此,還要想像心平氣和離開。此事並未影響你的情緒和生活。

而且,可以換成任何場景,如考試失敗、考證失利等。即換成將面臨的工作、生活情境。


當你做好最不堪的心理準備,反而能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很可能有意外驚喜。

正如作家廖一梅所說:每個人在本質上過的是一樣的日子,不一樣的是你的心在感受什麼。

也就是說,「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允許自己「越越勇」,這是成長的需要,也是稀缺的人生財富。

這種理念,你是否認同?



【作者本體自在,不按常理出牌的心理諮詢師,寫作愛好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