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6萬蒙古騎兵攻打西夏時,200餘萬人口的西夏為何不堪一擊

客多杆子 發佈 2020-06-27T04:47:21+00:00

西夏是一個文明程度非常高的國家,由於受宋朝和金國的影響,不僅經濟發達,文化也非常繁榮。可成吉思汗6萬蒙古騎兵攻打西夏時,200餘萬人口的西夏為何不堪一擊呢?

西夏是一個文明程度非常高的國家,由於受宋朝和金國的影響,不僅經濟發達,文化也非常繁榮。可成吉思汗6萬蒙古騎兵攻打西夏時,200餘萬人口的西夏為何不堪一擊呢?



在成吉思汗第三次攻打西夏的時候,蒙古騎兵確實非常神速,僅僅4個月時間,就攻到了西夏的京城——中興府(今寧夏銀川)城下。這樣的速度,在冷兵器時代,確實十分罕見。

事實上,西夏士兵也進行了頑強抵抗,但是,還是不敵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

從武器裝備上來看,當時的西夏,比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不知高出了好幾倍。僅從弓箭上來看,西夏就十分先進。

當時的蒙古騎兵,其弓箭的製造十分粗糙,射程也不足二百米,而西夏不僅有巨型弩炮,還有三弓齊發的床弩。另外,還有用黑火藥製成的炮彈。



可是,西夏已經是一個定居國家,有很多堅固的城池。正是城池的弱點,讓成吉思汗抓到了可乘之機。

雙方在戰術打法上完全不同。

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一直是大兵團作戰,而且一直都是野戰,因此,兩軍如果對陣時,非常有優勢,是屬於進攻型的部隊。而西夏一直是靠城池進行防禦,其部隊屬於防禦型。

可是,在信息不發達的情況下,當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突然出現在西夏的城池下時,只要把好城門,根本無人出去求援搬運救兵,因此,西夏的每個城池其實都是一座孤城。



因此,在成吉思汗第三次進攻西夏上,兵分兩路進行攻打時,很快就輕鬆屠殺了兩座城池。

當成吉思汗發現西夏的城池並非堅不可摧的時候,決定一鼓作氣,攻入西夏都城中興府。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成吉思汗的大軍被阻擋了兩個月。當然,並不是西夏士兵英勇無敵,而是被中興府北大門——克夷門所阻。

成吉思汗要想攻入中興府,就必須經過賀蘭山的克夷門。這是一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要道。正是承擔了保護京城的重任,西夏在此次囤集重兵,將其死死守住。



而成吉思汗自進入西夏以來,也是在克夷門受到了西夏士兵的頑強抵抗,蒙古騎兵一連攻打了兩月時間後,幾乎沒有任何進展,後來,成吉思汗採取誘敵出城的方法,才將城內的西夏士兵引出,通過野戰的方式,將其主力消滅後,才得以攻下克夷門。

過了克夷門,就是西夏都城中興府了。而成吉思汗的大軍兵臨中興府城下時,剛好花費了4個月時間。只是,此時的成吉思汗還沒有多少攻打堅固城池的經驗,最終不得不撤軍。



不過,卻讓西夏成了附屬國,為他攻打金國和花剌子模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財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