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前,司馬遷版「胡煥庸線」如何劃分中國?

大地理館 發佈 2020-06-27T10:04:19+00:00

中國人引領的地理大發現,是西漢武帝時期。在那個時代,有兩個偉大的先驅人物,一個是張騫、一個是司馬遷。



中國人引領的地理大發現,是西漢武帝時期。

在那個時代,有兩個偉大的先驅人物,一個是張騫、一個是司馬遷。前者是拓荒者、實踐者,他用腳步丈量大地,打通了中原與西域交流的大道;後者是記錄者、研究者,他用文字描述大地,研究了兩千多年前中國的地理狀況。

司馬遷,是歷史上第一個對地理有系統研究的——地理學家。


|太史公彩繪畫像|


他「發現」了屈原,你才會背《離騷》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這是魯迅對《史記》的經典評價,肯定了其史學、文學價值。實際上:「司馬遷不只是一個偉大的歷史學家,實際上也是一個傑出的地理學家。」(語出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


|侯仁之先生(1911-2013)|


司馬遷之前的年代,先秦時期的人們已經開始積累了一定的地理知識。然而,那時天下紛爭,人們的地理認知多在中原地區,相關知識也只是散布在《山海經》《管子》以及諸子百家的論說之中。

真正將地理探索擴大到大江南北,並進行系統化研究的第一人就是司馬遷。他在地理方面的主要成果貢獻集中體現於《貨殖列傳》《平淮書》《河渠書》《天官書》《大宛》《匈奴》《南越》《東越》《朝鮮》之中,其他篇章也多有地理知識的運用。


為了撰寫它,司馬遷從20歲時就開始遊歷天下,53歲時才完成終稿。每一篇文字中的內容,幾乎都基於自己所見、所聞而即形成的記載。今天我們吃粽子總是說要紀念屈原,其實屈原這個人在先秦文獻中沒有一個字的記載,是司馬遷通過實地走訪,「發現」了屈原的生平事跡,並將其詩詞錄入。

過端午節放假,很多人說要感謝屈原,但歸根結底,你最要感謝謝的還是司馬遷。因為,沒有《史記》給屈原列傳,你壓根不知道歷史上有這個人——先秦文獻中,沒有一個字提到屈原。司馬遷到了楚地,通過紮實的採訪和考證,發現了屈原的事跡。


這部代表作最早不叫《史記》,而是《太史公書》。相比後世二十三部官修正史,《史記》的地理色彩最為濃重。



今有「胡煥庸線」,古有「司馬遷線」


地理研究,必然繞不開地理區劃。如我們常說的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這是曾經存在過的全國行政大區,這種區劃最早來自軍區,後來用於經濟協作區。

兩千多年前,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以下簡稱《貨殖列傳》)就有了這樣的區劃意識:「夫山西饒材、竹、谷、纑、旄、玉石;山東多魚、鹽、漆、絲、聲色;江南多楠、梓、姜、桂、金、錫、連、丹砂、犀、玳瑁、珠璣、齒革;龍門、碣石北多馬、牛、羊、旃裘、筋角。」


出自《貨殖列傳》的這短短70多字,道出了全國各地的物產差異,同時將全國分為四大經濟區:山西、山東、江南、龍門-碣石北。


這裡的山西、山東沿襲了戰國至秦代的說法,是以崤山為界,將秦地和中原地區分別稱為山西和山東,並不是今天所說的山西省和山東省。江南,也不是後來人們說的狹義江南,而是長江中下游以南廣大地區。」

最特殊的是「龍門碣石」,它是一個神奇的發現。

喜歡地理的朋友知道,我國有條神奇的「胡煥庸線」,它是地理學家胡煥庸先生於1935年提出的劃分我國人口密度的突變線——線以東國土占43.71%,人口占了94.39%;線以西國土占56.29%,人口比例卻只有5.61%。


今天距離此線提出已經有84年,兩側人口比例變動不大。這條線不僅一條人口、經濟線,同時也大體劃分了我國的農耕與遊牧文化區。其實,早在2000多年前,司馬遷也注意到了這一問題。前文已經提到這句話很重要——「龍門、碣石北多馬、牛、羊、旃裘、筋角。」

山東、山西、江南這三大區域,均以山川為自然分界,唯獨「龍門、碣石北」不是。在這裡,司馬遷展現了一個優秀地理學家的眼光。龍門說的是今山西、陝西交界處南段,跨越黃河的龍門山;碣石,說的是位於今秦皇島的碣石山。所謂龍門、碣石北,說的是兩座山連線的以北地區。

龍門在黃土高原,碣石在華北平原東北部,二者之間還有燕山、太行山、太岳山、呂梁山等山脈,並不是一條天然存在的線。那麼,司馬遷是依照什麼標準將它提出來的呢?

答案是物產。


中華文明的歷史,農耕和遊牧兩種文化衝突、交錯、融合的歷史。司馬遷生活在漢武帝時期,他寫《史記》之時,漢朝通過北擊匈奴獲取了塞外大片土地,多民族融合統一的版圖首次形成。廣袤的疆域內,農業和牧業地區的格局形成了鮮明對照。司馬遷通過對物產的考察,找到了二者的分界:因為,龍門、碣石以北地區的主要物產是馬、牛、羊、旃裘、筋角,這些顯然都是畜牧業產品。

按照「胡煥庸線」的命名方式,我們完全可以將「龍門-碣石」線稱為「司馬遷線」。那個時代的司馬遷無法像我們一樣擁有精準的地形圖,卻能從宏觀上把握全國地理樣貌,並且能夠得出與今天地理學家接近的結論,不能不讓人讚嘆。



「大數據」和「地圖炮」


地理距離我們生活並不遙遠。流行的俗話「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說的就是人與地理環境的關係。在那個時代,沒有誰比司馬遷更了解各地風俗。



山西、山東、江南、龍門-碣石以北四個大區之下,司馬遷進一步將其分為13個亞區:山西區又包括關中、巴蜀、隴西;山東區又包括三河、河北、齊魯、梁宋;江南區又包括三楚、嶺南。

講述每個區域,司馬遷用生動的文字描述了各區的特色物產,可以視為那個時代的「全國帶貨指南」。



比如,龍門—碣石北地區盛產馬牛羊和皮革;巴蜀地區盛產姜、硃砂、石、銅、鐵、竹木等;關中秦地種植業發達,出產五穀;河北中山地區手工藝發達,多出「美物」;河北燕地有海濱又有山區,出產魚、鹽,以及棗、栗;齊地(山東半島)靠近海濱,盛產魚鹽;魯地盛產桑麻;三楚之地(楚國故地)盛產稻米和淡水魚。


除了寫各地物產,他還一一文字總結了各地風俗,並指出了當地人的習性。

關中秦人:熱衷農業生產,認為做壞事特別嚴重,遵紀守法,位於天子腳下,人擅長經商;


邊陲的僰地(雲貴高原)人(石家莊):多出僮僕,也就是侍者和僕人;


三晉地區的人:崇尚強直、好勝,喜歡見義勇為,性格剽悍,不願從事農商;


中山地區(石家莊)的人:性格暴躁,喜歡投機取巧,很多人擅長盜墓、造假,這裡多出美男美女,在娛樂圈做歌舞藝人的很多;


燕地區(河北北部和北京)的人:迅捷兇悍,不愛思考問題;


齊國臨淄一帶:從容寬厚又足智多謀,愛發議論;


鄒、魯之地的人:喜好儒術,講究禮儀,當地人小心謹慎;


梁宋(開封、商丘一帶)地區的人:寬厚莊重,君子很多,喜好農事;


西楚地區的人:民俗慓悍輕捷,人容易發怒,不愛存錢;


東楚地區人:多經商,誠信指數比較高;


南楚地區人:擅長演說辯論,不太守信用。


如果生在今天的網際網路時代,司馬遷的言論一定會被視為「地圖炮」。但是,跟鍵盤俠不同的是,司馬遷的總結是基於自己的長期調查,並非信口開河。因為,司馬遷是一個特別重視「大數據」的人。


從他的記載看,他對各個區域的信息統計瞭然於胸:「安邑千樹棗;燕、秦千樹栗;蜀、漢、江陵千樹橘;淮北、常山以南,河濟之間千樹萩;陳、夏千畝漆;齊、魯千畝桑麻;渭川千畝竹;及名國萬家之城,帶郭千畝鍾之田,若千畝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

像這樣用數字說話的記述,幾乎在《史記》的每一篇章都有出現。



司馬氏富豪榜和「一線經濟城市榜」


在「大數據」支撐下,司馬遷的《貨殖列傳》還做出了兩件前無古人的事:發布了歷史上首個富豪榜、總結了第一個「一線城市榜」。


這兩個排行榜是對「貨殖」主題的解釋。貨,貿易、交易;殖,繁殖、滋生。所謂「貨殖」就是,從事商品交易和資本增值的活動,泛指經濟活動。顯然,《貨殖列傳》是一篇記述司馬遷時代及其以前從事經濟活動的傳記。

|司馬遷畫像,清《晚笑堂畫傳》|


前文所說的四大區域、「司馬遷線」都是背景和舞台,接下來的登場的是主角——商人。秦漢以來的主旋律是「重農抑商」,商人的社會地位不高。但司馬遷與後來其他史家不同,他專門為經濟人物立傳,這在所有正史中是獨一份。

富豪榜第一部分,他首先評選了西漢時的商業巨鱷,分別是四川的卓氏家族、河南南陽的孔氏家族、山東西部的邴氏家族、山東東部的刀氏家族、河南洛陽的師氏、關中一帶的任氏家族、都城長安無鹽氏。


這些名字的出場順序,大致就是司馬遷給出的名次,文中詳細提到了他們的入選理由,如卓氏經營鐵礦「運籌策,傾滇蜀之民」,意思是那些鑄造的鐵錠,可以壓倒四川雲南的所有居民,真可謂富可敵國。這個家族鐵礦企業「富至僮千人」,有上千個員工。

南陽孔氏財富有「數千金」;邴氏經營鹽鐵「富至巨萬」;刀氏經營漁鹽「起富數千萬」;師氏身家「七千萬」;任氏以農業投資為主,昌盛好幾代;無鹽氏趁七國叛亂販賣軍需、放高利貸,成為關中首富。

除了寫與他同時代的富豪,司馬遷還回顧了漢代之前的著名富豪,有七個人上榜:越地下海的范蠡,「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孔子門徒子贛,「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洛陽人白圭;魯國人猗頓;邯鄲人郭縱:烏氏倮;巴寡婦清。其中,巴寡婦清是一名女富豪。《巴清傳》的主角就是這位兩千多年前的古代女富豪。

司馬遷為何要為商人立傳?他在《太史公自序》中道出了寫作動機:「布衣匹夫之人,不害於政,不妨百姓,取之於時而息財富,智者有采焉。作《貨殖列傳》」。意思是,只要不妨礙國家政體,不坑害百姓,通過各種渠道經商致富,是值得鼓勵的行為。

在國家推行「重農抑商」的大背景下,司馬遷能有這樣的主張,十分可貴——縱觀兩千多年的史書,也只有司馬遷這一例。這種說法,跟今天如火如荼的市場經濟,異曲同工。

工商業與城市繁榮相輔相成。司馬遷不僅給人立傳,還根據自己的研究公布了一份「全國一線城市名單」,這就是《貨殖列傳》里提到的「九大都會」。


司馬遷以經濟學家的眼光,關照經濟型城市的發展,特意對當時全國的重要經濟中心或較大的商業城市進行了盤點:全篇提到的與經濟活動有關城市有27個,其中,司馬遷又從其中選出9個,專門被冠以「都會」稱謂。

都會,翻譯成今天的話就是大城市、大都市或中心城市。這份「太史公一線商業城市榜」包括:邯鄲、薊(今北京)、臨淄(今淄博市臨淄區)、陶(今菏澤市定陶區)、睢陽(今商丘市睢陽區)、吳(今蘇州市)、壽春(今安徽壽縣)、番禺(今廣州)、宛(今河南南陽)。


|壽春古城俯瞰|


商丘睢陽古城俯瞰|


按照司馬遷的想法,這種「評選」以後希望後人能夠繼續下去的。可惜的是,再沒有史學家具有這種眼光和才華。直到2000多年後,市場經濟時代,一線城市評選、種種富豪榜才重新在中華大地如火如荼起來。


為什麼是司馬遷?


兩千年前司馬遷的研究成果,放在今天也熠熠生輝:他首次劃分全國經濟大區、明確提出農牧分界線、描繪區域文化地圖、發布富豪排行榜、評選城市排行榜。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是司馬遷?他為何能夠一個人完成這麼多成果?

|漢武帝與司馬遷,圖源:電視劇《漢武大帝》|

首先是時代因素。

司馬遷成年時期,大致貫穿了漢武帝在位時期。廣袤的疆域促成了區域經濟、區域文化格局的形成,為司馬遷的發現提供了完整的樣本。這樣的研究在任何一個小國和紛爭年代,是無法完成的。


然後是家世傳統。

按照司馬遷的自述,他的家族從周朝就開始做史官。《史記》的計劃始於司馬談,成於司馬遷。前者為了搜集文獻,傾盡一生心血。公元前110年,父親抑鬱而死,將著述一部偉大史書的夙願留給了兒子司馬遷。

最重要的因素,司馬遷的旅行經歷。

根據史料記載,司馬遷至少有五次大的旅行考察。

第一次是自費旅行,20歲左右的司馬遷在父親的支持下走訪名山大川;

第二次是34歲時隨漢武帝出巡西北地區,最遠走到了今甘肅平涼的崆峒山;

第三次是公費出差,大約35歲的司馬遷奉命出使西南,最遠到達了昆明;

第四次是37時隨漢武帝出巡,視察今山東、河南交界處的黃河,最遠到達了山東半島;


第五次是依然是隨漢武帝出巡,53歲的司馬遷隨漢武帝向東巡視泰山,向西視察雍地。根據張大可先生《司馬遷評傳》一書中繪製的地圖,司馬遷的足跡沒有到達今天的東北、內蒙古、新疆、兩廣、福建,其他各省幾乎都有涉足。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司馬遷做到了將這兩者完美結合。提起古代旅行家,很多人都知道明代徐霞客。其實,歷史上第一位走遍大半個中國的旅行家應該是司馬遷。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