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藍根優質栽培技術,掌握好常見問題及預防措施,有效提高產量

農人若芹 發佈 2020-06-27T09:27:27+00:00

文中從選地整地、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及採收與加工等方面介紹了板藍根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為今後加快郊區中藥材發展提供參考和指導。

結合本地氣候、土壤條件等實際情況,長治市郊區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文中從選地整地、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及採收與加工等方面介紹了板藍根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為今後加快郊區中藥材發展提供參考和指導。板藍根為十字花科兩年生草本植物。根和葉供藥用,以根入藥稱板藍根,以葉入藥稱大青葉,鮮葉加工製得的深藍色粉末狀物中藥稱青黛。板藍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等作用,常用於治療溫病發熱、風熱感冒、咽喉腫痛、流行性腦膜炎、肺炎、腮腺炎等疾病。

1 選地整地

板藍根適應性較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宜選擇地勢平坦、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含腐殖質較多、有機質含量較高的砂質壤土種植。結合整地,每畝施入腐熟堆肥或廄肥2000~3000kg,硫酸鉀30kg,過磷酸鈣100kg,撒施畦面,深翻至土壤下層,再深耕細耙整地作畦。

2 播種

板藍根在長治地區適宜春播,時間在4月上旬,清明和穀雨之間。播種方式採用條播法。在畦內按行距20cm開溝,溝深2~3cm,將種子拌細沙土均勻撒入溝內,播後覆土2cm,稍加鎮壓,每畝用種1.5~2kg。

3 田間管理

3.1 間苗、定苗

播種後,10天左右即可出苗。在幼苗株高4~7cm時,應及時間苗,剔除小苗、弱苗,並按株距8~10cm進行定苗。缺苗時,選擇陰天及時補苗。

3.2 中耕除草

出苗後,為使幼苗更好的生長,要結合間苗、定苗,及時清除雜草。

3.3 澆水排水

定苗後,應根據植株生長情況,合理排灌。多雨季節,可增加排水溝以利排水,以防病蟲害或爛根。如遇乾旱天氣可在早晚澆水。澆水時切忌水過畦面,以免葉子發黃或爛根。

3.4 追肥

6月上旬每畝每次追施硫酸銨10~15kg,過磷酸鈣15~20kg,混合撒入行間。為保證根部生長,8月下旬再進行一次追肥澆水。

4 病蟲害防治

4.1 霜霉病

主要危害葉柄及葉片部位,發病初期在葉背面產生白色和灰白色霉狀物,隨著病害的發展,葉色枯黃,最後植株死亡。防治措施:收穫時清除病殘葉,以減少越冬病源。注意排水和通風透光,降低濕度。發病初期可用1:1:100~150倍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噴霧防治。

4.2 白鏽病

葉、莖、花均可發病,葉背面較嚴重。發病葉面出現黃綠色小斑點,葉背長出隆起的、外表有光澤的白色膿包狀斑點,破裂後散出白色粉末狀物。防治措施:發病初期噴洒波爾多液(1:1:120),每隔7天1次,連續噴2~3次。還可選用65%甲霉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多霉靈可濕性粉劑800-900倍液噴施。

4.3 根腐病

一般6~7月發生。主要是在高溫、高濕條件下,雨水浸泡導致根部腐爛,整株枯死。防治措施:發病初期噴洒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敵克松1000倍液噴霧防治。

4.4 菌核病

發病初期呈水漬狀,後為青褐色,最後腐爛。一般在5~6月間發病最重。發病嚴重時,植株大批死亡。防治措施:噴洒5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65%代森鋅400~600倍液防治,也可選用50%多菌靈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噴霧,連噴2~3次。

4.5 菜粉蝶

常在春夏季發生,幼蟲咬食葉片。6月份最為嚴重。防治措施:應在早期進行,把幼蟲消滅在3齡以前。可用生物農藥BT乳劑,每畝100~150克或90%敵百蟲800倍液噴霧,連續2次。

4.6 蚜蟲

春夏季植株抽薹時發生,危害嫩稍及花蕾,使嫩稍及花蕾萎縮,不能開花。防治措施:發病初期噴洒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用40%樂果乳油1500~2000倍液噴霧防治。

5 採收與加工

大青葉的採收,採收時間在6月下旬。苗高18~20cm時可收割一次葉子,割時留茬3~5cm,待苗子重新生長可再割一次葉。每年可收葉3次。曬乾即為藥用大青葉。以葉大、乾淨、無霉味者為佳。板藍根的採收,在10~11月間地上部枯萎後刨根。採挖時先在畦旁開挖60cm深的溝,然後順序向前刨挖。挖板藍根應在晴天進行,挖時必須挖深,以防把根弄斷,降低產品質量。刨挖下來的板藍根晾曬至7~8成干時,去凈泥土,紮成小捆,再曬至干透。以根長、直、粗壯、堅實、粉性足者為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