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法學院的高材生,為什麼別人可以年薪百萬,而我只有每月3000

生活即是熱點 發佈 2020-06-26T00:57:04+00:00

還有小時候聽得一首傳唱度極高的英文歌《B What U Wanna B》一樣:「doctor, actor, lawyer or a singer 醫生,演員,律師,還是歌手?

1

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還記得《傲骨之戰》第一集嗎?黛安娜退休要在普羅旺斯購買別墅,宣傳冊上的價錢是150萬英鎊(摺合人民幣約1300萬元)。

還有各種美劇、英劇中以各種精英模樣花式出現的律師角色,他們一定都西裝革履、走路帶風,他們一定都有落地窗戶大洋房、名貴紅酒唱片機。

如果你說,這是英美法系啊,跟我們大陸法系不一樣。那請你看一看從90年代開始風靡的TVB律政劇,還有去年剛熱播結束的《精英律師》,哪一部不都是將律師塑造成了小時計費,動動嘴皮子就能有大額資金入帳的的精英模樣。

於是,你入戲了!

很好,你掉坑了!

被律政劇騙了不可怕,更可怕的是還有被偶像劇騙的。

還記得《何以笙簫默》的法律才子何以琛嗎?曾經有多少學生是因為這個被帶進了法律專業,從事了律師行業?又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發出了「不要以為當了律師就能成為何以琛,你也可能是張益達」的感慨。

還有小時候聽得一首傳唱度極高的英文歌《B What U Wanna B》一樣:「doctor, actor, lawyer or a singer 醫生,演員,律師,還是歌手?why not president, be a dreamer 為什麼不能是總統呢,做一個有夢想的人 you can be just the one you wanna be 你可以成為任何一個你想成為的人。」

在國人的普遍觀念里,律師是一個精英職業。他們認為,你是大律師,你一定會年薪百萬!有的人信了,有的人沒信。可沒有相信的人,看了這些律政劇,也信了。

這就很可怕了。

我經常遇到一個窘境,親朋好友問我的職業,他們聽到我是律師時都露出一副「你前途不可限量」的眼神,然後覺得我一定賺的盆滿缽滿,每天都是跟身家千萬起步的客戶打交道。

然而事實上,客戶標的額再大也不是你的律師代理費。

一個案子你可能奔波那麼久,最後真正到手的金額也不是你委託代理合同中的數額,因為還要扣除上交律所部分以及案源律師抽成。

所以,他們眼中的我,事業有成績優股。真實的我,靠天吃飯前途憂。


2

生活,往往艱辛

比起畫大餅、充雞血的花式律政劇,之前熱播的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倒顯得更為真實。

當然,我個人的觀點是,綜藝其實還是為了收視率和效果,不排除有劇本的存在。為了不脫離現實,更了解當下律師群體和律所的真實生存狀態,少看綜藝多多實踐。

回正題,《令人心動的offer》是騰訊視頻首檔素人職場觀察真人秀,裡面被觀察的5個主體都來自國內知名的法學院,他們在4位代教律師的指導下,經歷一個月的實習生活,然後爭奪上海錦天城的2個轉正名額。

裡面有個情景是,發實習工資,標準是100元/天。真要算的話,就是一個月四周大概20個工作日,在不請假不缺勤的情況下,滿打滿算是2000元/月。

當時螢幕里飄過一陣不相信、保持懷疑的彈幕,微博上也溢出滿滿的難以置信。

「作秀吧,一天100能幹啥」。

「不可能,上海的實習律師啊,還不如讓我去搬磚」。

「租個房子的錢都不夠,讓人喝西北風啊」。

「一定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我要退出重來」。

「媽媽!一個月2000!我一個法學生覺得還是去啃老吧」。

甚至我的朋友,因為這個綜藝熱度太高也去追看,看到實習工資只有100元/天的時候,給我發微信:你們律所不是人啊!說好的年薪百萬呢?

然而,我只想真誠地回覆:「100元/天就知足吧,有的律所都沒有實習工資一說,只有實習補貼,補貼你的交通費和午餐,並且午餐是以不可兌現的餐券形式發放……」


3

律師真實的生存狀態

一定還會有人更真誠地發問了:「轉正後會好嗎?」

當然會。

但不要高興地太早,轉正後的待遇看每個律所、每個團隊自己的分配模式。

一般來說,剛進來的律師因為正處於沒有案源的成長期,所以律所或者團隊會給你一個基礎工資。

基礎工資具體到每個律所、每個團隊又不一樣。基礎工資低的我有見過3000塊,還得扣掉五險一金、工位費。

基礎工資高的也有7000-8000塊左右。

當然了,紅圈所的收入過萬除外。

但是,說是成長期。這裡面的時間可是大有學問。

一般來說,實習律師拿到律師證後,他的基礎工資會有一個小的提升,能力突出的話可以有一個小小的飛躍。

但是,還是因為沒有案源的問題,你起碼三年內都無法獨立。所以,基礎工資還要再持續幾年。

在基礎工資之上,有的律所、團隊是計工時的,根據你的工時去算你的績效獎金,這種模式到手很少。

有的律所、團隊是按照案件代理費的比例去計算績效獎金,比如一個案子代理費10萬,你跟著案源律師一起做,10萬中部分交給所里,剩下的你和案源律師二八分。

後面這種模式當然要比前面那種模式拿的多,但這是建立在你能力突出,帶教律師認為把案子交給你他很放心的基礎上。

並且,抽成模式很容易將自己的生活過的只有工作沒有生活。

我認識的學姐就是這種提成模式,她現在工作4年,年薪大概50萬,算是發展得比較好的律師了。

但是,我知道她11點半從外地趕回來還要回所里辛苦加班,甚至到了30歲不敢生孩子,只是因為害怕這樣會被別人替代……

等經過了成長期,你的能力可以獨立了。問題又來了,你有案源嗎?

如果這時候你選擇獨立,就要放棄基礎工資和所謂的績效獎金或者提成,選擇重頭開始,真正地靠天吃飯。

但如果你不選擇獨立,那就永遠只能拿到基礎工資和案源律師決定的額外收入……

問題來了,成為獨立律師的道路千難萬險,你還會想要披荊斬棘去擁抱年薪百萬的夢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