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愛到骨子裡的財神爺有哪幾位?個個來頭不小

萬卷千城 發佈 2020-06-26T00:08:08+00:00

每逢新年,家家戶戶都懸掛財神爺像,希望財神爺保佑,以求大吉大利。人生在世,既平安又有財,自然十分完美。

財神,顧名思義就是掌管財富的神祗。財神爺,是我國民間普遍供奉的吉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戶戶都懸掛財神爺像,希望財神爺保佑,以求大吉大利。

人生在世,既平安又有財,自然十分完美。這種真切的期望,成為人們的普遍心理。我國民間祭祀的財神因時因地也有所不同。財神爺,一般有武財神和文財神之分。武財神為趙公明或關公,文財神則是比干或范蠡。除此之外,還有財帛星君、五路神、利市仙官等。

趙公明這個名字,現存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在晉代干寶的《搜神記》裡面。在故事中,他本是一個替天帝勾取人命的鬼將,到了元代,他又以瘟神的形象出現,後來逐漸轉變成一個以除瘟祛災申冤和解的正派神祗。



在明代文人許仲琳創作的通俗小說《封神演義》中,趙公明是商朝的一員大將,協助聞太師抵抗周軍的進攻,被姜子牙用厭勝之術殺死。在封神榜上,他被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職責是專司金銀財寶,迎財神納福。從此,趙公明開始掌管天下財富,做了財神爺。

趙公明司財,能使人發家致富。這正符合世人求財的願望,所以民間開始廣泛供奉趙公明,而他之前作為冥神、瘟神、鬼帥的面目,卻被人們淡忘了。民間供奉的財神趙公明,大都是烏面濃須,怒目圓睜,頭戴鐵冠,一手執鋼鞭,一手捧元寶,身下跨著黑虎的形象。

自近代以來,我國民間越來越多的人把關公作為全能保護神和財神爺。


關公,即關羽。據《三國演義》記載,關羽因原籍有惡豪仗勢凌人,遂殺惡豪後奔走江湖。東漢獻帝末年,關羽與劉備、張飛「桃園三結義」。東漢獻帝建安五年,曹操出兵大敗劉備。劉備無奈投靠袁紹,關羽被俘。曹操看中關羽為人忠義,便用大量金銀珠寶、美女來收買,但關羽絲毫不為錢財名利所動。關羽得知劉備在袁紹處,立即封金掛印,過五關斬六將去尋找劉備。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后,封關羽為「五虎上將」之首將。後來關羽被呂蒙設計,痛失荊州,夜走麥城,後兵敗被俘,不屈而亡。傳說關羽管過兵馬站,精於算術,首創「日清簿」。關羽講信用、重義氣,一般商家都奉他為保護神,同時也將其視為招財進寶的財神爺。



在所有的財神爺當中,陶朱公范蠡概是最具有財神氣質的一位。

范蠡是春秋戰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謀略家,同時也是一位生財有道的大商賈。范蠡天資聰穎,少年時便顯露出非同一般的政治主見,後來被越王勾踐拜為士大夫。越國兵敗於吳國,范蠡與越王一同屈事於吳王夫差。回國後,他又輔佐越王富國強兵,終於打敗了吳國。

滅吳之後,越國君臣設宴慶功。群臣皆樂,唯獨越王勾踐面無喜色。范蠡心裡清楚,越王為爭國土,不惜群臣之死,而今如願以償償,不想歸功於臣下。


於是,范蠡毅然向越王提出辭官隱退。之後,他帶領家屬隨從,乘船來到齊國,並隱名從商。因為經營得當,很快便積累下大量的財富。後來為了逃避聲名之累,他散盡家財,來到陶邑。他自號「陶朱公」,很快又聚集起遠勝於以前的財富,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一位大富豪。

范蠡發了財之後不是為了自己享受,而是去幫助社會上的貧苦之人,幫助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因此他成為商人的楷模,後人尊奉范鑫為文財神,其實就是教人們發財以後能夠以他為榜樣,自己富了之後,不要忘記幫助更多的人。

比干被奉為文財神則是因為他的忠義。

比干是商朝的大臣,因為忠諫紂王,遭到妲己的陷害。妲己謊稱聖人皆有七竅玲瓏之心,要紂王將他的心剖出來觀看。不料,比干被剖出的心真有七竅,但人已死去。比干生前正直,死後無心,故不會有偏袒成見,適合作為管理分配財富的神祗。很顯然,這是把公正作為理想財神的特質。



文財神多見於民間雕塑和木版年畫作品中,其形象大多是錦衣玉帶,冠冕朝靴,臉色白凈,面帶笑容。適合新春喜慶之時,張掛在堂室內。

我國民間供奉的財神,並不僅限於以上四位正財神,人們對財帛星君和利市仙官也非常歡迎。

財帛星君,又稱「增福財神」。這位財帛星君,就是銀行界的始祖——元末明初的大富翁沈萬三。

據說他有一個「聚寶盆」,能不斷地生出金銀珠寶來。朱元璋在建國之前,因為經濟拮据曾找他幫過忙,最終完成了建國大業。因此朱元璋封他為「財政部長」,掌管國家財務。沈萬三仙逝後,天帝封他為「財帛星君」,手下有「招財童子」和「接引天官」兩位助手。財帛星君面白髮長,手捧一個寶盆「招財進寶」四個字即由此而來。


利市仙官,名姚少司。據《封神演義》裡面的描述,他是趙公明的徒弟。後來,姜子牙封他為迎祥納福的利市仙官。「利市」,即走運、吉利的意思,又指做買賣賺得的利潤。古語所說「利市三倍」,「三倍」即為厚利。利市仙官的內涵,迎合了商家圖吉利、發大財的願望。舊時,商家在新年之際,常常將其像貼於門庭,以圖吉利。利市仙官的身價因此而倍增。

另外,在我國民間許多地方,還有「五路財神」的說法。所謂五路,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這可能是受到五行觀念的影響,認為天地廣闊,財寶當然也要分區處理。拜五路財神,也就是要收盡五方之財。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盛大的節日,在除夕之夜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民俗活動——接財神。所謂財神爺,其實就是用紅紙印刷的財神爺像,中間是線描的神像,兩旁寫著「添丁進財」「祈求平安」等吉利詞語。這一習俗,至今在我國部分地區仍在流行。

除了接回財神之外,祭祀財神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到春節,全國各地均有祭祀財神爺的活動,當然,祭祀的方法各種各樣。

在我國北方地區,人們請回財神爺之後,要焚香上貢品。正月初二清晨,要祭拜財神爺像。祭祀時,主人點燃香燭,眾人頂禮膜拜。人人滿懷發財的希望,祈願在新的一年裡大富大貴。



在我國南方地區則流傳著正月初五接財神的習俗。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誕辰,這一天財神會下凡,巡察人間的境況。因此,在正月初五這天,各商店一大早就開市迎接財神,一時間鑼鼓齊鳴、爆竹震天。

清代文人顧祿在《清嘉錄》一書里詳細記述了南方民間正月初五接財神的熱鬧景象:人們為了「搶路頭」,往往在正月初四子夜,便備好香燭、糕果、祭牲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到了正月初五零時零分,人們打開大門和窗戶,燃放煙花爆竹,歡迎財神到來。

凡接財神,必須供奉羊頭和鯉魚。羊頭有「吉祥」之意,鯉魚是因為「魚」與「余」諧音,年年有餘,圖個吉利。農曆正月初五接財神的習俗,盛行於明、清時期,迄今仍在我國民間的許多地區流行。

時至今日,在全國各地,大都有祭祀財神的民俗活動。財神在人們心目中地位之高,由此可見一斑。想來,這種祭拜財神的習俗,其實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