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漁綜合種養生產技術指南——小龍蝦篇

南寧農業 發佈 2020-06-26T12:44:36+00:00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組織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上海海洋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及浙江、安徽、湖北、廣西、四川等省區水產技術推廣站專家,共同編寫了《稻漁綜合種養生產技術指南》。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組織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上海海洋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及浙江、安徽、湖北、廣西、四川等省區水產技術推廣站專家,共同編寫了《稻漁綜合種養生產技術指南》。 今天農業君就來給大家介紹其中的小龍蝦養殖技術。


稻蝦綜合種養(小龍蝦)


一、苗种放養


  • 選擇良種。苗種要求體表光潔、體質健壯、規格整齊、附肢齊全、健康無病。應儘量避免多年自繁自育、近親繁殖的苗種,優先選擇繁養分離且冬季根據天氣水溫情況適當投餌保肥的苗種,有條件的需要進行苗種檢疫。
  • 適時放種。養殖早蝦的宜在3月中旬前後投放苗種,養殖常規蝦的可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投放苗種。蝦苗密度一般控制在6000~8000尾/畝。對於苗種自繁自育的稻田,蝦苗太多的要及時出售或者分池養殖,蝦苗較少的可以適當補充。
  • 水質調控。及時調水,水質一般以黃綠色或油青色為好,水體透明度以30~35cm為佳。若發現水質老化,可注入少量新水後,用生石灰加水後全池均勻潑灑或使用有益微生物製劑及小球藻種調節水質。若水色清淡則應適時追肥。施肥要堅持「看水施肥、少量多次」的原則,以確保水質「肥、活、嫩、爽」。及時施肥,初春季節藻類繁殖比較慢,肥水相對困難。肥料可以選擇發酵好的農家肥或生物有機肥,建議在晴天中午施用。

二、病害防治

  • 疾病預防措施。降低密度,適時通過分塘轉移、捕大留小等措施,減少小龍蝦存塘量,降低養殖密度。操作過程中應注意避免小龍蝦受傷或引起應激反應。水中溶氧過低會產生氨氮、亞硝酸鹽和硫化氫等有害物質,應注意加強增氧,避免因水質惡化引起的缺氧問題。要合理投餵優質飼料,提高免疫和抗應激能力。
  • 科學合理用藥。注意藥物適用對象、用量和配伍禁忌。儘量選擇刺激性較小的外用藥物,減少小龍蝦的應激反應。不使用非法藥品,尤其是殺青苔類產品更要慎重使用。


三、苗種及投入品運輸


  • 苗種運輸。對於短途運輸,建議使用可透水的塑料框裝蝦,並在框內設置密眼無結節網片將蝦體與塑料框隔開以減少擦傷,每半小時噴水一次保持蝦體濕潤;小龍蝦堆疊的高度不宜超過15cm。對於超過2小時的長途運輸,使用可透水的塑料框時,小龍蝦堆疊高度應控制在10cm以內,噴水時應添加抗應激物質,有條件的應在小龍蝦上下兩層覆蓋少量水草幫助保濕透氣。氣溫高時建議使用空調車運輸,要注意溫度的變化,防止小龍蝦放養時因體溫與水溫差距過大產生溫度應激反應造成大量損耗。


  • 飼料等漁需物資運輸。做好投入品計劃和運輸安排,多預留出1~2周的使用期限進行採購。運輸時,裝車完畢後要防止烈日曝曬或天氣突變。



免責聲明:本頭條號發布的轉載內容及配圖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對內容真實性由原作者保留,本號不做承諾,如涉及內容、圖片的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來源:圖文/節選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 綜合整理

編輯:南寧市農業信息中心

法律顧問單位:廣西法嚴律師事務所

如需轉載分享,請註明來源「南寧農業」今日頭條號,謝謝合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