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知道一個外星人擁有智慧?魚堂主讀《心智探奇》

魚堂主愛思考 發佈 2020-06-26T12:29:17+00:00

今天繼續讀《心智探奇》,我們一般是周一到周五讀書,周六日是領讀和培訓。故事發生在未來,有一個叫考利的人,他被獨自監禁在一個荒涼的小行星上,並且要服役50年徒刑,而這個行星,距離地球1400萬公里,可以得知,考利是有多孤獨。

今天繼續讀《心智探奇》,我們一般是周一到周五讀書,周六日是領讀和培訓。

只是給書單定計劃簡單,幫助大家堅持行動下去才是服務重點。從行動入門到SOP執行流程,最後執行系統培訓,徹底解決無法堅持行動問題,100天堅持讀下來不容易。

我們可能是最好的,讀書、寫作、行動、思考全方位提升的讀書行動社群。

一個人不好堅持,就跟一群人行動。

一個人不好行動,就找有結果的人學習。

寫領讀稿是想讓大家看看,真正在好好讀社群內氛圍是什麼樣的。

沒有那麼多亂七八糟,就是讀書,分享,思考,寫筆記,真正行動沒有那麼難,整天只想不去行動才難。

寫的文章已經是簡化過,消化整理過的內容,還讀不進去,那原書就不可能讀了。這個世界哪裡有輕鬆又能獲得知識的事,不還是要靠自己努力。

明白了,你就不是韭菜了。

回到我們讀書筆記上, 今天分享的形式換一個風格,就分享幾個故事,希望能激發你的興趣,可以把這本書買回來深入了解一下。

01

你會愛上一個機器人嗎?

哲學是通往另一個維度的旅行,只有想像力才是它的邊界。

我看這本書就是淘金者的心態,每次看都想著有什麼好東西,被我掏出來。

這次也一樣,開篇淘到一個好美劇,書本寫的應該是1985年版本,只找到了2019年重拍版,看了一下也不錯。

它的前身本身是哲學家的思維實驗,像電車難題,洞穴隱喻,中文屋子,讀起來不好理解,而這部美劇就是把這些思想實驗通過故事畫面重現一邊,還是挺不錯的。

下面開始第一個故事,你會愛上機器人嗎?

故事發生在未來,有一個叫考利的人,他被獨自監禁在一個荒涼的小行星上,並且要服役50年徒刑,而這個行星,距離地球1400萬公里,可以得知,考利是有多孤獨。

當時提供後期供給的船長看他可憐,就給他留下一個機器人叫「阿里西亞」,外表和行為都像女人的機器人。開始考利有點排斥跟機器人生活,但他很快就喜歡上阿里西亞,可能是星球上太孤單了。

一年後,船長帶來一個消息,說考利被赦免了,自己是接他回家的。但是飛船載重問題,考利只能帶6公斤以下的東西,而阿麗西亞超過了這個重量。

考利捨不得離開這個女機器人,最後船長沒辦法只能開槍擊中了阿麗西亞的臉,漏出一團冒著煙的電線。

然後對考利說:「你留下的東西只是孤獨」。

考利悲痛欲絕地喃喃自語:「我一定記住這裡。我一定把這裡留在心裡。」

故事至此結束。

這個故事引發出兩個問題:

第一,機器人能複製人類的智能嗎?它能讓一個真人與它相愛嗎?

第二,如果真製造出一個機器人,他真的會有意識嗎?

那意識又是什麼?

02

怎麼知道一個外星人擁有智慧?

如果未來人類掌握了意識是什麼的知識,並且可以讓意識轉移,你能接受自己意識永存,但要使用機器身體嗎?

如果接受了,你就是一個有意識的機器人,還能和真人相愛嗎?

如果你接受意識是人的根本,那肉體是不是就沒有那麼重要。

在結合上面的兩個問題,如果只是意識問題,機器人為什麼不能和人類相愛,或者說你能接受一個機器人嗎?

比如,她可以像阿塔莎一樣美麗。

想像力就是一個潘多拉魔盒,打開了就回不去了。

這裡就卡在一個問題,也是關於心智最深刻的問題:「什麼讓智能變得可能」和「什麼讓意識成為可能」。

那什麼是意識?

如果你不得不問,你永遠也不會知道。

就像呼吸一樣,如果你不在意,你永遠也不知道自己在呼吸。

說智能問題已經被解決了,這個不算太猖狂,智能的含義就是:「能力傾向和理性的、像人類一樣的思維。」

意識就是心智的一部分,為了讓你更直觀的感受到智能的定義。

下面開始第二個故事;

怎麼知道一個外星人是否擁有智能?

假如一個外星人出現,它在任何一方面都與我們不一樣,它怎樣表現才會讓我們覺得它擁有智能呢?

有兩個基本點:

第一,外星人能對環境產生智能的反應,哪怕這種反應我們不能理解。

我們雖然不了解,但是這個外星人的行為一定是在某一套規則指導下的,而且是理性的。

第二,它們有重視的東西,在乎一些事情。它們想要得到一些東西,而且遇到阻礙還能繼續追求。

根據確定的規則作出理性決策,那一定要建立在一些事實基礎之上,而且要與現實合理的推理符合。

比如,一個外星人明明有用行走和觀察的能力,還經常撞樹,或者掉到溝里。

它本來需要一個木頭, 但行動上卻抱著石頭砸,這樣表現的外星人,它應該不具有智能。

如果你遇到,可以發個視頻給我,幫你鑑定一下。(不開玩笑的說)

但是如果你不知道它的意圖,這套方法是不可能測出他們是否擁有智能。

認知科學家贊儂·派勒山恩(Zenon Pylyshyn)的觀點,他認為石頭比貓要聰明,因為石頭在你踢它的時候知道走開,而貓打它一下,它只會看你一眼繼續睡。

03

什麼才是真實世界?

我們看到的並非是真實世界,只能算世界的表象,人的痛苦就是被表象所迷惑。

這裡要說一個理論「心智計算理論」,只有接受了這個理論,才能解開一個困擾千年的哲學問題,才有了今天計算機革命。

它解決的問題是,心智是如何與物質相互作用的。

比如,一個人悲傷可以流淚,切洋蔥也可以。

我們是如何把信念,想像,計劃,映射到真實世界,並且撬動世界的改變。

這又是一個看起來很平常,但是背後影響深遠的問題,只有人類進化出了想像的概念。

比如,明天我們一起去吃飯。

這件事還沒有發生,但是我們都相信他的存在。

就是有了這些想像未來,我們才有可能合作,把人組織起來的是想像,而不是事實。

因為我們相信想像,有時候會把想像和事實弄混。

為了好理解這句話,下面開始第三個故事:洞穴隱喻

故事發生在一個暗無天日的山洞中,有一排被枷鎖鎖住的囚徒,他們從小就只能看到前方的牆壁。

這些囚徒們身後是一堵牆,再後面有一堆放著火,在火與牆壁之間,有一些人舉著道具和木偶來回走,這樣道具木偶就會在火光映射下在牆壁上投下影子。而這些囚徒們整天就只能看著這些影子。

因為這些囚徒們從打出生起,所聞所見就只是前方洞壁上的各種影子,他們會以為所看到的這些影子就是真實的世界。

然而有一天,一個囚徒偶然掙脫鎖鏈,他回頭看到了火。但是他從小到大僅能看到暗淡的影子,他第一次看到了明亮的火光。看到了道具和木偶,假如有人告訴他,這些道具和木偶才是實物,他一定會嗤之以鼻,會堅持認為影子才是真實的。

柏拉圖假設說,如果把這個囚徒強制拖出洞穴,到外面去看到真實的世界, 一開始囚徒會不適應真實世界的光亮而感到刺目眩暈,他會因此而憤怒。

但是當他慢慢適應了這個世界,看到太陽,樹木,河流,看到星空,他逐漸明白,這個世界比洞穴中那個世界更為優越高級。他再也不想回到黑暗的洞穴生活中了。

過了一段時間,他對洞穴中的囚徒心生憐憫,於是想去把他們都帶出來。但是當他再次返回洞穴中,他因為已經適應了外面明亮的世界,回到洞穴中反而看不清楚。

被鎖的囚徒們反而認為他的視力受損,胡言亂語,是個瘋子,最後當他想盡辦法把這群囚徒帶出洞穴時,被囚徒們聯手殺死。

這是則人類命運的寓言,就和那一排被鎖鏈鎖著的囚徒類似, 我們以為眼睛看到的就是世界的真相,但實際上,那也許是幻象,就像洞穴牆壁上投下的影子一樣。

每個時代都有那個知道真相的人,逃出洞穴了解到一切虛假的人,被所有人當成異類殺了。

蘇格拉底說出了真相,被500人投票處死,因為他們認為把說的人殺了,事實就消失了。

誰殺死了知更鳥?

每個為了自己利益不顧真相的人。

04

如果你都看到這裡了,有些知識點希望分享給你。

心智是一套計算系統,用來解決我們的生存問題。

主要有3個功能:接受信息,加工信息,做出反應。

但是這個過程容易被欺騙,就像洞穴里的人,就像從小聽到的常識:穩定工作、早點結婚、不要不切實際、愛好不能當飯吃、學這個有什麼用、你看人家誰誰等等。

每個父母做的事,就是先打斷孩子的腿,再買一副精美的拐杖,然後說這就是「為你好」!

這些束縛我們的東西,就像山洞裡的倒影,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的,每個衝破的人告訴你什麼是自由的時候,我們總把他當做離經叛道的人。

可能他們忘了,這個世界就是被這些離經叛道的人推動前進的。

我們為什麼會被這些東西影響,就是因為心智接受主要依賴表征。

就是我們常說的表面現象誤導,我們容易輕信鮮活的,權威的,人多的選擇,並沒有真正問一句話這是不是我的選擇。

你問我學習心智有什麼用?

起碼我知道大腦的運作規律,就可以保留一點謹慎,不要隨便被表面現象蒙蔽了。

大腦的4個表征:

第一,視覺影像。

接受我們平時以為的眼見為實,有可能只是假象。

人在剛接觸一個信息時,會不自覺地在頭腦在將它可視化,比如,你讀小說,看到什麼內容,大腦會自動想像畫面。

第二,語音表征。

早期沒有語言的時候,可以根據吼叫傳遞信息。

除了視覺,還經常通過語音輸入接受信息,比如,你忘記一首歌,就順著唱幾遍,就可以記起來。

第三,語法表征。

通過語言文字,人們用來進行溝通和遊戲。

我們說話有一定的邏輯,就算表達不好,只要共同語言,大家也可以理解。

第四,心理語言。

這是一種思維語言,你讀完一本書可能記不清任何細節,但是你依然能大致說出內容或者重點。

你看我們要使用這麼多層次的能力應對世界,你還能指望一個簡單的方法就解決所有問題嗎?

這個世界複雜的才有機會生存。

心智即計算。

今日推薦:《陰陽魔界》

我是魚堂主,用激進的思考,尋找最實用的知識。

希望這篇文章,能對你有啟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