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一手造成的三藩之亂

治國評論天下 發佈 2020-06-26T07:04:14+00:00

引起三藩之亂清廷入關之後,對於面積廣大人口眾多的漢族區域來說,八旗兵力顯得不足,依靠明朝的降官降將充當前驅(炮灰),從事招撫及武力鎮壓。在明朝降將中,以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吳三桂四人替清朝出力最大,均受封為王。

引起三藩之亂

清廷入關之後,對於面積廣大人口眾多的漢族區域來說,八旗兵力顯得不足,依靠明朝的降官降將充當前驅(炮灰),從事招撫及武力鎮壓。在明朝降將中,以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吳三桂四人替清朝出力最大,均受封為王。他們所率領的軍隊成為八旗以外的重要力量,在滿清入關後為其效盡犬馬之勞。

南明勢力或農民軍失敗後,清廷把八旗基本力量放置在北方,吳三桂等明朝降將鎮守南方。吳三桂駐雲南,尚可喜駐廣東,耿精忠(耿仲明之孫)駐福建,這樣便形成了三藩。孔有德及其兒子死後,僅有一女嫁給孫延齡,清廷即以孫延齡為將軍代領其眾,駐守桂林。

1667年,吳三桂(1612年~1678年)以目疾請解除總管雲貴兩省事務,14歲的玄燁(康熙帝)政治經驗不足,命吳三桂將所管各項事務交出,責令雲貴兩省督撫管理,開啟了清廷與吳三桂的裂痕。

1673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疏請歸老遼東,留其子尚之信繼續鎮守廣東,20歲的玄燁(1654~1722)卻詔令盡撤全藩,撤藩之心,昭然若揭,這帶來藩王的恐懼。為試探玄燁,吳三桂和耿精忠在同年七月先後疏請撤藩。玄燁以為吳三桂之子,耿精忠諸弟都宿衛京師,諒吳、耿二人不能發動變亂,遂下令三藩俱撤,藩兵還山海關外。玄燁如此決策,讓吳、耿二人大為失望,兔死狗烹的感嘆,憤恨之心油然而生,開始暗地加緊活動(這其實也並不意味著一定反抗,這只是兩手準備之一)。

1673年八月,清廷命朝廷官員等赴雲南、廣東、福建,會同該藩及督撫商榷移藩兵事宜。九月,清廷命陝西總督鄂善總督雲南軍務,寧夏總兵官桑額提督雲南軍務。三藩地盤的控制權力很快將要迅速失去,對三藩的形勢越來越不利,促使吳三桂加緊密謀。曾經因憤怒而做鐵桿漢奸的吳三桂陷入舉兵之名的困境,經過困難抉擇,這個殺死永曆帝的吳三桂最終還是舉起反清復明的大旗。鑒於吳三桂曾經的表現,這個吸引人的旗號,吳三桂使用起來,明顯的大打折扣。

吳三桂曾經的大漢奸身份,在玄燁兔死狗烹狀況下,被激怒的吳三桂難以充分地利用漢族反清復明意識,這應該是吳三桂反清沒有最終成功的重要原因。比如,曾經直接反清,失敗後依然不與清廷合作的顧炎武,拒絕為其寫討清檄文,這也是這些正直的思想家書生意氣的表現,這其實是不太好的。吳三桂雖然曾經是大漢奸,但是反清是可以不論資格的,漢奸也可以迷途知返,參與反清,總比一輩子做漢奸要好一些。雖然按照個人感情,這些大漢奸其人可誅,但是也要顧全大局,不能因好惡而做出有損漢族復興的事情,這畢竟是一次好機會。

1673年十一月,62歲的吳三桂徹底與清廷決裂,殺雲南巡撫,拘捕不順從的官員,發布檄文,自稱「原鎮守山海關總兵官,今奉旨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佯稱擁立「先皇三太子」(問題是,並不存在這個事情,這降低了吳三桂反清勢力的號召力,沒有皇帝存在的吳三桂集團,是很不利的政治形勢,這很不利於吳三桂集團招降對方,也促使吳三桂集團人員容易被擁有皇帝的清廷招降)。致書平南、靖南二藩及各地故舊將吏,並移會台灣鄭經,邀約響應。吳三桂迅速控制雲貴地區,三藩之亂由此開始。

吳三桂最主要的吸引民心的決策是恢復明朝漢族服飾與髮飾,這對增加吳三桂集團的合法性大有幫助,是吳三桂集團最主要的殺手鐧。

吳三桂進據湖南,長期驕奢淫逸的八旗軍已經沒有多少戰鬥力了,雖雲集荊州、武昌、宜昌,卻不敢渡江南下與吳三桂軍隊戰鬥。孫延齡起兵廣西,羅森、鄭蛟麟、吳之茂起兵四川。1674年三月,耿精忠起兵福建。台灣鄭經渡海進兵福建漳州、泉州和廣東潮州。1674年十二月,王輔臣起兵寧羌,對清廷政治形勢打擊很大。清軍東征西討,顧此失彼。1676年四月,尚之信又起兵廣東,自此,三藩反清局面完全形成。這可能是清廷入關以來面臨的最困難政局,三藩等漢族反清勢力達到最輝煌的狀態。

60多歲的吳三桂,已經年老體衰,沒有利用好1674年、1675年這兩年的大好機會,沒有從湖南率領主力北上,浪費了這個大好局面。這種反清局面,與其它情況不一樣,在漢族區域,適宜主力迅速前進,可以招撫各地漢族反清勢力,力量會因此而迅速增大。並且主力前移,可以吸引牽制清軍主力,避免清軍擊其兩翼反清勢力,維持大好政局。由於其沒有北上,導致西北的王輔臣孤軍奮戰,被迫投降,停滯了反清大好局面的發展。側翼的耿精忠降清也與其受到的清軍壓力較大有關,這些側翼反清勢力的相繼投降,改變了局勢。

1676年五月,王輔臣敗降平涼,清軍不利形勢得以遏制。1676年十月耿精忠投降清廷,1677年尚之信投降清廷。孫延齡又被吳世璠殺於桂林。清軍集中兵力進逼長沙、岳州,吳三桂聚眾固守,兩軍在江西、廣東、廣西等湖南外圍要地反覆爭奪。清軍將帥每多觀望,雙方仍處於相持階段。廣東與福建的這兩藩,起兵晚,投降早,對當時的反清勢力沒有多少幫助。名義上雖然稱為三藩之亂,實際上就是吳三桂的反清行動。此時,吳三桂勢力獨抗清兵,清兵依然難以奈何吳三桂,雙方處於對峙狀態。這顯示吳三桂集團還是很穩固的,穩固而不投降也帶來實力強大,可以抗禦清兵。

側翼的相繼投降,只剩下吳三桂的核心集團勢力,也就沒有稱帝的顧忌了,為了穩定人心,1678年,67歲的吳三桂在衡州稱帝,同年秋,吳三桂病死,形勢陡變,其孫吳世璠繼承帝位,缺乏吳三桂的威信與能力,這導致清軍趁機發動進攻,湖南、廣西、貴州、四川等地逐步為清軍攻陷。馬寶、胡國柱等吳軍仍頑強抵抗,以致時逾兩年,清軍才進逼雲南。1681年底,清軍圍攻昆明,吳世璠自殺,餘眾出降,三藩之亂終告平定。清軍的最終勝利,來源於吳三桂的病死,這確實很僥倖。清軍的好運氣,總是那麼多,沒辦法。當然,62歲的吳三桂開始反清,這本身就是一大不幸,這有些太遲了,歲數明顯太大,難以長期堅持,成功希望,因歲數而渺茫。如果吳三桂在康熙剛親政的時候反清,提前幾年,效果就大不一樣了。

三藩之亂完全是缺乏政治經驗的玄燁所致,他們確實是被迫的,他們有更多的反清好時候,但是他們沒有那樣做,他們願意做鐵桿漢奸,但是玄燁卻不給他們機會,逼反他們。引起三藩之亂,這確實是年輕的玄燁的失策,帶來的巨大社會損失,玄燁應負主要責任。玄燁可以允許蒙古高原上藩王存在,卻不能允許漢族地區的漢族藩王存在,這是明顯的對漢人的不信任,對漢人的壓制,這種藩王政策雙軌制,是明顯的不公平,引起被撤漢族藩王的憤怒是必然的。本來犬馬之勞的效忠於清廷,結果清廷嚴重失信,卸磨殺驢,這種局面對於誰都會憤怒的,何況是對於掌握巨大力量的藩王們。

玄燁的政治水平隨著三藩之亂而明顯增長,三藩之亂時,玄燁靠欺騙許諾誘降反清勢力,成效很大。被撤銷的兩個藩王恢復,最終促使其投降清廷。不過,玄燁氣量太小,不忘仇恨,在消滅吳三桂以後,殺了這兩個漢族藩王。投降清軍的王輔臣,也被迫自殺。這讓那些曾經的勸降者或承諾者,處於何種地步呢?如此沒有信義,清廷怎麼會背離儒家思想如此之遠呢?如果這些人知道結局是這樣的,不知道還會不會投降清廷了。

不惜引起大的戰爭,也要取消漢族藩王,這是玄燁或清廷防漢治漢的戰略結果。三藩之亂的失敗是漢族的一大失敗,滿洲的一大勝利。清廷政權中,漢族人員退出核心領導階層,成為邊緣輔助勢力,清廷對漢族文化的閹割或文字獄等措施,可以肆無忌憚了。

這三個藩王是清廷重臣,雖然曾經是漢奸,但是在清廷穩定以後,他們逐漸成為漢族利益的代表者或維護者,或者說,他們至少比滿洲重臣們更能代表漢族利益。三藩之亂是漢族服飾或髮飾恢復的一次機會,是避免漢族陷入空前嚴重的文字獄或文明閹割的一次機會,也就是避免明末中國文藝復興被打斷的一次機會,是避免中國落後於西方的一次機會,結果,很不幸,漢族或中國失去了這次機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