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子女接班,三星帝國「變天」背後,利益薰心的80年

冷先生筆記 發佈 2020-06-23T06:17:13+00:00

上個月,韓國三星電子副會長,三星集團實際掌門人李在鎔公開發布消息:不會再讓子女繼承三星的經營權。消息一出,韓國朝野震動,有人說這是文在寅政府改革的一次巨大成功;

上個月,韓國三星電子副會長,三星集團實際掌門人李在鎔公開發布消息:不會再讓子女繼承三星的經營權。

消息一出,韓國朝野震動,有人說這是文在寅政府改革的一次巨大成功;也有人認為只不過是三星李家的虛晃一槍。

多年來的全球耕耘,已經使三星成為了韓國最重要的一塊金字招牌,而在這塊招牌的背後,有著不為人知的發家秘史。

在韓國,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韓國人一生無法避免的三件事:稅收,死亡和三星。

由此足見,三星集團的觸角早已深入韓國的方方面面。

而根據三星2020年初發布的財報顯示,2019年該集團的全年總營收達229.52億韓元(摺合人民幣1.37萬億元),約占韓國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20%。

俗話說的好,萬丈高樓平地起,三星集團從無到有,再到如今的巨無霸,這一切的開端都離不開它的初代掌門人——李秉哲。

01、最初的三星

不同於星火燎原的近代中國,二十世紀初的朝鮮半島可以用「絕望」二字來形容。

1910年,隨著一紙《日韓合併條約》的簽訂,韓國徹底成為了日本的殖民地。也是在那一年,一個叫李秉哲的人出生在了慶尚南道的一戶地主家庭。

出生在日據時代的李秉哲家中有點小錢,三十年代,在日本「皇民化教育」的推動下,李秉哲順理成章地進入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僅僅一年之後,李秉哲就因水土不服的原因得了腳疾,不得不休學,沒過多久就回到了老家。

肄業回家的李秉哲終日無所事事,但坐吃山空終究不是個辦法,於是在1936年,李秉哲靠著家中的財富,開了一家名為「協同精米所」的企業,從最初級的糧食加工開始做起。

1938年,日軍大舉進犯中原,隨著補給線的拉長,物資日益匱乏,李秉哲乾的糧食倒賣生意居然越做越大,一家名為「三星商會」的公司正式成立,通過上下打點,三星商會在邊境開展糧食貿易,公然發起了「戰爭財」。

一方面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韓國百姓,一方面是發著「戰爭財」的買辦企業,李秉哲的小日子過得不要太舒服。

但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這份商業夢很快就碎了一地。

1941年,日軍大本營為了奪取資源,發動太平洋戰爭,將日本這輛戰車的油門徹底踩到極限。

為了籌措巨額經費,日本在朝鮮半島加緊了盤剝,李秉哲的三星商會也被盯上,日本軍部將商會95%的產品拿走作為軍餉,相當於一夜之間三星變成了給日本無償打工。

02、大起與大落

四年之後,美國人的兩顆原子彈徹底炸醒了日本人的春秋大夢,他們草草將半島的財富打包出售給了李承晚政權後,如喪家犬般地撤離了朝鮮。

昔日的偽軍搖身一變成了韓國統治的實際者,憑藉著戰爭年代積累起來的人脈,李秉哲很快就在新政府的饕餮盛宴中分得了一杯羹。

1948年,李秉哲來到漢城,將過去的三星商會升級為「三星物產公司」,主打對外進出口貿易,並很快成為韓國第七大外貿公司。

但命運似乎又跟李秉哲開了個玩笑,因為不久之後,韓戰爆發了。

這片半島上進行著慘烈的搏殺,然而可悲的是,卻並沒有人關注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韓國百姓的命運。

曠日持久的戰爭讓李秉哲十多年來的心血化為烏有,自己也險些喪命,戰爭結束後,李秉哲重出江湖,而這一次,他不僅僅關注自己的利益,而將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國家建設上來。

1953年,第一製糖株式會社成立;1954年,第一毛織成立;1958年,收購安國火災和海上保險......儘管李秉哲極具商業天賦,可在軍政府的管制之下,工商建設依舊寸步難行,直到1961年,朴正熙政變上台。

朴正熙,原名高木正雄,朝鮮慶尚北道人。

日據時期考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並服役於侵華日軍,日本戰敗投降後,高木正雄拒不投降,在槍殺蘇軍聯絡員後逃進北平,後被識出遣返韓國。

乍一看,朴正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韓奸二鬼子」,但就是在這樣一個人的主持下,韓國創造了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漢江奇蹟。

朴正熙上台後,主動要求經濟變革,對外派出僕從軍,隨美國遠征越南,對內則採取政府扶持大企業的做法,短時間內培養出一批能夠在國際市場競爭的企業。

而三星正是借著這股東風,一發沖天。

03、崛起的帝國

1963年,三星收購東方生命保險,東花百貨;1965年,收購世韓造紙,開辦中央日報;1966年,成立中央開發;1968年,成立高麗總醫院......

昔日倒賣糧食的小商會,如今憑藉財力一步步地將觸角伸向各行各業;仿佛有韓國人的地方,就有三星。

而三星的發展其實還只是韓國經濟建設的一個縮影。現代、LG、大宇等等知名財團,都是自那時起,逐步走向世界。

國家對重工業和製造業的扶持,使得韓國這個面積不大的半島國家很快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一個初具現代化影子的現代韓國社會開始呈現。

1960年,朝鮮的GDP是韓國的三倍,可到了1980年,二者情況來了個互換,韓國變成了朝鮮的三倍。

小國寡民的韓國市場很快飽和,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的轉向了國外。

誰能掌握對外出口優勢,誰就能在韓國脫穎而出。

而這一次的轉變,則是由三星集團創始人李秉哲的兒子——李健熙主導。

和父親李秉哲一樣,學生時代的他也選擇了前往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彼時的日本經歷了戰後重建,又是美國大力付出的對象,自然能接觸到最前沿的科技。

半導體行業,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大背景下,被李健熙熟知。回國後,李健熙將其對半導體行業的見聞告知了父親李秉哲。

半導體行業,其原料是人們常見的沙子,但通過精密加工後卻能創造出數百倍的價值。這對資源極度匱乏的韓國來說,無疑是最佳發展方向。

1974年,韓國重工業公司成立,同年,在收購了韓國半導體公司50%的股份後,開始了三星在半導體領域的神話。

1982年,美日半導體行業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為了打倒對方雙方傾盡一切商業手段。

李秉哲意識到,機會來了。他高薪聘請了五名韓裔美國科學家和數百名美國工程師,三星集團開始整體注資半導體行業。

半導體電子,是資本密集型產業,投資數以億計的資金,往往見不到一點小水花。

在長達五年的巨額虧損之後,1987年,三星電子首次迎來盈利,靠著256K DRAM晶片成功分得海外市場。

自此,三星電子開始在半導體行業站穩腳跟,也是在同一年,韓國三星集團傳奇創始人李秉哲去世。

又過了三年,當日本經濟泡沫被戳破後,三星全面趕超日本,正式在世界範圍內領跑半導體電子行業。至此,在三星的帶領下,韓國的產業升級最終完成。

  • 結語

從發「戰爭財」的小買辦到國家首屈一指的經濟巨擎,李秉哲花了整整五十年。

五十年,見證了一個國家從衰敗到興盛的全過程;他本人也作為時代的弄潮兒,有幸登上這個大舞台一展拳腳。

兩次關鍵性的產業升級,李秉哲抓住了時代給予的機會,最終打造了「三星集團」這樣一個商業大帝國。

當時代的帷幕緩緩落下,一個風雲激盪的歲月過去了。在唱遍繁華的背後,又留給人們怎樣的啟示?

國家的崛起,離不開經濟的支撐,而經濟的發展,又以產業升級為第一要領。

值得一提的是,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當李秉哲選擇和日本人合作時,差點因為戰爭被搞得家破人亡;但當他選擇帶頭髮展國家本土產業時,三星一次又一次地創造出了輝煌。

畢竟,有一位偉人說的好:一個人的命運,固然要看自身的奮鬥,但更要考慮歷史的進程。

作者:金陵風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