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和印度的一場戰爭,開局一人軍隊靠借,最後如何打贏的?

放開那歷史 發佈 2020-06-23T05:39:22+00:00

在這場的開局階段,大唐這方面只有一個人,其軍隊全靠借。但唐朝最後仍然打贏了這場對印度的戰爭,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大唐,中國人心中揚眉吐氣的偉大帝國!唐朝在中國的軍事、文化和其他方面開創了一個高峰,其海納百川的胸襟與繁華的盛世至今讓很多中國人非常的懷念。而今天我要介紹的這場戰爭,就是大唐與印度之間的戰爭。在這場的開局階段,大唐這方面只有一個人,其軍隊全靠借。但唐朝最後仍然打贏了這場對印度的戰爭,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要想說到唐朝和印度之間的戰爭,我們就得提到唐朝和印度之間的關係變化。在唐太宗執政的中後期,唐朝與印度的關係還是相當不錯的。當時,唐帝國中央政府派出玄奘來到印度取經,當印度國內的戒日王得知玄奘是"天可汗"唐太宗派來的使者後非常高興,戒日王不但給玄奘提供回國的經費,還派出自己的使者與玄奘一起回國。

印度使者來到長安後,太宗皇帝在皇宮接見了印度使者。在會見中,太宗皇帝指出:唐朝和印度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兩國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兩國都為地區的和平做出了很大貢獻。在會見結束的時候,太宗還向戒日王與印度人民表示問候與誠摯的祝福。

這次成功的會面讓唐朝與印度關係進入蜜月期。到了公元648年,唐太宗第二次派出玄奘與唐朝使團來到印度。可令玄奘與唐太宗怎麼也想不到的是,印度國內的政局發生巨大變化:對唐朝友好的戒日王突然去世,阿羅那順王發動政變上台。此時的阿羅那順不知是怎麼想的,突然派人抓捕了唐朝使團,還扣押了印度境內各個小國送給唐朝的聘禮。幸好,唐朝使團成員王玄策趁亂逃出了阿羅那順王的追捕,此時的王玄策北上來到了泥婆羅國,他要藉助大唐"天可汗"如日中天的國際地位,請求泥婆羅國出兵幫助大唐打敗印度阿羅那順王。在王玄策三寸不爛之舌的勸說下,泥婆羅國國王同意出兵7000人幫助大唐。

從泥婆羅國出來後,王玄策就來到了吐蕃境內。吐蕃在當時也是大唐的友好鄰邦,得知唐朝使團在印度被抓的消息下,松贊干布當即同意:出兵1200人幫助大唐打印度。最後,王玄策以大唐"天可汗"使者的名義,號召西域各國共同出兵,與大唐一起打印度。

說實話,大唐的號召真的是一呼百應。得知"天可汗"的使團被印度抓捕,西域各國紛紛出兵幫大唐進攻印度。王玄策的底下集結了10000多人的部隊,這支部隊由來自吐蕃、泥婆羅國和西域各國的將士構成!儘管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但這些將士的願望是一致的:堅決打敗印度,為他們心中崇拜的"天可汗"討回公道。

很快,王玄策指揮多國聯軍向印軍發起進攻。面對印軍的"戰象陣",多國聯軍以火牛陣戰術與印軍決戰。在甘地斯河的戰鬥中,多國聯軍擊斃印軍3000多人,10000多印軍溺水而亡,還有10000多印軍被王玄策俘虜。

甘迪斯河的戰鬥讓印軍主力部隊損失慘重,阿羅那順王帶領殘餘部隊死守首都。但勢如破竹的多國聯軍在王玄策的指揮下僅用三天就攻占了阿羅那順王的首都。在首都失守後,阿羅那順王跑到東印度地區,企圖從那裡重新組織兵力反撲。王玄策再次出擊,將敵軍全部殲滅,並活捉了阿羅那順王。

王玄策的對印度戰爭取得了全勝!這位名將救出了被印度活捉的唐朝使團成員,並押著阿羅那順王和10000多印度戰俘勝利返回長安。這場戰鬥讓大唐國威大振,印度境內的很多小國向大唐紛紛示好。當然,我們從王玄策借兵打印度這件事也能看出:大唐帝國是所有國人值得懷念的偉大時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