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豪宅各有亮點故事多,李連杰買豪宅給保安住

舞台與銀幕 發佈 2020-06-25T23:49:55+00:00

儘管在小品中感嘆:「人生在世屈指算,不過三萬六千天,家有房屋千萬所,睡覺只需三尺寬,房子修得再好只是個臨時住所,只有那個小盒才是你永久的家」,小品王趙本山還是在北京、三亞等地購置了多處豪宅。

儘管在小品中感嘆:「人生在世屈指算,不過三萬六千天,家有房屋千萬所,睡覺只需三尺寬,房子修得再好只是個臨時住所,只有那個小盒才是你永久的家」,小品王趙本山還是在北京、三亞等地購置了多處豪宅。與富豪一樣,明星購買豪宅不僅是為了排場,更多的是為了資產的保值,不過戲內創造角色的明星在戲外購置豪宅的時候,他們的角色和過往會戲劇般地投射到其選擇的豪宅上。 文/大吉大 圖/文集



周迅的四合院:牆高4米有13間房

在銀幕上,周迅扮演著追逐愛情的角色,順帶成為華語影壇第一位金像、金馬、金雞、百花大滿貫影后。大概是入戲太深,現實中周迅也一直是「戀愛中的寶貝」,周迅19歲來到北京發展,這個城市讓她遇見了歷任男朋友,直到和高聖遠喜結連理,她也在這個城市留下了自己的印記——購買了多處豪宅,最有名的就是在好友陳坤推薦下,在黃金地帶東直門買下了三室兩廳的公寓。儘管這處公寓單價已經超過了每平方10萬元,但是對於年收入常年保持在千萬以上的周迅而言,還是有些「簡陋」。



2013年,周迅又在離故宮北門不遠的地方買了處獨門獨戶的四合院,此處占地接近600平方,配有13間房。四合院內景古色古香,宅院前的巷弄可容納一輛大型房車,一旁還配有獨立車庫。雖然北京二環內的建築限高讓四周沒有高樓可以窺探,但是周迅的四合院圍牆仍高達近4米,比起其他住戶的圍牆都要高出一大截。


郭敬明的老洋房:汪精衛的三棟聯排別墅

如果說四合院是最具北京風味的建築,那海派建築的代表就是花園老洋房。2001年,郭敬明從小城自貢來到上海參加新概念作文大賽,當他從人民廣場地鐵站走出來的時候,猝不及防地看見了整個上海,他在書里寫道:「我想要在這裡。」在上海大學讀書的時候,郭敬明連吃一碗食堂的蒸蛋、喝一杯珍珠奶茶都要精打細算,「不能每天都喝,否則我就沒錢買鞋子了。因為我只帶了兩雙鞋子去上海,還都是夏天的鞋子,到了冬天,腳就冷得發痛。」影視藝術工程專業的他需要購買筆記本電腦和拍視頻用的DV,這成了他遇到的第一道坎。郭母是當地的銀行職員,父親在國企化工廠工作,這樣的家庭條件在小城算寬裕,但是上海的開銷還是給他上了一課。於是,他開始瘋狂寫作,試圖用鍵盤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從2007年開始,他連續三年排名中國作家富豪榜第一,最終讓自己過上了《小時代》里的生活。





2011年初春的一天,郭敬明開車路過上海靜安區武寧路的一處老洋房,這是汪精衛的一處舊宅,由三棟聯排別墅組成。時隔十年,在一片梧桐樹下,他似乎再次找到了當年走出地鐵站那一刻的震撼。他立刻讓助理去打聽這處房子的狀況,聯繫到賣家後,用全款買下了這處房子。房子一過戶,郭敬明就迫不及待地進行大裝修,經過改造,第一棟洋房成了郭敬明的私人圖書館和視聽室,裡面放滿了他從全世界搜羅來的書和電影。第二棟洋房有一個精心雕刻過的小花園,一樓是會客室,二樓是郭敬明的辦公室,三樓是他的臥室和衣帽間,這裡也成了這處洋房曝光度最高的區域。第三棟洋房則是郭敬明旗下最世文化的辦公地。如今,這處洋房也是郭敬明最重要的標籤之一。就像郭敬明小說里寫的那樣,他在洋房裡堆滿了奢侈品,在自家洋房裡接受採訪的那一刻,這個城市曾經給他帶來的自卑一去不返。


劉嘉玲的別墅:需要文物局審批

有的人通過征服來治癒自卑,也有的人用回歸來治癒自卑。1980年,15歲的劉嘉玲跟隨父母離開蘇州遠赴香港生活,初到香港的一身打扮,讓她覺得「自己像是從馬戲團出來的小丑」。劉嘉玲選擇用自己的方式來對抗自卑,17歲那年,她便憑著在蘇州文化宮積攢的藝術功底參加香港無線訓練班招生考試,儘管前後兩年都因為粵語不達標未能通過,但是她的倔強和堅持打動了無線培訓班校長劉芳剛,後者破格讓她進入了無線藝員培訓班,從此踏入演藝圈。



雖然沒有李嘉欣、關之琳的盛世美顏,沒有邱淑貞、王祖賢的風情萬種,也沒有張曼玉的出色演技,劉嘉玲卻完美地詮釋了堅持比努力更重要。在六次提名後,她終於成為了影后。從成名開始,劉嘉玲便嘗試進行投資,首選就是置業。這得益於她的伯樂劉芳剛,「他教我賺到錢就要存錢,切不可投機,也不要買股票,就只是買樓。總之存錢付第一筆首期,然後逼自己慢慢供。」曾經在香港娛樂圈被稱為「北妹」的劉嘉玲,在選擇豪宅方面也和其他香港女星不同,她在上海的房子裝修品味獨到,更重要的是,她把目光放到了自己的家鄉蘇州。



2007年,劉嘉玲選擇了蘇州拙政園旁邊的拙政別墅,據說這是中國唯一一處需要國家、省、市三級文物局審批的樓盤。在別墅500米的範圍內有三處世界文化遺產:拙政園、獅子林和京杭大運河。拙政別墅一共只有28套,面積在600~4000平方不等,整體規劃參照了隔壁的拙政園,在空中俯瞰,與旁邊的拙政園融為一體,每一處別墅又有各自的私家園林。劉嘉玲買下的這套別墅售價,居於全樓盤之冠,劉嘉玲把其命名為「嘉玲苑」。


成龍的徽派民居:多為明清古建築

喜歡自己家鄉特色民居的還有成龍。電影《三城記》中講述了安徽警察房道龍與傳奇女子陳月榮橫跨三個城市的愛情故事,主人公的原型就是成龍的父母。20多年前,成龍為了讓爸媽在家鄉安徽安享晚年,開始逐步入手徽派建築。他收藏的10間包括廳堂、戲台、涼亭的徽派木建築,堪稱中國建築藝術的精髓。這10間古建築中,有7間是明清的古屋及古戲台等,材料多為紫檀木等名貴樹種,價值數億。




如果說大部分明星的豪宅是「死」的,那成龍的古建築就是「活」的。這些建築本來是磚木結構,成龍把上面的木結構拆下來,從安徽運到了香港,而磚的部分比較重,可以棄而不用。等在香港選定地塊後,成龍用當地的磚頭來砌牆,讓這些徽派建築在他鄉又活了過來。


李連杰的豪宅:超級豪宅變保姆保安宿舍樓

就像談到李嘉欣,一定會想起關之琳一樣。提起成龍,自然會說起李連杰。從8歲進入什剎海體校起,李連杰就開始了自己武術運動員的生涯,也開始了人生贏家的旅程。1982年,他主演的首部電影《少林寺》,以1毛錢的平均票價創下了1.61億元的票房紀錄。去香港發展後,他憑藉《黃飛鴻》《方世玉》等作品拿到了1500萬港幣一部的片酬。1998年進軍美國後,他的片酬從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50萬元)起步,靠著自己的一拳一腳,以1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05億元)片酬一度成為好萊塢華人影星片酬第一人。



1994年,上海浦東剛剛開發,李連杰通過合法批租在當時還是菜地的浦東花木路拿到了一個面積超過400畝的長方形地塊。事後證明,這次投資相當明智,沒過多久,李連杰「自家菜地」的對面建起了湯臣高爾夫別墅一期和湯臣高爾夫球場,李連杰地塊的價值也水漲船高。1997年,李連杰將整片地塊的十分之九出售給了李嘉誠,後者在此處開發了上海頂級別墅「四季雅苑」。而位置最好的東南角上的十分之一地塊,李連杰選擇了繼續持有。



2003年,李連杰出售了自己在洛杉磯的豪宅,準備回上海定居,並把在美國的豪宅原樣搬到了自己的「菜地」上。 如今在浦東花木路和羅山路交叉口的西北角上,有著三棟建築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的白色別墅,包括一座三層半別墅和兩座兩層別墅,地庫分成兩層,負一層是可容納10輛轎車的停車場,負二層設有電影院、羽毛球場、健身室、棋牌房、桑拿浴室等,李連杰的「佛堂」設置在單獨的一個建築里。李連杰的豪宅以歐式古典宮廷風格為主,牆面全部選用了純白色與淺黑色系磨砂大理石,庭院中既有歐式風格的噴泉與涼亭,又有中式風格的園林。 從建造過程和地理位置看,這處房子都算得上中國第一豪宅,只可惜一心向佛的李連杰不愛豪宅愛佛堂,第一豪宅便成了保安和保姆的宿舍樓,真是中國好僱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