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李世民的皇位是自己打下來的?

管理專家李江濤 發佈 2020-06-24T07:58:20+00:00

提到李世民的時候,我們很多人只想到他殺了自己的兄弟和哥哥和弟弟奪得了皇位,似乎他是一個不忠不孝之人。



提到李世民的時候,我們很多人只想到他殺了自己的兄弟和哥哥和弟弟奪得了皇位,似乎他是一個不忠不孝之人。

其實當你真正了解李世民之後,你才知道其實李世民的天下也是自己打下來的,說是在河北和河南之中,其中有兩股力量,一個是王世充代表隋朝的力量,一個是叫夏朝的竇建德,這個時候李世民已經和王世充打了8個多月,雙方不分勝負,正在膠著狀態,在遠處的竇建德勢如破竹拿下了幾個城池,似乎就有一個直逼李世民的做法,這個時候眾將的大部分的意思,趕快撤兵。



我估計撤回去以後李淵也不會說什麼,因為打仗打久了士兵疲勞,所以回去也是應該的。但是這個時候李世民的決策,顯示出他能成為一代帝王的可能性,也顯示他的霸氣。

這個23歲的年輕人面對著自己的大將,他說現在王世充已是強弓之末,他打8個月累,我們打8個月累,但是他的糧草快斷了,我們只要在城下再堅持堅持,他就會束手就擒,我們實際上我們就會得到他的勝利成果。那麼竇建德儘管打了幾個勝仗,但是問題他驕兵必敗。我們只要控制好虎牢關,以逸待勞,我想竇建德最後也會不攻自破。

所以他說到這兒的時候,他就說我意已決無需奉勸,眾將面面相覷,他說不要再勸,結果歷史上神奇的成就了23歲的小伙子,後面的發展果然如李世民預測的一樣,過了不久就把王世充打敗了。那麼他占據虎牢關以後以逸待勞,最後也是把竇建德打敗了。但是這裡邊李世民能贏的是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他看清自己累,王世充也累,這就是我今天講的戰略決策,戰略思維,要學會識別這個局面,這個局面到底是什麼,這是第一點。



那麼第二點,就是說他看清楚像竇建德,他的得利之處失利之處,要點在哪,所以他派人急進盡虎牢關占據有利地形,以逸待勞,第三點,在關鍵時刻他學會有高人一等的能力,他能看清這個局眾將看不到,所以他能夠一旦打贏了天下以後,眾將就會聽他的。

果不其然,他這一戰打贏了以後,一下奠定了李唐王朝在河北河南的局面,為統一天下平定天下打下了基礎。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李世民他不是個庸俗之輩,實際上他是一個雄才大略,能夠打仗。那麼在這方面李淵倒是一個太上皇的角色。

所以我們說李世民和很多的搶皇位的人最大的不同是李世民是有戰功的,而且是有謀略,手下有戰將,所以說他得了天下,對唐朝的天下的治理和發展是有好處的。他特別像明朝時候的朱棣,有戰功有謀略,從侄子手裡把天下搶過去,他對明朝的發展是有幫助的。當然他也有一些壞處,我們回頭會講一講朱棣的功和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