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 東南亞最後的秘境佛國

小九環球 發佈 2020-06-24T05:49:03+00:00

而在緬甸周邊的東南亞國家中,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柬埔寨乃至越南,旅遊業已經發展的很好,而中南半島的內陸之國寮國,也越來越為國人熟知,緬甸,在一眾鄰國的包圍中,成為了東南亞最後的神秘凈土,不僅國人稀少,風景優美,物價也不高,對於喜歡清靜與小眾的朋友而言,是時候踏上緬甸的征程了。

說起緬甸,也許大家想起的都是連年戰亂、民不聊生、環境髒亂差。但其實近年來,經歷了長期的軍事統治和與世隔絕之後,緬甸國內的局勢已經越來越好。而在緬甸周邊的東南亞國家中,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柬埔寨乃至越南,旅遊業已經發展的很好,而中南半島的內陸之國寮國,也越來越為國人熟知,緬甸,在一眾鄰國的包圍中,成為了東南亞最後的神秘凈土,不僅國人稀少,風景優美,物價也不高,對於喜歡清靜與小眾的朋友而言,是時候踏上緬甸的征程了

緬甸留存著眾多佛教王朝時代的遺蹟,仰光佛光閃耀的大金塔、散落於蒲甘叢林間的萬千佛塔群、煙波浩渺的寧靜茵萊湖、擁有狹長海岸線的南部海灘群島……如今的緬甸,正在大力的推廣國內優質的旅遊資源,雖然相比鄰國,各項基礎設施並不是很完善,但在當地人真誠的微笑中,你依然能夠感受到這個秘境佛國的萬千之美

現代化的仰光

仰光曾經是緬甸的首都,雖然在2005年,緬甸政府決定遷都內比都,但是仰光作為緬甸經濟中心的地位從未曾動搖,仰光之於緬甸而言,不亞於上海對中國的意義。仰光對不同文化的開放和包容讓人震驚,在這裡,不僅能看到濃重而豐富的各式宗教元素,緬甸各個少數民族的特色佳肴也融匯於此

仰光的街頭正在崛起的各式現代化購物商場,在狹窄街道之間零星排布著傳統的木製建築,穿梭在仰光大大小小的街區之中,旅行者似乎會以為自己身邊的年代在不斷的交替更新。一座座歷史遺蹟向世人展示著這裡沉澱千年的文化基因,各色各樣的殖民建築則靜靜的講述著那一段曾經繁華的歷史;綠化整潔的公園與成片的樹林,魚龍混雜的街頭與形形色色的商販…緬甸正在努力地追趕那一段被世界遺忘的歲月

仰光大金塔

有2500多年歷史的宏偉佛塔作為「東南亞三大古蹟」之一,莊嚴地矗立在仰光北部的聖丁固達拉山上,在地勢低洼的仰光上方閃耀著金色的光芒,這裡也是緬甸人民最神聖的地方。大金塔除主塔外層全用金箔包裹外,穹頂鑲滿了5000多顆鑽石和珍貴的寶石,在塔的頂端,一顆重達76克拉的鑽石使這座宏偉的建築熠熠發光。白天的大金塔閃耀而神聖到了晚上燈火被點亮後,這座金碧輝煌的建築會顯得更加氣勢恢宏

蘇雷塔

傳說中,蘇雷塔所在的位置是緬甸一位法力高強的神靈(Nat)——蘇雷神原本的住所,因而得名,建造年代甚至比大金塔還要久遠。蘇雷塔位於仰光市中心,整個仰光下城的主要道路都以它為中心向四周延伸,繁忙的鬧市街頭和神聖的佛塔相互輝映,道路中間的行人天橋,則成為攝影愛好者們拍攝蘇雷塔最好的角度

昂山市場

這裡是仰光城內最大的工藝品批發市場,以緬甸「獨立之父」昂山將軍的名字命名。在這裡你可以購買到漆器、提線木偶、碎寶石畫、珍珠玉器等你能想到的任何具有緬甸特色的紀念品。市場非常大,分為服裝、手工藝品、寶石區、電器和水果蔬菜等8個區域。

在昂山市場裡的布料店,你可以選擇獨具緬甸特色氣息的籠基,可以買現成的套裝,也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圖案選擇布料,買下後到裁縫店量身定做一套有著自己獨特印記的緬甸服飾

當然,美食也是不可或缺的,昂山市場中間的小巷裡有不少出售鮮榨果汁的小店,而外圍則是各類街頭美食的聚散地,在這裡可以品嘗到緬甸各地的美食,雖然環境不盡如人意,但這樣的市井氣息,也不是在哪裡都能體驗到的

緬甸國家博物館

走進緬甸國家博物館,琳琅滿目的展品的確會讓人目不暇接。緬甸國家博物館分為5層14個展館,分別展示著緬甸各個歷史時期的自然環境、文字演變、皇家用品、佛教藝術、繪畫作品以及緬甸各少數民族各具特色的服裝以及日常用品。博物館裡的鎮館之寶,非貢榜王朝末代國王錫袍的獅子王座莫屬,因為它在緬甸歷史中的意義極為重大——對於當時貢榜王朝的子民來說,王座在,王朝在;王座亡,王朝亡。而當時志在將緬甸徹底變成殖民地的英國人在攻占曼德勒後將獅子王座遷到英屬印度,而錫袍王和王后也被放逐到印度的勒德納吉里度過餘生,徹底斷絕緬甸人對於「佛教王朝」的念想。直到緬甸獨立後,王座才被歸還

萬塔之城蒲甘

蒲甘緊鄰伊洛瓦底江,三面靠山,處在緬甸的中部。公元1044年,Anawrahta國王經過南征北戰,建立起了以蒲甘為首都,緬甸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各民族的王朝。也正是從這時期起,逐漸開始有規模的修建佛塔,蒲甘也進入了輝煌時期。在之後的200多年間,隨著佛塔的數量越來越多,蒲甘也有了「四百萬寶塔之城」的稱號。但後來受到遷都、戰爭、西方殖民入侵和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影響,目前現存的保存遺蹟較為完好的大約在2000座左右。

對於蒲甘而言,有一句經典的描述:「手指之處,皆為佛塔」。到這裡之前,你會以為這是指在蒲甘的某個特殊的位置,到達之後你會明白,這是指蒲甘的任何一個地方,無論何時何地,在蒲甘,仰望遠方就能看到眾神的佛塔。千年的歷史過去了,太陽依然在古老的廟宇和佛塔的地平線間升起落下,緬甸人依然在佛塔和寺廟群之間獲取精神力量和學問,在佛教經文的教義中修煉平和與身心。

欣賞蒲甘佛塔群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乘坐熱氣球。在日出之前搭乘熱氣球,等待著宸熙薇露,熱氣球緩緩升空,漂浮在萬千寺廟之上,數盡千座佛塔在腳下光影變幻間的不同模樣,那是一種怎樣的絕妙體驗?

皇朝故都曼德勒

曼德勒是緬甸第二大城市,又名「瓦城」。曼德勒曾經是古代王朝的政治中心,而如今因為內陸靠近北部的地理條件,則逐漸退守成為緬甸傳統以及佛教文化的代表。曼德勒城內街道狹窄,車來車往人群擁擠;而出了城,似乎一切都變了,古老的建築都保留著歷史和宗教文化的痕跡。

烏本橋的日落

烏本橋坐落於曼德勒周邊的阿瑪拉普拉古城境內,橋身全長1200米,是世界上最長的柚木橋,歷經歲月仍可正常使用。緬甸人相信,戀人們到此虔誠祈禱,可以達到"六和精神"中所要求的和諧互敬,愛情也能更加長久。對於旅行者而言,來烏本橋看日落則是來曼德勒不可錯過的體驗,傍晚時分泛舟河上,看日落餘暉灑在千年古橋上,祥和而寧靜。

曼德勒皇宮

位於曼德勒市區內,這裡是緬甸的最後一個王朝的皇宮。原始建築在二戰的時候已經全部被損毀,現在所看到的是緬甸政府根據歷史資料在原址重新修建的。宮殿整個呈正方形,外圍有環繞一周的護城河以及城牆,正門有四道,除此以外還有八道邊門。皇宮內,還有瞭望塔,可以在上面欣賞整個皇宮和曼德勒市的風貌。

千人僧飯

在緬甸,觀看僧人化緣也是一項特別的體驗,在曼德勒馬哈根達楊僧院的僧人,在每天10:00左右,會有很多僧侶會沿街排隊化緣,之後帶回僧院進食。當地信眾會把做好的食物,一次分發,場面無比壯觀。旅行者可以在寺內或者沿途的街道兩邊觀看,感受佛家特有的氛圍。如果偶遇佛教節日,僧院除了滿足自己的食物以外,還會免費向大眾布施

因瓦古城

因瓦古城位於曼德勒市區以南35公里,曾經作為都城存在了4個世紀之久。古城四面環水,猶如小島般被水隔開。北面是伊洛瓦底江,江對面是實皆山。與其他的古城方正布局不同,因瓦古城的整體形狀像是一個蹲坐著的獅子

古城還有一段歷史是和我國古代歷史有交集的:在明朝末期,李自成攻入北京以後,當時的崇禎皇帝自縊後,永曆皇帝在廣東稱帝,一路逃從城內逃到了緬甸的曼德勒,後來被當時的緬甸王所抓,囚禁在因瓦古城內,之後將其遣送回雲南,最後被吳三桂所殺

煙波浩渺茵萊湖

茵萊湖是緬甸第二大天然湖泊。茵萊湖是緬甸少數幾個旅遊開發非常成熟的目的地之一,但依然保留著山區小鎮的獨特氣氛。這裡遠離塵土飛揚的伊洛瓦底河谷,四面環山的茵萊湖給人們帶來的是遠離塵世喧囂的輕鬆和閒適。和蒲甘、曼德勒等洋溢著濃厚的朝聖氛圍的古城不同,這個被水田和葦草沼澤包圍的山間湖泊以水上民族獨特的生活方式而聞名,恬靜的湖景和舒適的氣候讓它成為了旅途中可以享受慢生活的

水上集市

茵萊湖地區每天都有市集可以逛。隨著緬甸的開放,越來越多的旅行者來到了這裡,原先只為方便當地居民生活的集市,已經變成旅遊色彩濃郁的盛大活動。市集會有各式各樣的漁貨、蔬果以及蔗糖、山貨等出售,居住在茵萊湖周邊的居民都會前來趕集,因此市集內能看到身著漂亮的民族服飾的少數民族。同時市集裡也有各類富有當地特色的旅遊紀念品出售

傳統手工藝作坊

遊覽茵萊湖的小船會在湖中停靠1-2個傳統手工藝作坊,讓乘客參觀傳統手工藝製作過程,例如土煙和雪茄製作、漆器製作、銀器製作等。其中最受歡迎的是這裡的布料工坊,他們用來紡織的主要材料是荷花莖上的纖維,經過加工後可以變成非常高質量的布料。在這裡,所有出售的商品都是原汁原味的當地特色

茵黛村

這是茵萊湖西南岸一個景色非常秀麗的小村落。到達茵黛村的水道漫長曲折,林蔭遮蔽,是難得的世外桃源。村裡不僅有小瀑布,還有不少竹林。沿著村子裡一條廊道可以通往瑞因泰塔林,可以見到上溯到蒲甘王朝的古塔廢墟,也有不少新建的佛塔,規模宏大,飽經風霜的古塔遺蹟之間是碎石滿布的滄桑。如果時間足夠,還可以攀登村子旁邊的兩座小山,適合俯瞰全景

從壯麗震撼的日出,到深遠幽靜的禪院,從撣邦高原的明珠,到伊洛瓦底江的盡頭…何情何境都用微笑面對,每時每刻都全心全意生活。這裡是微笑的緬甸,這裡是謎一樣的真實佛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