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進化論過時了,看看「快感爆炸」進化論吧

開店諮詢師超哥 發佈 2020-06-25T03:51:53+00:00

人類是如何進化的?甚至可以進一步提出「生物是如何進化的?」這個問題達爾文已經用進化論做出了解釋,那就是「適者生存,優勝劣汰,自然選擇」。一些專家學者對這一理論提出了質疑。今天我也來挑戰一下達爾文進化論,談談我對人類和生物進化的理解。

人類是如何進化的?甚至可以進一步提出「生物是如何進化的?」這個問題達爾文已經用進化論做出了解釋,那就是「適者生存,優勝劣汰,自然選擇」。一些專家學者對這一理論提出了質疑。今天我也來挑戰一下達爾文進化論,談談我對人類和生物進化的理解。(本文較長,需時20分鐘)

這篇文章是拋磚引玉,我也不是研究生物學的,所以,有些案例和表達不是那麼全面和專業。請生物學專業的學生斧正,並對此理論提出質疑和完善。

有興趣的朋友順著這個思路深挖一下,說不定你就能撼動進化論的地位比肩達爾文呢。

人類還在古猿的階段,也就是動物向人類進化的過渡階段,經歷了從爬行到直立行走,從樹上到樹下,從不會製造工具到製造工具,從不會用火到會用火,從不會思考到會思考,從沒有精神世界到有精神世界的過程。完成了這一過程,古猿就逐漸進化成了人類。

我們一條一條來看達爾文進化論是如何解釋的。

其一,古猿為什麼會從爬行進化為直立行走呢?

達爾文進化論的解釋是,直立行走可以讓視野更廣闊,更便於及時發現敵人和獵物,減少對地面瘴氣的吸收,便於食物下流和排泄。直立行走,讓古猿解放了雙手,獲得了更多的能力。

其二,古猿為什麼要從樹上進化到樹下呢?

達爾文進化論的解釋是,原本古猿生活在樹上,樹葉、樹枝能擋風遮雨,住在樹上不怕洪水和其它不能爬樹的動物襲擊。很多樹上還有果子吃,離食源近。但是,有些地方的自然條件很惡劣,樹木很少,果實更少,古猿出於生存繁衍需要,就要下樹找水、找食物,古猿的一支就慢慢地適應了地面生活。

其三,古猿為什麼要進化出使用工具的本領呢?

達爾文進化論的解釋是,下樹的猿類為了生存,可能要經常長途奔襲,躲避天敵和追趕獵物,同類之間也要互相競爭,所以石頭、短棒之類的用於攻擊和防衛的工具也被頻繁使用。這使得前肢越來越靈活,後肢越來越健壯。當古猿對工具的理解進一步深入後,就慢慢學會了自己創造工具,更便於狩獵和生活。

在完成了上面三步後,就具備了成為人類的基礎。後來,人類逐漸掌握了火的使用,褪去了毛髮,學會了製作禦寒衣物。隨著古人類越來越適應環境,在生物競爭中占據了優勢,古人類越來越多,形成了社會。為了更好地與自然環境鬥爭,更好地適應群體生活,古猿學會了思考,產生了精神生活,人類由此逐漸進化完成。

這是達爾文進化論的大概解釋。從這些解釋來看,達爾文的重點在於「自然選擇」,自然界決定了古猿到人類的進化。但其實達爾文犯了一個思辨方法的錯誤,即過於強調自然界這個外因,而忽略了古猿主觀能動性,也就是內因在進化過程中的作用。

內因是第一性、是根本的,外因是第二性、是外在影響,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對於人類進化這麼重要、這麼漫長時間的過程,能說沒有古猿的內因起作用嗎?而達爾文只是重視了外因這個第二性,卻無視了內因這個第一性。

有的朋友可能要說了,內因一般是指人的主觀能動性,是高級思維的產物,古猿還是動物,哪來的主觀能動性?哪來的思維?其實這也是對內因的狹隘理解,內因代表著主要矛盾,影響這一主要矛盾的都是內因。比如一隻小雞孵化,小雞的基因決定了小雞的品種,這就是內因。而外部溫度是外因。內因外因共同作用,決定了小雞能不能成功孵化出來。

那麼決定古猿到人類進化的內因是什麼呢?

下面就是我的核心觀點:決定人類進化的內因是「快感」,外因是大自然。

也就是說,決定古猿進化到人類的內因,是「快感」。追求更大、更多、更高級的快感,讓人類不斷前進,不斷進化。

每一次生物,包括古猿獲得一次「快感質變」或「快感爆炸」或「快感革命」,都會導致古猿出現一次快速而本質的進化。「適者生存,優勝劣汰,自然選擇」,不過是一個進化表象和結果而已。

什麼是「快感質變」、「快感爆炸」或「快感革命」?就是某一種基因突變或者某一種生存方式,能突然獲得比往常多得多、高得多、質量好得多的快感。這種突變或者方式就能帶來物種的進化。

為什麼「快感爆炸」會加速進化呢?這種快感因為非常強烈,所以會深刻地寫入基因,並且迅速遺傳下去,形成生物本能。這個過程不需要幾萬年,可能幾百年、上千年就能完成。這就像嬰兒為什麼生下來不通過學習就能找到母親的乳房而吸吮呢?就是哺乳動物在偶爾吸食到母乳而形成強烈的「快感爆炸」而寫入本能。

我們用「快感爆炸」來解釋人類的進化過程吧。

其一,古猿為什麼要從樹上到樹下呢?

古猿習慣在樹上生活的時候,活得相當窘迫。樹上只能長果,不能長肉,古猿只能吃果子充飢。長果子的林子在自然界相當稀少,這就使古猿長期處於半飢餓狀態,而且營養不佳,不利於種群數量的增長。種群數量增長了,但果子是相對有限的,就意味著種群中其他古猿得餓肚子。這種日子,在自然條件好的地區,果實豐富的森林裡,在沒有天災的情況下,古猿種群的日子還是不錯的。但一旦碰到植物大批死亡、果樹得病、狂風山火等等自然災害,就會打破已有的平衡,大量古猿就得餓肚子。為了填飽肚子,獲得更多營養,對抗自然災害,有部分古猿只能從樹上下來尋找食物。從樹上到樹下,一下子擴展了食物來源,甚至能吃到肉,大大彌補了食物的不足。肚子飽了,食物充裕了,這就是一種快感的爆炸。這種強大而集中的快感給古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種生存方式得以在種群內傳播和固定,這個進化成果得以保留下來。後來,古猿能直立行走後,乾脆就以地面為主了。

其二,古猿為什麼會直立行走呢?

在樹下活動時,因為缺乏安全感,它們會時不時直立來觀察敵情,古猿可以觀察得更遠,更利於逃避敵害,越來越頻繁,慢慢形成了直立的習慣。因為直立行走,更有利於解放雙手。當雙手得以解放後,人們可以用雙手製造工具,進一步拓寬食物來源,與大自然的鬥爭更有優勢,更有利於解決溫飽。

而且,直立行走後,交配改為面對面的體位,也就是「傳教士」式體位。這種體位,更有利於相互交流,更有利於摩擦女性陰部,得到更多快感。這與爬行動物後入式的交配體位相比是一個巨大的快感革命。除了人類,其它哺乳動物幾乎都是後入式。性快感,對於沒有什麼娛樂活動,也沒多少美味食物的動物來說是最大的快感。比以往更強的快感,讓這種交配方式更容易固定下來,進一步促進了動物的直立行走。直立行走,讓古猿獲得了更多的快感,因此在進化中得以保留。

同樣的,古猿在進化過程中為什麼會褪毛?這也與性快感息息相關。當人們會獵取動物後,取獸皮和樹葉為衣服,毛髮的保暖作用就相應降低了。而無毛的皮膚,更加敏感,更加的刺激,更容易激起性需求,獲得更多的快感。現代人類做愛前往往都相互撫摸、前戲,這就是人類在古猿時就留下的痕跡。

性快感強烈,解放了雙手,能製造更多工具,獲取更多食物,更有利於獲得生存繁衍和飽腹快樂,這是古猿進化到褪毛人類,並直立行走的重要原因。

其三,古猿為什麼要使用工具呢?

古猿在地面上失去了樹木的保護,是相對比較弱小的,它們既沒有強大的體力,也缺乏自我防衛能力。同時,它們也沒有獵豹一樣的速度,很難捕獲大型動物。古猿只能利用自己的優勢,也就是前肢、前爪。當危險來臨時,它們會用前爪拿起石頭、棍棒等物,以阻嚇虎豹等野獸。古猿發現,這些石頭棍棒的使用會大大加強自己在地面的生存機會。在不斷使用工具的過程中,人們逐漸會打磨和製造更好用的工具。這讓古猿的雙手變得更加靈活,獲得更多食物。比如古猿製作發明了弓箭,就可以射殺更多的動物,讓長期吃野果的古猿人能大量地吃到肉,獲取更多的營養,從長期飢餓狀態中解放出來,營養更豐富,更有利於繁衍。這與樹上的猿猴相比,獲得快感的手段發生了革命,快感「爆炸」式呈現。快感也由吃果子變成了吃肉類,發生了快感質變。這種進化,將會迅猛發展,再也不會倒退回去。

其四,古猿為什麼要使用火呢?

古猿從自然界借用到火,或學會使用火,古猿就從吃生肉中解放出來,使食物更容易消化,味道更好。火能嚇阻野獸,使古猿獲得更多的安全。由於古猿毛髮逐漸褪去,保暖能力下降,渴望得到更多溫暖,而火能滿足。

火的使用,不是為了適應環境,那麼多沒有火的野生動物,沒有火也能在自然界繁衍生存,古猿也可以。而且,古猿作為動物,一定是懼怕火的,又怎麼會主動接觸火呢?促使古猿能親密接觸一個自己懼怕的東西,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這種東西能讓古猿獲得更大的快感。火的使用,讓古猿從茹毛飲血中走出來,走向了現代文明,把人類的進化推進了一大步。

其五,人類為什麼會進化出精神世界?

這是達爾文進化論無法解釋的現象。不要以為有思維,就有了精神。老鼠、海豚、烏鴉等等動物都有思維,但卻沒有產生精神。

精神是什麼?精神世界,就是人類喜怒哀樂愛恨情仇的情緒集合體。精神對於生物的生存沒有什麼大的作用。一個會笑的動物,不會被老虎吃掉嗎?一個會哭的猿猴,會嚇阻狼群嗎?顯然是不會的。用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理念,無法解釋精神世界是如何產生的。但是,人類卻進化出了精神世界,而且精神世界越來越豐富,還產生了現代的藝術,音樂、繪畫、書法、表演等等,這些與生物的生存有直接關係嗎?沒有。人類並沒有因為有了藝術而獲得更多的生存機會。那為什麼人要進化出精神呢?

人與動物的分界線,就是人有精神,而動物沒有。一旦古猿進化出了精神,古猿就進化成了人。所以,一個完善的進化理論不能繞過精神的進化。

用「快感爆炸」「快感質變」來解釋精神的產生就十分容易。人有了豐富多彩的快感,就會產生各種情緒。而人為了避免這些快樂喪失,又會產生了另一些情緒。古猿在進化過程中逐漸發現,人能在精神上獲得極大的快感。一個簡簡單單的愛,就可以分化為愛國、愛家、愛事業、愛孩子、興趣愛好、愛情……這豐富多彩的愛,給人類帶來極大的快樂。而正是這些相比古猿來說更強烈的快感爆炸,讓人類在精神上獲得了進化。人類這些精神文明慢慢積累,逐漸形成了人類燦爛的文明。

其六,變異和進化是沒有方向的自然選擇嗎?

達爾文認為生物的變異是隨機的,進化也是沒有方向的。生物隨機變異後,適應自然環境的得以生存,生物得以進化。

生物的變異是隨機的嗎?近年來生物專家研究發現,生物體內的變異並不是隨機的,而是有一些「熱點」的存在。也就是說,有些部位的細胞,較其它細胞更容易變異。這就像碳酸氫鈣,比碳酸鈣更不穩定,更容易發生化學反應一樣。我們身體里,胃部、腸道、氣道這些部位更容易發生癌變,也是一樣的道理。

生物進化也並不是沒有方向,而是有著明確的方向,那就是朝著獲取更容易獲得「快感」的方向進化,一旦某一個方向更容易獲得快感,這個方向上的進化就容易穩定下來。而如果某種變異或生存方式,不利於獲得快感,這種變異或生存方式就會導致生物退化而淘汰。

上面是從人類進化的層面來看的,其實生物層面也是一樣。只不過生物層面的快感,更多表現出的是興奮感和生物電的增強。

比如,原始單細胞生物在尋找食物過程中,十分侷促和有限,極易滅亡。由於這時候的生物比細菌還要簡單,極易發生變異。當某一種變異能給原始單細胞帶來更多食物時,生物電信號就會變強,這就類似於一種「快感爆炸」。這種生物電的增強,讓細胞更活躍,對環境反應更靈敏,這種變異更適應環境,變異就被固定下來。這就完成了一次進化。

同樣的,單細胞生物進化到多細胞生物時,往往會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功能出現,比如動物可以形成嘴巴、眼睛、耳朵、消化系統、排泄系統等等諸多的功能,而每一種功能的形成,都意味著更多的食物,更大的興奮感,更適應環境,更容易延續後代。

在這裡,我們再總結一下,「快感爆炸」進化論的核心內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決定生物進化的內因是「快感」,外因是大自然。

生物追求快感本能的主動選擇和自然選擇,交互作用使進化得以鞏固。而不僅僅是達爾文進化論的天選、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

如果沒有「快感」,純粹靠自然選擇,進化過程會變得十分漫長,甚至不進化。比如,病毒是最簡單的核酸,連細胞都不是。所以,病毒不會獲得快感,甚至連興奮感都沒有,這就是病毒數億年還是病毒,並沒有進化的原因。它只是靠不斷地變異來適應環境。

2、生物進化有兩種模式,一是漸變,一種是加速躍變模式。

當生物進化過程中沒有獲得「快感爆炸」,而只是慢慢改善快感,這就是漸進式的進化。而一旦生物進化過程中突然獲得某種「快感爆炸」的方式,生物就會保留這種基因,或者把某種行為方式寫入基因,形成生物本能,生物由此形成加速進化、躍變式進化。

3、生物獲得「快感質變」或「快感爆炸」或「快感革命」,進化都能加速發生。生物的某些器官或變異,不能形成「快感」,反而形成「痛苦」或「不適」,這一功能就會退行,甚至消失。「適者生存,優勝劣汰」,不是進化的原因,而是進化的表象和結果。

4、生物進化是有方向的,生物總是朝著更容易獲得快感,或獲得更大快感的方向進化。包括現代的人類,也還在追尋快感的路上一路狂奔。

5、生物的進化不僅體現在基因的改變,而且還包括生活方式的改變。比如,古猿會使用火,會使用工具,其實一開始並沒有體現出基因序列的改變,而是生活方式的改變,但這也是一種進化,進而加速了身體結構的進化。

達爾文的進化論是在宗教統治社會的階段產生的,它的問世有利於人們打破宗教對人們思想的禁錮。但是,由於科學還不發達,辯證唯物主義思想也沒有成型,達爾文的進化論難免有缺陷。目前,世人對達爾文的進化論提出了很多質疑,指出了一些缺陷。這些缺陷用達爾文的理論往往解釋不通,但如果通過「快感爆炸」的理念去理解,往往就能解釋得通。

一、學者對達爾文進化論的主要質疑,以及「快感爆炸」進化論的解釋:

1、達爾文認為生物進化是漸變的,緩慢積累的,這不符合考古實證發現。

這一觀點受到了廣泛的質疑,並沒有發現一系列連貫的化石證明漸變進化的特點,反而揭示出生物進化在不斷躍變。尤其是人類的進化和「寒武紀生物大爆炸」現象,更是讓達爾文漸變進化理論受到挑戰。

按照達爾文進化論對一個新物種的自然選擇,需要一個十分漫長時間。但通過考古發現,距今5、6億年的寒武紀突然出現大量的生物,這些生物從哪裡進化來的?為什麼在短時間內就進化出這麼多品種?這根本不符合漸變優化進化的模式。而按照「快感爆炸」理論,一旦某種變異能給生物帶來「快感爆炸」,生物就會主動選擇優勢遺傳,這個進化速度就會快得多。尤其是在食物豐裕的寒武紀,進化分枝會顯得更加複雜。

人類進化也沒有過渡化石支撐,說明古猿到人的進化也是躍變式的,時間很短,速度很快。古猿這種高級動物,已經具有一定的思維和情緒,主觀能動性更強。當找到一種「快感爆炸」的生存模式,就會迅速地進化。比如,從樹上到地面,學會製作工具,直立行走,使用火等等,這些都會讓人類迅速進化。與自然選擇的漸變進化相比,這個速度顯然要快得多,甚至在化石標本上都看不出形體上有什麼區別。達爾文自然選擇漸變進化模式與有主觀能動性參與的「快感爆炸」進化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2、達爾文進化論無法解釋人體很多退行性進化模式。

比如,尾椎骨、盲腸都是人體退行性的器官。按照達爾文進化論,這些退行功能是由於不適應生物競爭,在漫長的人類演化過程中淘汰了。但是,一個古猿人有尾巴、有盲腸就嚴重不適應自然環境嗎?其實,這些器官的存在與自然環境並沒有多大的衝突。那麼什麼力量讓這些器官逐漸被淘汰掉呢?那就是:古猿的主動選擇。

尾巴原本的作用是動物在跳躍或飛行中保持平衡使用的,但人類能夠直立行走後,不再在樹上飛躍,尾巴的平衡作用喪失,這時候,古猿就不能從尾巴這一器官中得到快感。另外,人類直立行走後,古人類經常要席地而坐,或者穿著獸皮衣物,尾巴的存在反而形成累贅和不適。

盲腸原本的作用是消化植物纖維,但是,人類肉食多了以後,素食越來越少,盲腸的功能就變得可有可無。由於使用的次數越來越少,逐漸萎縮。盲腸不能給人類帶來快感,逐漸地就會退化。

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用進廢退」理論是錯誤的,我們不能說拚命用某個部位,這個部位就會進化。但是,如果改一下,「快感用進,痛苦廢退」就符合進化的模式了。也就是說,如果某一功能在快感中不斷被用,就會加速進化。相反,如果某一功能在痛苦中不斷被廢,這個功能就會退化。

人們在法國一個冰庫中曾經發現過長著長毛的老鼠,這一案例一方面說明生物變異進化速度不必那麼漫長,另一方面也證明長了長毛帶來溫暖的快感,會進一步促進生物器官功能的進化。

3、達爾文進化論建立在變異的基礎上,意味著變異越多越容易進化,這顯然不符合現實。

某些蟲子的變異速度很快,細菌病毒的變異速度也很快,但這些變異的蟲子、細菌、病毒並沒有占領地球,也沒有進化到更高級的生物。

二、除了一些專家學者提出的質疑以外,我還提出了以下幾點質疑:

1、達爾文進化論無法解釋未來人類該向何處進化。

如果說「適者生存、優勝劣汰、自然選擇」可以勉強解釋古猿到人類的進化過程,那麼現在該如何解釋未來人類的進化方向呢?人類的進化是不是停止了呢?在人類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人類已經能充分地適應自然界,甚至能利用自然界,自然界不再是那個高不可攀無法戰勝的存在。對人類進化起到決定性、支配性作用的「自然界」失效了,那人類下一步該向哪裡去進化呢?達爾文進化論顯然無法解釋了。

從「快感爆炸」進化論來看,就很容易解釋人類的進化方向。人類未來在哪裡能找到高度的快感,就朝哪裡進化。下面是幾個設想的方向。

方向1:人體超人化。人類具有了超人的能力,完全可以讓人類得到極大的快感。怎麼實現超人化呢?通過基因工程,改成超人基因;通過機器人人性化改造和人類機器人化改造。

方向2:長生不老。人類的壽命得到大幅延長,甚至長生不老。

方向3:無限享受。按需分配,人類物質極大豐富,不再為衣食住行而擔憂。人們的工作方式得以進化。

方向4:無限學習、探索。人腦得以進一步強化,甚至可以通過腦機接口,與電腦、網際網路相結合,學習知識只要拷貝一下就可以了。

方向5:無限交流。人與世界的交流進一步擴大,通過腦機接口,可以與任意上網智能設備或人進行意識溝通交流,語言將會退化。

方向6:無限遊戲。遊戲是人類娛樂的主要項目,人們可以通過意識上網在網上玩模擬現實的各種各樣的遊戲,且無限可能。

方向7:科技飛躍。地球科技水平突飛猛進,尋求與外星人接觸,達到高等科技文明。

方向8:飛躍星際。人類的速度更快,對星際的理解更加深入,甚至能穿越時間和空間,飛越星際。

方向9:衍生出各種各樣藝術形式。

2、物種發生基因根本改變才是進化?

達爾文的理論認為,物種發生了變異,實現了新功能,適應了環境,才是一種進化。這種絕對進化的理解過於狹隘。其實有時候生物會存在一些進階進化,比如,古猿從爬行轉變為站立行走,從不會使用工具到會使用工具,從不會使用火到會使用火,人類大腦容量不斷增大,人類形成了文明和精神世界,這些都是一種進階進化模式,而基因並沒有多少改變。雖然物種並沒有變化,但卻也是一種進化。特別是人類,這種進階進化模式特別明顯。因為這種進化太快了,基因都來不及調整。

某一種方式或文明,只要能給人類或生物帶來「快感爆炸」,就是一種進化。而不一定從基因方面發生根本改變。

3、除了外部環境的影響,生物的主觀能動性對進化沒有影響?

達爾文進化論過於強調外部環境影響,卻不考慮內在能動性的影響。外因只是第二因素,而內因才是第一因素。達爾文沒有看到內因,只看到外因。實際上,越是高級的生物,內因越是比外因重要。快感、興奮感會讓生物有更大的驅動力,有更大的活力。而活力更強的生物,會讓生物在與自然界鬥爭中占據優勢,獲得更多的生存機會,成為自然選擇剩下的進化生物。

4、進化是沒有方向的?

前文說過,達爾文進化論認為基因變異是無序隨機的,自然界通過漫長的選擇留下優秀物種。這是一個沒有方向的進化過程,就像上帝拿著一個篩子篩豆子一樣,剩下最大的就是優秀物種。其實,生物進化的基因變異可能是隨機的(很多生物學家已經質疑這一點,認為基因變異並不平均,而是有一定熱點。這些熱點基因,更容易變異),但生物進化卻是有方向的,那就是朝著獲得最大、最多快感的方向進行,也就是朝著「快感爆炸」的方向進化。

也可以反過來考察生物進化與「快感」的關係。任何生物進化了,我們一定可以找到讓生物獲得「快感」的某種變異或生存方式改變。比如,一個水生生物爬到了岸上覓食,它一定是變異出某些功能,能從岸上獲得比水裡多得多的食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