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八大技巧,孩子的優秀取決於父母的管教,家長請收藏

數萌在線 發佈 2020-06-24T00:08:17+00:00

孩子未來能取得什麼成就,建立什麼樣的事業,關鍵的是他接受過的教育,這個教育並不是狹隘的學校教育,而是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種教育結合起來的,其中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家庭教育,我們可以看到,多數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明智的媽媽或爸爸,因此父母與其期待孩子優秀,不如先提高自己,本文整理了孩子家庭教育中非常有效果的一些小計策,供大家參考。

孩子未來能取得什麼成就,建立什麼樣的事業,關鍵的是他接受過的教育,這個教育並不是狹隘的學校教育,而是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種教育結合起來的,其中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家庭教育,我們可以看到,多數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明智的媽媽或爸爸,因此父母與其期待孩子優秀,不如先提高自己,本文整理了孩子家庭教育中非常有效果的一些小計策,供大家參考。



一、裝柔弱

我們多數家長都會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自己強大的樣子,而且在很多孩子眼中爸爸或媽媽也是無所不能的,但這樣的後果是,孩子很少關心爸爸媽媽,他們也認為爸爸媽媽是不需要關心的。

如果換一個方法,我們時不時在孩子面前表現柔弱一點,寄希望於孩子來幫忙解決問題,你會發現孩子的責任感及自信心會提升很多,也更願意獨立思考去解決問題。

二、認可原則

對於多數孩子來說,他們經常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大人的認可,但很多父母卻只以成人的標準去評價孩子,導致孩子變得自卑。

如果我們換一種做法,肯定孩子的努力,認可孩子的進步,我們會發現孩子擺脫了自卑,成為自信上進的動力,學習及做事也會更主動積極。

三、引導式教育

很多孩子都有厭學的表現,而我們很多家長則通過威逼利誘的方式讓孩子去學習,雖然可能短期內獲得孩子進步,卻是以犧牲孩子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為前提的。

事實上我們完全可以用引導的方式,去鼓勵孩子學習,比如孩子學會人民幣的換算,我們可以讓孩子幫助計算購買的物品;孩子學會測量了,我們可以讓孩子幫忙測量需要購買的窗簾或床單的尺寸等等;並適當對孩子表示感謝和誇讚,建立成就感,讓孩子更喜歡去學習。

四、自主權

很多家長都喜歡包辦孩子的一切,導致孩子的依賴性越來越強,甚至去學校以前,需要帶什麼書、文具等,都需要爸爸媽媽幫忙。

我們可以適當的放手,讓孩子為自己的事情負責,出錯了也不要責怪孩子,而是引導孩子分析為什麼會出錯,下一次怎麼做才能避免,用不了多久,你會發現孩子的獨立自主的能力越來越強。

五、為錯誤負責

孩子出錯了,我們很多家長經常以孩子還小等藉口幫助孩子推脫,但時間長了,你會發現,孩子學會了推卸責任,一旦出錯,就會抱怨,認為是什麼什麼影響了他,卻很少從自身找責任。

因此當孩子出錯的時候,我們應該引導孩子尋找自身的不足,並為自己犯的錯誤負責,進行彌補和改正,這樣孩子才會越來越優秀。

六、為孩子做榜樣

很多家長要求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而且認為自身的社會經驗豐富,是為了孩子好,但事實上,這樣的要求只會讓孩子反感,甚至叛逆。

如果我們真的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關鍵是我們也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比如我們期望孩子主動學習,那在回家後,也要表現出愛讀書、學習的目的;我們希望孩子文明用語,那我們說話也要如此等等

七、傾聽

很多家長都以自身工作忙等理由為藉口,很少願意傾聽孩子的心聲,但又抱怨孩子有什麼事情不願意跟自己分享,事實上,這不怪孩子,是我們少了傾聽。閒暇時,多與孩子溝通,多聽聽孩子的想法,並適當的給予點撥,你會發現孩子越來越願意與你分享。

八、尊重孩子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沒有社會經驗,經常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孩子,時間久了,你會發現孩子並不會聽從你的意見,反而經常背道而馳。因此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多聽聽孩子的觀點,並就一個觀點,與孩子展開討論,鼓勵孩子拿出自己的理論依據,證明自己的觀點,只要有理有據,就不要反對。這樣孩子會感覺到自己被尊重,同樣也能提升孩子的邏輯思考能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