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成出軌後,佟麗婭這個女人似乎越來越「狠」了

清荷說娛 發佈 2020-06-23T09:36:07+00:00

眼神靈動,笑意勾人,舉手投足之間,一段故事娓娓道來。佟麗婭依然是女神,但,有沒有發現——她好像變了。

佟麗婭又一次出圈了!

前幾天的晚會,她以一曲國風古典舞驚艷眾人。眼神靈動,笑意勾人,舉手投足之間,一段故事娓娓道來。

相較於以往的大氣、端莊,這一次佟麗婭的美,少了些清純的味道。

姿態嫵媚,笑也不像笑,反而藏著野心。慾望露出鋒芒,妲己似的一雙眼,放在欲語還休的一張臉。

佟麗婭依然是女神,但,有沒有發現——她好像變了。

1

毫無疑問,佟麗婭是美的。第一次認識她,是在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

她飾演的沈冰,美麗,脆弱,搖擺不定。窮小子石小猛愛她,公子哥程峰也愛她。

沈冰很像佟麗婭。

她們都是從偏僻小城來的年輕女孩,善良、溫柔寫在臉上。同時又單薄,沒有自信,願意一頭扎進愛情里去。戲裡,沈冰被窮追不捨的程峰打動。戲外,佟麗婭嫁給了當時還是新銳導演的陳思誠。

這戲裡的結局,恰好映照了戲外人生:她們都滿足於生活的小確幸,沉浸在熱戀的幸福里。

《北愛》的沈冰不是佟麗婭的第一個角色,卻準確勾勒出她最初的模樣——嬌弱、易折,沒有野心。

後來又去看了《宮鎖心玉》,她演一個宮女素言。

出身平凡,沉默寡言,平日裡低眉順眼,一心愛著意中人。依然是在演佟麗婭自己。

哪怕是之後黑化,轉變成心思複雜、不擇手段往上爬的人。

她的眼裡,依然沒有那種狠絕老辣的凌厲感。

九分的深沉心機里,總是藏了一分溫溫吞吞的愛意。

無論什麼時候看佟麗婭,清亮的一雙眼睛上邊總有哀愁的眉。

對著這樣一張臉,即使是演壞人,觀眾也很難恨起來。

男孩想要照顧她,女孩分外憐惜她。

你看紅顏禍水的趙飛燕,舞姿再撩人,眼神再勾魂,美麗里也總是少一分鋒芒。

佟麗婭太美了,偏偏美而不自知。

她的單純與生俱來,而她的卑微又刻在骨子裡。

和陳思誠上《魯豫有約》,她對主持人說:跟他在一起,我好緊張。

明明是萬眾矚目的焦點,她卻把他視作高山,「我希望他能坐中間,我坐邊上看著就好。」

在愛情里,她始終是不計代價、溫柔付出的那一個。

每次兩人吵架,無論對錯,佟麗婭永遠先妥協:「不用五分鐘,我一定會先道歉,去求他的原諒。」

陳思誠則在一旁笑笑:我只要做一件事,就是等她自我化解。

當她認定陳思誠是自己的「幸福」,大家的心情像是嫁了女兒,總擔心她受委屈。

等她真受了委屈,一聲不吭地選擇原諒,又怒其不爭:大美人,何必虧待自己?

說到底還是憐惜她。

在很多人心裡,佟麗婭太柔弱了。她從新疆一路走到北京,從底層一路往上打拚,咬著牙兢兢業業。而眾人見證著一個土氣小妞變成一個光鮮的女明星。但偶爾,這種柔弱會滑向軟弱,滑向不被理解的深淵。

接的劇《三十而立》被粉絲拒絕,她就安安靜靜地辭演;丈夫陳思誠出軌,她只悄悄在朋友圈發一句:重新開始,丫丫加油!她的寡淡,她的不諳世事,都和充滿野心、星光閃耀的娛樂圈格格不入。

佟麗婭的前半生,美得單薄。因為有太多的美可以打敗她了。

2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佟麗婭有了一絲絲蛻變?

2019年的年底,她一手策劃、編排的大型舞劇《在遠方,在這裡》在北京首映。

豆瓣8.8,收穫了無數專業人和舞者的讚譽。

起初,經紀人不同意:現在是影視發展高峰,而觀眾有太多遺忘與選擇。離開演員回歸舞者,可能會失去累積的一切。

佟麗婭堅持:這才是她願意追隨一生的事業。

她從新疆和各地帶回來近百個孩子,一同排練,一同起舞,用無聲的舞蹈告白浸潤的故土。

兩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一份饋贈新疆的禮物,一段沉寂多年的美夢。

這其中有太多難言的辛苦:大汗淋漓在舞蹈室反覆壓腿、摔倒,和所有舞者一起熬到天明。

風塵僕僕地帶學生回到新疆採風,半夜吹著冷風領著孩子們去天安門散步、談心…

瑣瑣碎碎里,拼出一個流著淚流著汗,不肯將就現實的佟麗婭。

順流而下的許多年後,她終於有勇氣說出:其實我並不甘心。

從演員到歌手、舞者、策劃人,佟麗婭終於離開了舒適圈,嘗試開闢新的生活。

去奮鬥,去舞蹈,去盡力綻放自己,去找回飽滿的生命力——

微博之夜的前一天,佟麗婭收到央視的邀請:來春晚主持,你可以嗎?

她懵了:從演員跨界到主持?毫無準備,毫無信心。

沒有提詞器,沒有手卡,6個小時走完全程,背完厚厚的一疊詞,數據一個都不能錯…

第一次審查完,她的臉上、手上、背上全是汗,心想:完了,要被「趕走」了。

結果,會還沒開完,有人先爆了春晚的路透。

那天排練完,已經很晚很晚了。

佟麗婭坐在車裡,一字一句地把網友的點評看完。

「佟麗婭你很美,但是別去春晚丟人了。」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求求您別來瞎湊熱鬧了。」

「哇,佟麗婭憑什麼能主持春晚啊??? 」

凌晨三四點的光景,四下茫然無依,她坐在車裡大哭一場。

那是她一生中,最崩潰的一天。

「網友說佟麗婭做不來主持,我媽說不做了我們回家吧,朋友說『那可是春晚!』……

可越是不行,我就越要去試。」

擦完眼淚,她決定拿下春晚的主持:倘若別人不爽?——那就憋著。

37歲的佟麗婭,終於找回自己的少年心性。

3

1999年10月1日,佟麗婭16歲,第一次來北京參加閱兵式。

她穿著一身運動服,坐了三天四夜的火車,身上只背了一袋子。北京好大好大,她第一次坐過山車,第一次去頤和園,第一次看到長安街路原來那麼寬……

她擠在烏泱泱的人群里,終於看到了語文課本上說的天安門,一直哭,一直流眼淚。

後來有人問她:「你來北京的時候,會告訴自己想要留在這兒嗎?」

她哽著嗓子,一雙眼睛通紅,「我一定要留在這兒。」

那一瞬間,16歲的她和37歲的她,合二為一。

這些年,她變得越來越獨立。

從眼裡只有愛情的女孩,逐漸變成再也不會提起另一半的母親。她不再去渴望獲得什麼的依靠,從少女的軀殼裡早早抽離。她堅持做一個好母親,每次拍戲一定帶著兒子朵朵,記錄他的成長,陪伴在他身旁。

她也越來越敢說。在一檔節目裡,因為提到某個素人長得像四字弟弟,而被粉絲在評論手撕。

佟麗婭不叫囂,卻也絕不沉默——「惡意解讀的人趕緊散了吧,姐姐我不惜的罵你們。」

這樣有脾氣、有鋒芒的佟麗婭,終於不再是以前美成仙女的樣子。

沒有仙氣,卻更加讓人動心。

寸寸歲月都在給她的自信添磚加瓦,而每一年的努力都帶來每一年的歡喜。

她終於敞開自己,擁抱真實,去尋找人生無限的答案。

女為悅己者容的時代已經太過遙遠。靠男人給你溫暖,但不離不棄的好少;靠朋友給你幫助,但不會替代你做一切;靠父母給你關愛,但雙親總有一天會變老。你的人生,始終得靠自己一點點去掙。未來的路,靠自己,即便一個人,也是最美的女王。

大家你喜歡這樣的佟麗婭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