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6歲女孩體內取出13公分腫瘤,父親崩潰:「小棉襖」要沒了

黑土影像 發佈 2020-11-30T10:19:25+00:00

人們都說,女兒是父親的「小棉襖」。六年前我也有幸迎來了我的「小棉襖」夢夢。從把女兒抱出產房洗澡、餵水,到後來給她餵奶粉、換尿布,再到後來教她說話、走路,接送她上幼兒園。

我叫殷劍,來自湖南省株洲市。人們都說,女兒是父親的「小棉襖」。六年前我也有幸迎來了我的「小棉襖」夢夢。女兒的到來給我們這個家庭帶來了無盡的歡樂,而我則是從女兒出生那一刻開始就陪伴在她的身邊。從把女兒抱出產房洗澡、餵水,到後來給她餵奶粉、換尿布,再到後來教她說話、走路,接送她上幼兒園。毫不誇張地說,每一天我都是在欣喜中度過的。特別是女兒會說話走路之後,小嘴巴特別甜,整天像一隻會唱歌的鳥兒一樣,嘰嘰喳喳地圍繞在我的身邊,讓我感受到了初為人父的那份喜悅。(圖為女兒在移植倉內)

可這份喜悅卻在幾個月前戛然而止,隨之而來的災難,頃刻間把我對生活的所有憧憬打入了萬丈深淵。如今,我只能透過移植倉冰冷的玻璃看著蜷縮在病床上的女兒,只能通過傳遞出來的餐具來感知女兒的體溫,只能通過對講機來安慰她那顆被病痛折磨得滿是裂痕的心。(圖為醫生在移植倉內給女兒做檢查)

我女兒夢夢今年6歲。在今2020年2月底,她出現頭痛、腿疼、發燒的症狀。在株洲市中醫院做了CT後,發現女兒腹部有個腫瘤,醫生懷疑是惡性腫瘤,建議我們轉往上級醫院進一步確診。3月5日,我們帶著女兒趕往湖南省人民醫院做了全面檢查後,女兒被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圖為我和女兒的親密照片)

我怎麼都想不到,每天依偎在我身旁,給我唱歌、逗我開心的女兒,竟然會患上這樣的病。當時,我心中的那份痛是任何語言都形容不了的,而妻子則直接癱倒在了我的懷裡。不諳世事的女兒看到我和妻子痛哭流涕的樣子,也被嚇得哇哇大哭起來。看著眼前我最愛的兩個女人如此這般,我心裡悲痛萬分,把自己的嘴唇都咬破了。(圖為女兒怕扎針藏在角落)

悲痛過後,我和妻子也只能接受現實,開始女兒的治療之路。醫生告訴我,女兒的病被稱為兒童癌症之王,危險程度很高,需要先上化療藥,等到腫瘤縮小之後再做病灶切除手術。而治療該病的最好方法則是做造血幹細胞移植,這樣才能夠有效阻止癌細胞的轉移和復發。(圖為孩子媽媽跟我訴說女兒在倉內被病痛折磨,眼含熱淚)

之前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化療,不會想到醫院裡有這麼多和我女兒同樣病情的孩子,更不會想到這些孩子的治療會是那麼的痛苦。我清楚地記得,女兒做第一次骨穿的時候,痛得連哭聲都是顫抖的。

雖然治療很痛苦,但病床上的女兒卻表現得很懂事,很聽話,即使是被病痛折磨得嘔吐發燒、虛弱不堪,她仍然會扮著鬼臉對我說:「爸爸,我不痛,媽媽說只要我乖乖地吃藥打針,就能回家,就能見到爺爺奶奶了。」每次聽到女兒稚嫩的話語,我的心都如刀割般。我強忍眼淚,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一定要讓孩子活下去。(圖為媽媽陪孩子在病房)

腫瘤在女兒體內的生長速度很快,最大地時候女兒腹部如同皮球一般,醫生只能加大化藥療的劑量。在化療3個月後,女兒於6月底做了腫瘤切除手術,當時取出的腫瘤直徑有十三公分,五斤多重。真的很難想像,一個6歲的孩子是怎麼承受住這麼大的痛苦。(圖為女兒剛做完手術,只能吃點清淡食物)

手術之後,女兒的身體恢復得還不錯。每次化療後,複查的結果也都很好。本想著一切都會往好的方面繼續發展下去,但是沒想到,在手術後的第100天,女兒突然出現嚴重的肺部感染,白細胞一直漲不上去,血小板也降到了最低。醫生找我談話,這樣繼續打化療對孩子的身體傷害很大,讓我們儘快考慮給孩子做移植。(圖為我站在移植倉外看望女兒)

隨後,我和妻子給女兒做了配型,幸運的是,我和女兒的骨髓配型是全相合。10月15日,在東拼西湊了30萬元的進倉保證金後,妻子陪著女兒進了移植倉。10月20日,女兒回輸上了我體內的造血幹細胞。那一刻,我激動萬分,仿佛看到了女兒重生的希望。可女兒在移植後的第十天,就出現了嚴重的肺部感染,每天高燒不退。雖然醫生一直在調整抗感染方案,但是一直控制不住。醫生用了最好的進口藥物,這導致治療費用高漲,不到一個月時間,進倉時交納的費用就已經用完。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感向我襲來:我的「小棉襖」可能要沒了。(圖為媽媽在移植倉內為女兒做護理)

面對著女兒治療的困境,我心中僅有的那份希望被碾得稀巴爛。我只能一次次撥打親戚朋友的電話,求他們給孩子一點希望。可親戚朋友也都不富裕,借到的錢對於女兒的治療只是杯水車薪。看著移植倉內女兒那雙渴望活下去的眼睛和妻子滿臉的淚痕,我心裡滿是自責。我恨自己不能給妻子好的生活,不能給女兒好的治療,我多麼希望時間可以和文字一樣能夠擦去重寫,那樣的話,我就可以選擇不生下女兒,這樣她也就不會跟著我們受罪。(圖為我給移植倉內的女兒送完飯,不願離去)

如您願意幫助這個家庭,可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項目詳情,進行捐助。如不能識別,可將二維碼保存到手機相冊,打開掃一掃,從相冊中選取二維碼進行識別。該項目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919大病救助工程發起,在民政部指定的網際網路募捐信息平台「水滴公益」發起募捐,並負責項目的審核、執行及信息反饋。該項目最終解釋權歸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所有。詳情請關注「水滴公益」平台動態。監督電話:4009-010-919。

「感光計劃」為公益攝影師、慈善組織、募捐平台搭橋,發布困境家庭的圖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該計劃是由今日頭條攜手中國攝影家協會與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聯合發起的圖片公益項目。如有困難,可私信「感光計劃」官方頭條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