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iPhone不是喜歡iPhone,而是反感華為的「道德綁架」?

生活要酷吖 發佈 2020-06-21T20:32:52+00:00

這一點在京東的618銷量排名榜,筆者看得真切,上榜手機從高到底分別是iPhone 11、榮耀20 Pro、榮耀20青春版、榮耀V30 Pro、華為P40 Pro、榮耀Play4T、華為P40、華為P30 Pro、榮耀Play4 Pro和IQOO Neo3。

不知道是不是筆者的錯覺,感覺上半年發布的手機特別多。一開始是麒麟990 5G對標驍龍865+X55,每一款旗艦系列出一套新機;後來是麒麟820 5G對標驍龍765G,每一款中端系列出一套新機;如今是天璣820 5G對標天璣1000plus,廠商們又開始進軍5G中低端市場。如此頻繁地推陳出新,使得本就白熱化的手機市場,變得更加殘酷。紅米K30 Pro和魅族17的降價,蘋果主動參加618大促,更是使筆者堅定了「供過於求」的看法。

讓人沒想到的是,打8折的iPhone,竟然在天貓賣出了「5小時破5億」的好成績。自此之後,唱衰華為的聲音又響起來了。一些不知道到底買沒買iPhone的網友信誓旦旦:買iPhone不是喜歡iPhone,而是反感華為的道德綁架。不得不說,道德綁架的情況確實存在,但做這件事的人並不是華為,甚至都不一定是花粉。更重要的是,如果是為了自由消費,為什麼不買小米OV呢?從安卓直接換成IOS,用得還習慣嗎?

說這話沒有別的意思,只是覺得用四千多塊錢換一部「可能要跟系統磨合很久」的手機,是一件挺大的事。就算跟華為過不去,那也是換小米OV多一些。這一點在京東的618銷量排名榜,筆者看得真切,上榜手機從高到底分別是iPhone 11、榮耀20 Pro、榮耀20青春版、榮耀V30 Pro、華為P40 Pro、榮耀Play4T、華為P40、華為P30 Pro、榮耀Play4 Pro和IQOO Neo3。算上榮耀,等於華為8部手機進了前10,這就說明「買iPhone跟華為沒多大關係」。

那麼問題就來了,有中興、大疆、華為、孟晚舟和360之前,還在買蘋果的到底是什麼人?筆者認為,主要可以分為三種人。第一種、「不看新聞」的人。之所以給「不看新聞」打引號,是因為這部分消費者其實看新聞,只不過被「算法」圈養了。什麼意思?在大數據時代,讀者的喜好決定著讀者的認識。這個問題不方便細究,舉個例子好了:倘若方舟子不找羅永浩,又有多少發燒友知道這個人呢?反之,亦然。

第二種、被蘋果手機啟蒙的人。不得不說,蘋果確實是一家偉大的公司,那部在2011年被炒上15000萬高價地iPhone4,極大地推動了智慧型手機和通信的發展。雖然在此之前,也有過魅族M8,但黃章跟高通較勁的那幾年,終究還是輸掉了市場。有些年輕的用戶,可能都不知道在雷軍之前,還有一個男人也被稱為「國產賈伯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很多人的第一部智慧型手機,和接下來的許多部都是iPhone。如今搭載A13處理器的iPhone11降價,自然要買上一部。

第三種、好面子的人。注意,這個「好面子」並不完全是個貶義詞。如果社會經驗豐富一些的話,就會發現很多小公司的老闆,都在iPhone。一些大公司發放福利,也是發的iPhone。這背後並不是主事者多喜歡iPhone,而僅僅只是「華為三星不一定是高端機,但是iPhone一定是」。當然,也會有貶義的成分。他可能不大習慣IOS作業系統,也可能負擔不起一部iPhone的價格,但庫克推出的降價活動,確實是他走上人生巔峰的一個機會。機不可失,華為,多多保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