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有女兒的家庭提個醒:比學習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做到這3件事

囡囡育兒筆記 發佈 2020-06-19T21:09:46+00:00

現在早已經沒有以前的那種「讀書無用論」了。現在的家長會認為,即使是女兒,也要接受良好的教育,考上好的大學,長大成才。這是社會的進步,也是思想的進步。那麼個各位家長,在注重女兒學習成績的同時,這3件事情,也一定要讓孩子學會,甚至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現在早已經沒有以前的那種「讀書無用論」了。現在的家長會認為,即使是女兒,也要接受良好的教育,考上好的大學,長大成才。

這是社會的進步,也是思想的進步。

那麼個各位家長,在注重女兒學習成績的同時,這3件事情,也一定要讓孩子學會,甚至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一、讓孩子有自我保護意識

就在今年,其實就發生了很多了令人髮指的新聞。「鮑毓明事件」、「韓國N號房事件」、「福州大學教師事件」、「西西弗書店事件」等短短半年,被曝光就已經差不多10起。

一直流傳的一句話,現在深以為然:你嫌性教育太早,壞人可不嫌孩子太小。

家裡有女兒的,一定要早早地告訴孩子相關知識,讓孩子具備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減少被傷害的幾率。

孩子差不多在3歲左右的時候,就會對自己的身體好奇,會有初步的性別意識。那麼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告訴孩子相關知識了。

比如家長要告訴女兒,在有男生的地方不可以隨意撩衣服,不可以讓男生親你。那麼在平時生活中,家長也一定要身體力行地傳達這個挂念。

比如:

3歲以後,洗澡這樣的事情要就要交由同性的媽媽來進行;

女兒在換衣服的時候爸爸也要懂得避嫌;

親吻的時候要用手背、臉頰帶代替嘴唇。

逐步地讓孩子有清晰的男女有別的意識,這樣在進入幼兒園,小學的時候,孩子也會更懂得保護自己。

推薦一套繪本《3-6歲寶寶早教安全教育啟蒙》,一套6冊,通過《不可以隨便親我》、《不可以隨便摸我》等主題幫助建立起自我保護意識。

二、讓孩子養成閱讀好習慣

一個人最出眾的氣質,就是擁有高貴的靈魂。而靈魂是需要滋養的。最能滋養靈魂的一件事情就是閱讀。

看過《奇葩說》的人相信都不會忘記一個人,就是詹青雲。詹青雲的的相貌並不出眾,但是這並不阻礙觀眾、導師、選手被她吸引。

在辯論過程中,她旁徵博引,娓娓道來。在討論「忘情水該不該喝」的時候,她從《西線無戰事》聊到《霍亂時期的愛情》,又講到《美麗新世界》。一句「那曾經使我悲傷過的一切,也是我最熱愛的一切!」讓經典落地,引人共鳴。

這個時候沒有人注意她穿的什麼款式的衣服,做了一個怎樣的髮型,她的氣質全在她的談吐中。

所以孩子年紀尚小的時候家長就培養她養成閱讀的好習慣。讓文字豐富孩子的思想,豐富孩子的氣質。

三、擁有優秀且善良的品質

學習成績的優異永遠不能和一個人品質的高低划上等號。一個孩子學習好,但是品質堪憂,那麼依然會被說,教育的很失敗。

我在去女兒幼兒園的時候,就發現一個女孩,想要的玩具一定要拿到手,並且拿著就不撒手,同時她的口頭禪就是「我是女孩,你要讓著我」

所以,即使是女孩,也要讓她思維獨立、懂得自愛、有教養、有主見。在接受別人的恩惠後,懂得感恩。這樣的孩子才會擁有更高貴的品質,這樣的孩子才是最出色的孩子。

家長完全可以將女兒養成小公主,但是不能讓她擁有公主病。家長可以寵愛她,但是不能溺愛她。否則孩子在進入到社會中的時候,很容易變得以自我為中心,自私以及脆弱。

推薦《3-6歲兒童性格培養系列》一套8冊,每冊一個主題。《艾迪的獨立日》學會友愛不孤單;《飛翔的小鱷魚》教會孩子更自信;《洛克去野營》教會孩子學會分享不自私;《樹上樹下》學會理解和尊重……

每冊書都色彩絢麗,能夠吸引孩子的目光,並且都是用的孩子喜歡的小山羊、小狐狸等卡通人物,孩子更有興趣看進去,引導孩子模仿繪本中的人物,潛移默化地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育兒爆文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