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毀掉一個孩子,就狠狠打擊他

果媽帶娃 發佈 2020-06-19T19:30:32+00:00

前不久,央視《心理訪談》的一期節目讓人印象深刻。主人公范成金,今年33歲,在大學畢業後一直沒有找工作,整整十年,始終在家啃老。

孩子不是皮球,你越打擊越會反彈跳高。

要孩子時刻保持向上的積極心態和動力,唯有父母以鼓勵和讚美托舉。

前不久,央視《心理訪談》的一期節目讓人印象深刻。

主人公范成金,今年33歲,在大學畢業後一直沒有找工作,整整十年,始終在家啃老。

在鏡頭前,她和父母之間互相埋怨,幾乎每說一句話就要針鋒相對。

她說自己喜歡雕刻,母親在一旁插話反駁:「喜歡那個有啥用?喜歡啥,啥也幹不了。」

她對記者大聲抱怨:「她不讓我說話,她明顯不讓我說!」

母親也不示弱地喊:「讓你說,讓你說,你一事無成,一事無成啊你!」

說起父母,范成金幾乎都是憤慨。

她回憶起初中時很喜歡寫寫畫畫,還設計過運動鞋和服裝,但當她興致勃勃拿給父母看時,迎來的只有冷嘲熱諷:「有啥用呀,有用嗎?看書去!」

甚至還因此把她狠狠打了一頓,認為她沒認真讀書。

在范成金的眼裡,自己從未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表揚,永遠只有打擊,就連普通的做飯,父母和姐姐也會過來指責她「你擱水咋擱這麼多?你這飯咋做的?」

久而久之,她心情越來越壓抑,開始害怕和別人打交道。

讀大學期間,她和朋友一起去超市做兼職,當顧客諮詢問題的時候,她緊張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大學畢業後,她也曾找過工作,但這種說不出話的症狀越來越嚴重,而家人給她的不是支持,而是指責:

「你將來成事了,我給你跪下!」

「你成事了,狗都成事了。」

最後,她一氣之下再也不找工作,在家中待業到如今。

對於范成金的遭遇,有人嘲笑她:「小姐身子丫鬟命,生錯了家庭」,也有人感慨:「她太想證明她父母錯了,以至於不惜毀了自己。」

一條點讚最多的評論寫著:

「跟我的成長經歷一模一樣,從小被否定,不能跟別人很好地相處」。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范成金從一個大學畢業生到待業十年的啃老族的轉變,背後是三十多年被否定和貶低的人生。

要想毀掉一個孩子,就狠狠地打擊他。

被否定的痛苦,是終身的

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是打擊式教育的忠實擁躉。

他們認為這樣能激發出孩子的潛能,「知恥近乎勇」,卻不知道,得不到尊重的孩子,同樣找不到自信。

演藝圈才女徐靜蕾就是這樣一個被「打擊」著長大的孩子。

旁人眼中,她從演員到導演,再到製片,橫跨不同種類的工作,始終在突破自我。

但誰能相信,這樣一個才貌雙全的女人,哪怕年過四十,面對自己的父親依然本能地「發憷」。她害怕父親的評價,內心深處永遠充滿不自信。

徐爸爸是個典型的「虎爸」,從徐靜蕾出生開始,這個曾經從政的男人就對這個孩子寄予厚望,他希望證明,自己的女兒不比任何男孩差,好藉此彌補「沒生到男孩兒」的遺憾。

在那個通訊不便的時代,徐爸爸會專門去圖書館將各種育兒書籍手抄回家,按照教科書上的要求,把女兒的每天都安排得滿滿當當的。

徐靜蕾的童年都在練字、練琴和學英語中度過,但是,不論她多努力,父親似乎永遠都不滿意。

他要求女兒一定要練好字,理由竟然是,他怕女兒長大後找不到工作,寫一手好字總能有個去處,不至於沒飯吃。

旁人眼中多才多藝的孩子,到了徐爸爸這兒,就成了工作都找不到的人,這樣的落差,讓徐靜蕾很長時間都不能放下與父親的心結。

她的導演處女作《我和爸爸》,講述的就是一對父女的故事。

影片里,她把父親這個角色塑造成了一個平易近人、尊重孩子的形象,和現實中自己的父親完全相反,這其實也是一種無聲的抗議。

徐靜蕾曾和作家王朔有一段不為世俗所容的感情,相識之初,王朔的年齡就幾乎可以當她的父親,但徐靜蕾依然愛得飛蛾撲火。

現在看來,也許正是因為在親生父親那裡遭遇了太多打擊,她才會下意識地在親密關係中尋找一個完美的「父親」形象。

可見,哪怕事業再成功,但那些被貶低和否定的痛苦,終身都將如影隨形。

打擊不是愛,也不是教育

知乎上有人提問:如何面對父母的打擊式教育?

有一個回答一針見血:

不存在打擊式教育,打擊就是打擊,打擊的目的可能包含了教育,但更多的是對子女的否定。

所謂「打擊式教育」,本來就是個偽命題。

那些說出口的否定、謾罵乃至詛咒,根本不是教育,而是傷害。

有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電影,名叫《伯德小姐》,它講述的就是與「打擊式教育」有關的故事。

電影其中一個場景,是母女倆開車去學校。

女兒伯德小姐正在念高中,她無意中說起,自己希望去大城市上大學。

結果,母親毫不留情地開始諷刺她:「反正你也考不上。」

種種刺耳的言語,讓女孩忍無可忍,跳下車逃離這一切。

類似的挖苦充斥著整個影片,母親對女兒一次又一次打擊,讓她陷入了巨大的自我否定之中,也讓母女之間的關係降至冰點。

電影里有這樣一段對話:

「媽媽,我有時只是希望你能喜歡我。」

「親愛的,我當然愛你。」

「不,我是問你,你喜歡我嗎?」

「我只是希望你能夠成為最好的那個你。」

「可如果這已經是最好的我呢?」

母親沒有回答,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許多爸媽和電影中的母親抱著同樣的想法,「我希望孩子能變得更好」,但很少有人會思考:

如果孩子所呈現出的已經是他們竭盡所能之後的成果呢?

難道世俗意義上不夠優秀的孩子,就不配得到愛了嗎?

不,孩子不是因為優秀而被愛。

他們本身就已經是很美好的存在,也理應在愛和祝福中成長。

有句俗語叫「打是親罵是愛」, 但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挺過被打擊的痛苦,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只會留下被最親近的人否定的痛。

所謂的「打擊式教育」,滿足的只是成年人自己情緒一種發泄,對孩子所起的正面作用寥寥無幾。

愛需要用正確的方式說出來

現實中,大部分父母並非刻意要去打擊孩子,很多時候,所謂打擊和挖苦,背後都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但是,再好的出發點,如果沒有用合適的方式來表達,只會適得其反。

聰明的父母,從來不會正話反說。

既然是對孩子的愛和鼓勵,就要用最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

國學大師豐子愷,不僅在專業領域造詣非凡,對教育孩子也有獨到的見解。

其中最核心的觀點,就是主動讚美孩子。

在那個物質匱乏、生活動盪的年代,豐子愷從不把外界的壓力帶到親子關係中,旁人眼中的「熊孩子行為」,在他眼裡卻是孩子天真可愛的表現。

孩子想要搬動比自己身體還大的椅子,有時還會一起翻倒在地上,他不指責不發火,而是感慨:「你們是不受大自然的支配,不受人類社會的束縛的創造者,你們的世界何等廣大!」

孩子多愁善感,一粒花生米掉落,或是自己嚼了舌頭,小貓不肯吃糕,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兩分鐘,他笑著讚嘆:「你是身心全部公開的真人,你什麼事情都像拚命地用全副精力去對付。」

話里話外透露的是一種全然的欣賞。

孩子拿新鞋子給凳子的腳穿了,得意地叫「阿寶兩隻腳,凳子四隻腳」,他由衷佩服:「孩子的創造力,比大人真是強盛得多。」

豐子愷說:

「童年,人生中短暫的黃金時代,需要我們好好欣賞、珍重和保護。」

對待兒女,豐子愷就如朋友,給予最大的理解和尊重,在尊重的基礎之上,他再進一步要求兒女刻苦讀書、做真誠、正直、獨立的人。

也許正是因為這份尊重,豐子愷七個子女個個成才,雖沒有大富大貴,但都在各自的領域做出了一番成績,過著自給自足、平和幸福的生活。

克里希那穆提說:

教育的最大任務在於產生一個完整的人。

打擊、否定,是與教育本身的初衷背道而馳的,只有保持一顆平常心,從孩子的角度去感知、去體會,自然而然地愛孩子,父母和孩子才能一同成長,成為更好的人。

願每一位父母,都能用最合適的方式,表達對孩子的愛,也願每個孩子都能被溫柔地看見,不必被否定,被傷害。

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說:「教育即是生長,除它自身之外,並沒有別的目的。」

與大家共勉。

*來源:薩提亞育兒(ID: satiryuer),傳播薩提亞、NLP、催眠、家排、NLP教練技術、親密關係等實用心理學,與大師相遇,讓心理學快速改變你的人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