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年前,他偶得16張照片,揭露了日軍罪行,他的事跡鮮有人知

王鋼sssss 發佈 2020-06-18T22:19:39+00:00

81年前,他偶得16張照片,揭露了日軍罪行,他的事跡鮮有人知正所謂「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當一個人做了罪惡之事時通常都會想盡辦法的去掩蓋,而對於抗戰時期的侵華日軍來說,也許當時他們並沒有做好戰敗的準備,因此他們留下記錄他們犯罪事實的罪證,那是十幾張照片,他們拍下那些殘忍的畫面,

81年前,他偶得16張照片,揭露了日軍罪行,他的事跡鮮有人知


正所謂「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當一個人做了罪惡之事時通常都會想盡辦法的去掩蓋,而對於抗戰時期的侵華日軍來說,也許當時他們並沒有做好戰敗的準備,因此他們留下記錄他們犯罪事實的罪證,那是十幾張照片,他們拍下那些殘忍的畫面,或許是為了炫耀,或許是為了取樂,然而他們卻不知道,一個多心的小伙子留下了那16張記錄罪惡的照片,也揭露了侵華日軍的醜惡面孔。

(侵華日軍)

那是81年前,南京市長江路估衣廊附近的華東照相館中來了一位「不速之客」,那是一個日本軍人,手裡拿著兩卷膠捲要衝洗照片,對於照相館來說,雖然對方是日軍,但要洗照片,那也不過是普通顧客罷了,本該例行公事趕緊給人洗了就完事了,畢竟小小的照相館可招惹不起這種大爺。

然而當時接手這兩卷膠捲的乃是一位學徒,年僅14歲的他也有著一腔熱血,當他將那照片沖洗出來時,他整個人被震懾住了,那照片中的內容讓他無法接受,滿是日軍殺害無辜百姓的畫面,可他又能做什麼呢?14歲的他,說白了就是一孩子,手無縛雞之力,去和日軍死磕?那無非是白添一條人命罷了,於是他靈機一閃想出一條妙計,多洗一份。

(相冊)

就這樣16張不堪入目的照片被這個少年保存了下來,可別以為這只是他的舉手之勞罷了,這事若是讓日軍知道了,他這命也一樣保不住,他自然也深知這一點,於是他將那16張照片裝進一本相冊中,並在封面寫上一個大大的「恥」字。

不過在那個動盪的年代,要說誰能夠完全左右自己的命運,那肯定是在說大話,為了生存下去,他在1940年進入了汪偽政府警衛旅直屬通訊隊,那本相冊也一直保存在他身邊,確切的說是在他的床下,沒有人知道這個秘密,然而這本相冊還是不翼而飛了。

(日軍罪行舊照)

那是一年之後,他依舊在南京毗盧寺通信集訓隊,不過在為了逃避日軍的搜查時,他將那相冊藏在了廁所的牆縫裡,並用泥巴糊了起來,照理說應該沒人會發現這裡有相冊,即便有人發現,那也聯繫不到他頭上來,但他再次來到那廁所時,卻發現相冊不翼而飛,不過他已經完成了他的使命,他逃離了南京,去往福建大田縣隱居起來,他就是羅瑾,他的故事被拍成了紀實片《歷史的見證》,另外還有一部電影也講述了這一段歷史。

然而這故事還沒完,那本相冊還沒被公諸於世,侵華日軍的惡行還沒被揭露,不是嗎?別急,那本不翼而飛的相冊並沒有落入日軍之手,而是被羅瑾的同學吳旋無意間拿走,一直保存到抗戰勝利後才交給了臨時參議會,日軍一直拒絕承認他們在南京所犯下的罪行,卻被這16張照片打了臉。

(羅瑾)

這本相冊中的16張照片成為了「京字第一號」證據提交法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它們還被存放於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羅瑾先生也許是個不起眼的小人物,然而他一個冒著生命危險做出的小小舉動,對於咱們中國人民來說卻意義重大,他揭露了日軍的罪行,毫無疑問,他是一位英雄,他的名字值得被更多的人記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