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游新天鵝堡

逸飛文學 發佈 2020-06-18T21:07:24+00:00

新天鵝堡原本不在這次旅行計劃中,只是由於導遊的熱心推介而增加。新天鵝堡就在巴伐利亞靠近奧地利和德國邊境的一個叫做福森 小城西面幾公里的地方。



[散文] 游新天鵝堡

作者:陳耀光


新天鵝堡原本不在這次旅行計劃中,只是由於導遊的熱心推介而增加。

中巴駛離奧地利的茵斯布魯克不久,就穿行在奧、德邊境的阿爾卑斯山中,隨後進入了德國巴伐利亞美麗的鄉間原野。新天鵝堡(NEU SCHWANSTEIN)就在巴伐利亞靠近奧地利和德國邊境的一個叫做福森(FUES SEN) 小城西面幾公里的地方。所以,這座白牆藍頂的神話城堡,又稱「福森白雪公主城堡」。

儘管四周有綠樹掩映,坐在疾馳的車上,我們還是遠遠就看見了山頂上古堡高聳的身影。車子開到山下,我們下車換乘城堡景點提供的馬車來到城堡腳下,站在它的跟前,當我們仰視這座城堡時,立即就能感覺到它的巍峨和雄偉。這是一座具有中世紀騎士風格的城堡,長140米,寬30米,上下五層,共有80多個房間。它由大小、高低和形狀都不一樣的幾個塔樓,錯落有致地組合成為一群美麗浪漫的童話般的建築。 


新天鵝堡是德國的一個熱門景點,參觀的人很多,我們手裡拿著票排著長隊,耐心地等待著。終於輪到我們進入古堡了,進門後每人發一個講解器,說一聲「Chinese」,工作人員就把中文講解器遞給我們。每到一個房間,工作人員都會拿一個發射器對準每個遊客手中的講解器按一下,這樣遊客就能聽到清晰的本國母語的解說了。古堡的參觀活動是從二樓的大廳開始的,依次穿過僕人的住房、會客廳、臥室、舞廳和閱覽室、禮拜堂、宗教大廳、音樂廳、直至國王和王后的主臥室。我看到了茜茜公主送來的工藝品的白色天鵝和各種以天鵝為主題的華麗裝飾,看到了巨大的吊燈上所鑲嵌的各式各樣名貴的寶石和地面上用馬賽克拼成的動物圖案,看到了牆上色彩鮮艷的壁畫和陳設在堡內各處的製作精美的家具。我尤其仔細的看了路德維希二世那著名的單人後哥德式雕刻木雕床,單是這張木雕床,據說就動用了14名木匠花了整整兩年的時間才完成,難怪雕刻得那樣精美絕倫。可以說堡內的裝飾、陳設和城堡本身一樣,全都是那個時代巴伐利亞的「精品」。我的印象,新天鵝堡雄偉、奢華、神秘、浪漫,當然還要加上童話般的美麗。我置身於古堡之中,就感覺自己好像走進了一個亦真亦幻的美麗的童話世界,它那童話般的美麗,令所有參觀過它的人印象深刻,以至一百多年後,人們在製作影視作品和卡通片里的古堡時,都樂於以此為原形,連迪斯尼公司的美術師們也不例外,睡美人城堡的設計也從新天鵝堡的造型中獲取了創作靈感。

站在堡內透過城堡的小窗往外,我看到的是美麗的巴伐利亞鄉村景色,遠處,山巒疊嶂,山頂的積雪在陽光下閃耀,漫山遍野,樹木蔥蘢。近處,幾個大大小小的湖泊,平靜的湖水就像鏡子似的倒映著藍天、白雲和起伏的群山。沿湖的草場上,牧草青青,草地上稀疏地分布著低矮的木板房,有白色的羊群和黑白斑駁的荷蘭奶牛懶洋洋地在草地上曬著太陽。七月,巴伐利亞的山區景色,處處風景如畫。


在藍天綠地之間,青山秀水之中,湖光山色里點綴著一座用白色大理石構建的美麗城堡,這真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好地方。中國人講風水,要求「前有照,後有靠」,其實,新天鵝堡的基址無論用什麼樣的標準和眼光來衡量和評價,都是一塊風水寶地,對於這座雄偉的城堡來說,阿爾卑斯山就是它堅固穩定的「靠」,前方左右兩邊平靜的阿爾卑斯湖和天鵝湖就是它清澈透明的「照」了。巴伐利亞人也許沒有「照」和「靠」的說法,但對山水的熱愛和建築上的審美情趣,應和中國人相去不遠,大概也是喜愛湖光山色,綠水青山的。

新天鵝堡建在這個地方其實也不易,早在中世紀,這裡就有「前高天鵝堡」和「後高天鵝堡」兩座古堡,只是到了十九世紀,古堡成了殘垣斷壁。路德維希二世為了興建他的「夢幻城堡」,下令將前、後高天鵝堡炸毀、清除,在廢墟的原址上興建新天鵝堡。他不僅親自選址,他還親自參與城堡的規劃和設計,據說很多畫龍點睛之筆出自他手。在施工過程中,路德維希二世還常常拿著望遠鏡從父親的高天鵝堡向新天鵝堡張望,監督工地的情況和進度。新天鵝堡是繼林德霍夫堡(隱秘在阿爾卑斯山中)、海德吉姆湖宮之後,路德維希修建的第三座城堡,在路德維希二世修建的這些豪華建築中最著名的當然莫過於新天鵝堡。這座城堡的建造非常具有戲劇性,由於國王是藝術的愛好者,一生受著華格納歌劇的深刻影響,他構想了傳說中曾是白雪公主居住的地方,所以這座洋溢著浪漫氣息的城堡不但結合了拜占庭式建築和哥德式建築的特色,還結合了華格納歌劇的舞台美術的元素和路德維希本人的夢幻創造,新天鵝堡的確是路德維希這個童話國王的一個夢,一個只能出現於童話世界之中的夢幻城堡。阿爾卑斯湖光山色的優美環境、城堡的夢幻氣氛、堡內無數天鵝的圖畫、雕塑和裝飾,使新天鵝堡,美得如詩如畫,宛若人間仙境,德國人常常引以為傲。


新天鵝堡是1869年動工興建,到1886年路德維希去世時,前後已經花費了17年的時間,但城堡還沒有竣工。這一年路德維希二世因診斷出「精神病」被帶離他心愛的城堡,臨走前他曾對僕人說 了下面一段今天讀來仍然令人十分傷感的話: 「Sticherl,好好為我照顧這些房間,不要讓它們被好奇的參觀者污穢了, 我在這裡花費了一生中最嚴峻的時光,我不會再回到這裡了!」顯然,路德維希對自己的命運感到了一種不祥之兆。新天鵝堡勘稱路德維希二世的傾心之作,他十分珍愛這個城堡,但遺憾的是路德維希二世在這裡只住了175天,便無奈地告訴世人,他「不會再回到這裡了」。

路德維希對自己命運的預感沒有錯。或許「瘋王路德維希」的綽號,就是一個不祥的預兆。一些歷史學家相信,路德維希二世並未瘋癲,他只是一樁反對他的陰謀的受害者。由於他過於痴迷音樂,熱衷於修建宮殿和城堡,隨著建築城堡日益增長的債務,巴伐利亞議會和內閣對路德維希的不滿也與日俱增,他被診斷為有「精神病」,被認為「不再適合管理國家」。城堡還沒有竣工,路德維希二世就被帶離城堡,送進了「精神病」院,住在施塔恩貝格湖邊。在那裡,僅僅過了幾天,1886年6月13日晚,路德維希和他的醫生的屍體就在水僅及腰的湖中被發現。是自殺,還是謀殺?當時就是一個謎,如今更是個謎了。


從此,路德維希二世不再有任何夢想了,但是他傾心建造的新天鵝堡卻屹立在巴伐利亞的阿爾卑斯山麓,當雲遮霧繞之時,讓人們更加感到如夢如幻如同進入一個虛無縹緲童話般的美麗世界。城堡的傳奇經歷、浪漫傳說和國王的悲劇故事,為新天鵝堡增添了幾分感傷、浪漫和神秘,每年都吸引著大批的遊客。作為一個旅遊參觀者,我們也許應當感謝路德維希二世建築城堡的愛好,感謝他的新天鵝堡給我們帶來了童話般的夢幻世界和審美享受。據說,今天德國的巴伐利亞人,還有稱呼路德維希二世為「我們親愛的國王」,不知道是因為新天鵝堡作為德國的一個熱門景點,每年能給當地帶來大筆旅遊收入的緣故呢,還是因為巴伐利亞人同情這位國王的悲劇人生。

參觀新天鵝堡,聽過導遊的介紹,後來我又上網查找過一些資料,雖然說有一些歷史學家相信「路德維希二世並未瘋癲」,但我一直覺得路德維希二世行為有些怪異。作為一個高大帥氣的男人,他不去愛已經與之訂婚的奧地利公主索菲(茜茜公主的妹妹),卻喜歡上了王室侍衛長理察•霍尼希,匈牙利戲劇演員約瑟夫•凱恩茨以及一名廷臣阿爾方斯•韋伯,把他們當作自己的情人,而把與索菲公主的婚禮一推再推,直至最後將婚禮取消,並且終身沒有結婚。作為一個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巴伐利亞國王,他幾乎不理朝政,對國家大事對政治全然沒有興趣,對歌劇對音樂對修建城堡和宮殿卻十分地執迷,為了修建一座又一座的城堡,他不僅耗費了大量本應用於治理國家料理政務的時間,還耗盡了自己的個人財富,吞噬了大筆的國家預算,欠了大量的債務,使國庫空虛,他甚至把俾斯麥安排其給普魯士國王寫勸進信所支付的五百萬泰勒的「酬勞」也用於了建築美麗的宮殿和城堡。在建築城堡和宮殿時,他不請建築師來進行規劃和設計,卻請來歌劇院的美工和舞台設計,把城堡的設計主要交付給劇場布景設計師克里斯蒂安•揚克來完成。他的特立獨行和怪異行為當然難以得到世人的理解,便躲在自己的城堡世界中,輕易不拋頭露面,晝伏夜出,遠行時甚至也選擇夜行……


是怪異,還是正常?恐怕今天誰也說不清楚了。好在阿爾卑斯山脈中的新天鵝城堡,從一開始就凸顯了中世紀色彩的魅影,令當時見過它的人和今天所有的參觀者都充滿著無限的遐想和嚮往。雖然說當時它並不適合人們的居住,但如今卻很受參觀遊覽者的喜愛,它很適合滿足來自全球各地遊人的好奇心,很適合古為今用,來發展巴伐利亞的旅遊經濟。這恐怕是路德維希二世連自己也沒有想到的對如今的巴伐利亞人做出的跨世紀貢獻。



百度搜索逸飛中文網,欣賞更多精彩文章,詩意每一個平凡人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