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帝王也能一夫一妻?這個女人憑什麼讓皇帝如此專情?

同道棠 發佈 2019-11-21T07:59:02+00:00

「可憐紅顏總薄命,最是無情帝王家。」在古代,皇帝多是三宮六院,擁有後宮佳麗三千。《新唐書》記載,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宮女總數達到四萬餘名。《阿房宮賦》記載「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秦始皇后宮妃子非常之多,丟棄的胭脂水粉竟可以讓渭水漲一層油膩。放眼歷史,也有一夫一妻的皇帝。

「可憐紅顏總薄命,最是無情帝王家。」

在古代,皇帝多是三宮六院,擁有後宮佳麗三千。《新唐書》記載,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宮女總數達到四萬餘名。《阿房宮賦》記載「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秦始皇后宮妃子非常之多,丟棄的胭脂水粉竟可以讓渭水漲一層油膩。放眼歷史,也有一夫一妻的皇帝。

隋文帝楊堅與獨孤皇后

隋文帝夫妻伉儷情深,獨孤伽羅十四歲嫁給楊堅,夫妻倆志趣相投,情到深處便發誓無異生之子,相約白頭,永不變心。

「高祖與後相得,誓無異生之子。」

獨孤伽羅出身非比尋常,她的父親獨孤信是北周其實著名將領,八柱國之一。獨孤信有三個女兒作了皇后,除了文獻皇后獨孤伽羅以外,還有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后,唐高祖李淵之母元貞皇后。獨孤一門三皇后,歷史鮮有。

但在楊堅稱帝之後,對於當初的誓言就有些動搖了。雖然誓言擺在那裡,皇帝的行為卻很誠實。一日,楊堅寵幸了宮女尉遲氏,皇后知道之後怒殺此女。楊堅暴怒:朕堂堂一個皇帝都不能寵幸宮女嗎?他的尊嚴收到了巨大打擊,卻也不忍(gan)責怪皇后,便騎馬飛奔出宮,離家出走。後來經過大臣們百般勸諫才把皇帝迎回宮中。這件事使獨孤皇后成為了歷史上有名的「妒婦」,楊堅也此因落下了「懼內」的名聲。

獨孤皇后去世後,楊堅對皇后非常思念。由於十分孤寂,也可能因為壓抑多年,楊堅後來十分寵幸宣華夫人和容華夫人。獨孤皇后出身名門,有勇氣和膽識,並且聰慧過人,與楊堅是患難夫妻。隋朝建立之後她與楊堅共同理政,有很大的政治影響,楊堅對獨孤皇后非常愛重。

相比之下,另一位踐行一夫一妻的皇帝才難能可貴。

明孝宗朱祐樘與張皇后

明孝宗朱祐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他是歷史上唯一一位真心實意一夫一妻的皇帝,他一生只娶了張皇后一人,從不納其他妃嬪。

為什麼說朱佑樘一夫一妻就難得呢?

第一,張皇后出身並不高貴。按照明代中期以後選後的制度,為了防止外戚干政,皇后一般都出身於平民之家。明宣宗朱瞻基的原配妻是錦衣衛百戶胡榮的第三女;明仁宗朱高熾誠孝昭皇后是指揮使之女等等,都不像獨孤一族權傾朝野。張皇后的父親是國子監生張巒。張巒原來只是一個秀才,以鄉貢的名義進入國子監,也就是說從地方學校保送進了國立最高學府讀書,成為國子監生。

帝頗優禮外家,追封巒昌國公,封后弟鶴齡壽寧侯,延齡建昌伯,為後立家廟於興濟,工作壯麗,數年始畢。鶴齡、延齡並注籍宮禁,縱家人為奸利,中外諸臣多以為言,帝以後故不問。

後來孝宗因為張皇后,愛屋及烏,頗為優待外戚。張皇后一門父子皆侯爵,張巒被追封為昌國公其,其弟張鶴齡為壽寧侯、張延齡為建昌侯。其弟囂張跋扈,言官時常進諫,朱佑樘努力為之調解。

第二,朱佑樘每天只與皇后同起同臥,朝夕與共,就像尋常百姓家的夫妻一樣生活。他寵愛張皇后融入了生活的點滴之中,從日常小事就能看出。

張後嘗患口瘡,太醫院進藥,宮人無敢傳者。院使劉文泰方受孝宗寵顧,忽得密旨選一女醫入視。帝親率登御榻傳藥,又親持漱水與後。宮人扶後起坐,瞪目視帝。少頃,帝趨下榻。蓋將咳,恐驚後也。其厚倫篤愛若此。

張皇后曾經生口瘡,朱佑樘親自為她端水傳藥,過了一會兒,皇帝趕緊下床迴避,大概是因為想要咳嗽,害怕驚擾到皇后。朱佑樘就是這樣深愛皇后。

曾國藩道:「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漢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其時皆異材勃起,俊彥雲屯,焜耀簡編。」

皇帝踐行一夫一妻,不僅在於皇后如何,更取決於皇帝的為人。歷史上對朱佑樘的評價非常之高,他為人寬厚仁慈,節儉勤政,大開言路,勵精圖治。他與張皇后一夫一妻,創造了古往今來一個特殊的紀錄,也成為朱祐樘作為一代明君的佐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