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急了"!用200架飛機連夜將龍蝦運到中國,什麼緣故?

萬樓淺談史 發佈 2020-06-17T00:14:39+00:00

單就這點來說,即便是澳大利亞的小龍蝦物美價廉,中國也不能進口這批小龍蝦,畢竟中國人是有志氣的,更是有智慧的,要讓澳大利亞知道,想反對中國還想從中國獲得好處。

話說2010年代初期,央視有著這麼一檔節目:《舌尖上的中國》。這個紀錄片基於中國龐大的版圖,以及各有來歷的菜系淵源、飲食體系,而製作的。事實上古代中國由於農耕體系發達,加之政權建設比照一般的封建國家成熟,於是很多官僚得以有多餘的財富用以享樂,高端飲食文化由此產生,而窮人為了生活變得更好,於是在一些低端食材上下功夫,於是很多地方特色的小吃也隨之發展起來了。這些,都成為中國飲食的組成部分。

因此這就養成了中國人對美食的熱衷,對海外美食也採取來者不拒的狀態。在我國,甚至很多小縣城都存在著許多西餐廳,就是這種情況的典型體現。而長期以來,澳大利亞的牛肉和小龍蝦,一直大量向我國出口。而最近,澳大利亞動用了二百多架飛機,將龍蝦運到中國,這其中原因何在?從事過進出口貿易的朋友可能知道,蔬菜和海鮮的出關和入關,應該相對快一些,因為這些東西都具備一定的保鮮期,而如果過了保鮮期,就無法食用。

甚至會遭到退貨,因此,對於從事蔬菜和海鮮進出口貿易的人來說,產品是不能積壓,需要抓住時機的。如今澳大利亞因為新冠疫情的衝擊和影響,很多其他國家的訂單被紛紛取消,這就導致澳大利亞只能寄希望於中國,將小龍蝦出口給中國。但是不料,對於這些小龍蝦,中國並沒有認可。因為在最近這段時間,中澳關係之間陷入緊張狀態,澳大利亞不斷針對中國製造摩擦,比如對於中國出口到澳大利亞的產品。

澳大利亞就百般刁難,無理取鬧,而澳大利亞一方面抵制中國產品,尋找中國的不自在,另一方面則幻想中國會繼續慷慨購買澳大利亞的小龍蝦,即便中國人友善,也斷然不會輕易鬆口,答應接受澳大利亞的小龍蝦。因為一來,這些小龍蝦多半是澳大利亞無法出口給別的國家的東西,轉而出口給中國的,雖然小龍蝦是否有問題局外人不知道,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心理上,澳大利亞的這種做法讓人感到心裡不舒服:

這是把中國當成垃圾場了嗎?還是當劣等產品傾銷市場?二來,和善不等於分不清好壞,更不等於不懂拒絕。大度更不代表愚蠢。澳大利亞一方面對中國十分不友善,另一方面又幻想中國能繼續一如既往買澳大利亞的東西。這種將中國當傻小子耍的行為。單就這點來說,即便是澳大利亞的小龍蝦物美價廉,中國也不能進口這批小龍蝦,畢竟中國人是有志氣的,更是有智慧的,要讓澳大利亞知道,想反對中國還想從中國獲得好處。

這種兩全其美的幻想,還是早點省省為好。不過,從澳大利亞的這次用二百架飛機運送小龍蝦到中國這一事件,倒是可以看出不少內情出來。因為一來,這說明澳大利亞的經濟出現嚴重下滑,小龍蝦失去了絕大部分市場,不然澳大利亞也不至於這樣著急把這批小龍蝦出手。二來,澳大利亞如果小龍蝦出口困難,那麼,其他產品出口也未必會好下去。比如澳大利亞還出口牛肉、奶製品和鋼鐵這些材料。這些材料的主要大客戶也是中國。

因為英法的市場份額較少,美國很少進口澳大利亞的牛肉和奶製品,至於說鋼鐵原材料,在當下,英美這些國家基本上放棄了製造業,而中國是澳大利亞鋼鐵原材料的主要進口國,可以說,如果中國全面斷絕和澳大利亞的貿易,澳大利亞的未來可以用悲慘形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