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縴夫的愛》的於文華,曾捧紅大衣哥朱之文,如今過得怎樣了

open小林 發佈 2020-06-17T15:24:29+00:00

20世紀90年代,一首《縴夫的愛》被傳唱在街頭巷尾,紅極一時。1965 年,於文華是家中最小的女兒,她出生的時候,父親已經六十歲了。

「妹妹你坐船頭,哥哥在岸上走,恩恩愛愛縴繩盪悠悠……」

看到這句歌詞,你的腦海中是否也自帶旋律?

20世紀90年代,一首《縴夫的愛》被傳唱在街頭巷尾,紅極一時。

歌手尹相傑也憑藉這支單曲,一舉成名。

這首歌的女主唱,卻並沒有因此為人們熟知。在公眾的視線之外,她默默地做著更有意義的事情。

2003 年,她是演藝圈中第一個以慰問者的身份走進「非典」隔離區的文藝工作者;2008 年,她是第一個走進「汶川」災區慰問的軍旅歌唱家。

她,就是於文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你也許並不熟悉她的名字,但一定聽過她的歌曲。

作品比人紅,是她作為藝術工作者難得的初心。

於文華是國家一級演員,著名軍旅歌唱家,人們讚譽她「用嗓子繡花」。

演出時,她總是光彩照人,熠熠生輝。扣人心弦的歌聲,聲情並茂的演繹,都讓人覺得她仿佛生來就屬於舞台。

可事實上,就是走上舞台的這一步路,她走得很久,也走得很苦。一切光鮮亮麗的背後,都有著不為人知的心酸。

人上之人,定吃得了苦中之苦。

1965 年,於文華是家中最小的女兒,她出生的時候,父親已經六十歲了。小時候家境貧寒,一家人只能以種地為生,靠天吃飯。

在她的《我的父親母親》一文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我出生在普通的河北農村,祖上世世代代都是農民。父親他們家窮到娶不起媳婦,弟兄幾個只有排行最末的父親得以娶了一房媳婦。」

那時,家裡窮到買不起零食,父親心疼小女兒,就會撿來一些吃剩下的杏核。

他總是小心翼翼地砸開杏核,取出完整的杏仁,泡在水裡,去去苦味,然後再拿給女兒吃。

父親陪伴她的歲月不長,父女間的這個小故事,是她珍藏的獨家記憶。

苦澀的杏仁,是甜甜的父愛。

上初中時,老師讓每個同學買一條藍色晴綸運動褲。

母親聽後一言不發,只是呆呆盯著角落。

看到母親神情木然,於文華明白:家裡拿不出這個錢。

後來,母親去鄰居家借到了錢。

於文華拿著母親給的一把錢,一口氣跑到了供銷社,卻發現:

她手中皺皺巴巴的零錢和鋼鏰加起來,還是買不起一條四塊錢的運動褲。

於文華說,那是她第一次嘗到了苦澀的滋味。可她沒有哭,沒有抱怨,甚至沒有感到尷尬,而是突然間理解了自己的母親。她寫到:

「這一瞬間,我長大了,這是我真正懂事的開始。」

人的成長,總是一瞬間發生的事情。

從那天起,小小年紀的於文華,開始拚命努力地讀書,發誓要為自己和家人找到出路。

唱歌和學習,成為了她最重要的事情。十七歲那年,她如願考上了河北省藝校。

在藝校的日子,於文華的生活還是很困難。她只吃得起食堂里最便宜的飯菜,也沒有錢買一件體面的衣服。因為寒酸,她還時常會被一些同學嘲笑。

在女孩子最敏感的年紀里,她默默地承受下了這一切,學會了堅強。她堅信:

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只要熬過去,就是光明。

三年的時間裡,於文華心無旁騖地讀書學習,終於如願以償地考入了中國音樂學院。畢業後,她順利地進入了中央歌舞團,人生從此變得不同。

命運安排給人的每一次考驗的,一定都有它的道理。人只管把該做的事做好,上天自有衡量。

就像有人說的那樣:

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

在追求音樂的道路上,於文華也收穫了愛情。

1995 年,她嫁給了第一任丈夫,音樂製作人李凡。

經典作品《縴夫的愛》《天不颳風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陽》,都出自李凡之手。兩人神仙眷侶式的愛情,一度為人稱頌。

結婚一年後,女兒出生,一家三口幸福美滿。

可惜好景不長,這段婚姻只維持了四年,就走向了終點。34 歲的於文華,成為了一位單親媽媽。

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離婚終究是一個艱難的決定,更何況是在那個年代。那段時間,她一度陷入抑鬱情緒中,有報導稱:

離婚當晚,於文華動了輕生的念頭。要不是為了女兒,她可能就已經走了。

可苦甜交織,本就是人生百味。

生活若是不講道理,就沒有人可以和它討價還價。一路走來的於文華,早就看透了這個道理。

她整理好情緒,再次輕裝上陣。她始終相信:只要你勇敢和過去說再見,生活自會獎勵你一個新的開始。

就這樣,於文華遇到了她的鋼琴家先生。

那時網際網路剛剛興起,他們倆體驗了一場浪漫的「網戀」。兩人互相認識,但是並不相熟。在網上聊天的過程中,他們才互生好感。

後來,於文華再次走入婚姻,嫁給了她的鋼琴家,李年先生。

他總彬彬有禮,謙遜溫和,對於文華和女兒愛護有加。婚後,李年放棄自己的事業,做起了妻子的經紀人,專心打理於文華的演藝事業。

兜兜轉轉,於文華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

人在低谷時,最容易輕言放棄。然後告訴自己:這輩子,就這樣了。

其實人生和爬山沒有什麼不同,只有登更高的山,才能擁抱更美的風景。只有經歷過低谷,才能收穫更好的時光。

王維在《終南別業》中寫到: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別輕言放棄,不然對不起自己這麼久的努力。難熬的時候,堅持下去,生活就會變得不同。

專注於工作和公益的於文華,幾乎從不出現在娛樂新聞之中。

只是有一段時間,突然出現了她和「大衣哥」朱之文的緋聞,說他們二人「關係密切,互相利用」。

事情的起因是兩人的一張合影,媒體報導稱:照片是在於文華家中拍攝的,她穿著一身睡衣和朱之文合影,兩人笑得很開心。

後來,還有人拿出了於文華去朱之文老家的照片。

可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只是表象,並非真實。

於文華確實看上了朱之文,只不過看上的是他的才華和質樸,無關風月。

在公眾的印象里,「大衣哥」是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一舉成名的。而把他帶到星光大道的舞台上的人,正是於文華老師。

如果沒有她,也就不會有今天的「大衣哥」。

他們只是純粹的師徒關係,更鮮為人知的是:最初把朱之文推薦給於文華的,正是她的愛人李年。

李年在網上看見了朱之文唱歌的視頻,覺得不錯,就把他推薦給妻子。

於文華瞬間就被朱之文打動了,因為他的歌聲,也因為他難得的質樸和天真。這樣的朱之文,讓於文華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同樣生長在農村,同樣熱愛歌唱。對於他們而言,這條路有多麼的難走,於文華最為清楚。

為了不讓朱之文的才華被埋沒,她決定幫他實現夢想。

在與《星光大道》節目組的溝通之後,於文華同工作人員一起,來到了朱之文的老家,希望將他帶到一個更大的舞台。

在朱之文準備比賽時,於文華夫婦邀請朱之文來到他們家中,於文華親自教他唱歌。那張引起誤會的照片,也是這時候拍攝的,當時李年就在旁邊。

面對謠言,她從不介懷,雲淡風輕。於文華知道:

生活是自己的,沒有必要向別人解釋什麼。

她只是過好自己的日子,和家人一如既往地幸福著,謠言也就不攻自破。

那些壓不垮你的,都終將讓你更加強大。

04

時隔幾年,於文華因「被尹相傑傷透了心」而被再次送上熱搜。

2015 年,尹相傑兩次因吸毒被捕入獄。第一次出獄後,他決定改過自新。

作為一起出道的老搭檔,於文華很信任尹相傑,認為他本性很好,只是一時走錯了路。

面對負面新聞纏身的尹相傑,很多人都對他避之不及,於文華卻真心想要幫他走出低谷。她帶著尹相傑參加公益活動,還在媒體面前幫他說了不少好話。

這份雪中送炭的情誼,彌足珍貴。

可惜的是,四個月後,尹相傑再次因吸毒入獄。

這一結果,令於文華失望至極。可她也沒有多說什麼,沒有訴苦,沒有詆毀,面對媒體的追問,她也只是默默地關掉了手機。

說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內心的平靜,才是一個人最頂級的奢侈品。幾次經歷起落的於文華,早已練就了這樣的心境。

方寸之間,自有天地。

現在的於文華,依舊過著最簡單的生活。

她熱愛生活,喜歡接受新鮮事物,始終對世界保有一份好奇。

她開通了抖音帳號,有時間就唱歌給大家聽,分享演出時的台前幕後,偶爾也會發一些自己生活的日常。

有時候,於文華還會在直播的時候連線「大衣哥」為大家唱歌,給更多的人帶來歡樂,這是坦蕩之人才有的底氣。

這一路上,於文華是經歷了很多,才換來了人到中年時的歲月靜好。

真正的強大,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就像是普希金的那首小詩寫的一樣: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鬱的日子裡需要鎮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心兒永遠嚮往著未來,

現在卻常是憂鬱: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