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厲王把山川林澤收歸國有而遭國人襲擊,到底觸動了誰的利益?

鳴說歷史 發佈 2021-09-28T18:15:43+00:00

周穆王通過五刑的實施,延續了成康以來的治世局面,穆王崩了以後傳到五代天子就來到了周厲王,此時周朝國勢已經衰微,天下很多諸侯不再朝拜天子,周厲王也並非賢能之人,反而對國人殘暴,周朝的命運會如何呢?

周穆王通過五刑的實施,延續了成康以來的治世局面,穆王崩了以後傳到五代天子就來到了周厲王,此時周朝國勢已經衰微,天下很多諸侯不再朝拜天子,周厲王也並非賢能之人,反而對國人殘暴,周朝的命運會如何呢?今天聊聊《厲王奔彘》,也就是歷史教科書上的國人暴動,何為國人呢?就是住在國都或近郊的平民,國指的就是城或城郊村莊即野,那個時候並沒有領土國家的概念。

周厲王就是姬胡,這個人貪財好利、生活放縱;而且不聽賢臣的勸諫,執意重用好利的榮公為卿士執掌國政。周厲王貪財好利又重用了一個好利的卿士執掌國政,天下平民豈不受苦呢?在位37年以國家名義壟斷山川林澤而供自己享樂,不准國人(平民)依其這些資源謀生,這就是與民爭利,他違背了周人共同享有山川臨澤以利民生的準則。在這裡解釋一下,山川臨澤是手工業發展的場所和資源,平原或高原農耕的場所和資源,所以說周厲王時期主要對手工業者的一種爭利。由於這些劣跡,老百姓已無法生活就公開的在田間地頭、臨街小巷公開指責周厲王的過失。召公進諫厲王,但他根本沒有醒悟反而更加惱怒,找來一名巫師讓他監視人民發現後立即報告朝廷並立即殺掉,這樣一來大街小巷再也沒人議論他的過失而且相互見面打招呼都不敢了,周厲王非常高興並向召公炫耀的說他可以平息非議。召公趁此機會極力勸諫,說了一段很長的一段話:「防民之口甚於防水,水涌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此,是故為水者決之時導,為民者宣之使言。」這段話把防民之口比作防水,防水應因勢利導,防民應該廣開言路暢所欲言,可以說召公苦口婆心,但周厲王根本不聽,於是國都內再也沒人敢講話。不在沉默著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又過了三年,國人終於忍無可忍,竟一起反叛襲擊厲王,厲王慌忙逃到彘,彘是霍國的一個小地方(今天山西霍縣),最後周厲王再也沒有返回國都,14年後死在了彘。

周厲王是周朝自武王開始的第十代天子,當國人叛亂響噹噹的周厲王為何沒有採取措施鎮壓呢?為何又逃奔到小地方彘而不是其他諸侯國呢?面對國人暴動諸侯們為何不來親王呢?我認為有如下幾個原因:

1、周厲王無道 就連身邊的軍隊等國家機器也不再聽從指揮。

2、諸侯對其殘暴的表現也很不滿,對周天子採取冷漠處理。

3、周天子周邊的諸侯國實力不足以平息叛亂。

4、觸動諸侯利益,國人暴動或許是掌權的諸侯一手策劃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