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校越合作,孩子的教育越成功!

桃李創天下 發佈 2020-06-17T12:52:46+00:00

有人說都把孩子送到學校了,那教育孩子就是老師的事情,其實再好的老師都需要家長的配合。老師再盡職盡責,也總有教育不到的地方,需要家長的全力配合。

遇到好老師,是孩子今生的幸運。

有人說都把孩子送到學校了,那教育孩子就是老師的事情,其實再好的老師都需要家長的配合。

老師傳道授業,使孩子掌握知識和技能。

家長言傳身教,使孩子擁有習慣和品德。

老師再盡職盡責,也總有教育不到的地方,需要家長的全力配合。

1

孩子在校犯錯受罰

家長要理解老師的苦心

此前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兩名初中生逃課被班主任訓斥了幾句,並在訓斥中用課本打了兩名學生,後來學生家長以老師體罰孩子為由,把老師告到校長處。

體罰學生的老師被停職一月,並取消職稱評優。最後這名老師被教育局通報罰一年績效工資,予以辭退並納入當地信用信息評價系統黑名單,

此類型事件不勝枚舉,很多老師坦言,現在的學生想管不敢管,不能管。試想,若老師手裡沒了戒尺,師尊沒有威嚴,課堂會是什麼樣?孩子的成長會是什麼樣!

教育孩子說到底,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而這個規矩需要老師鐵面無私地執行,需要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老師希望,孩子在學校犯錯受罰後,家長能理解老師管教孩子的苦心,家長要做的是引導孩子向上向善,而不是嬌慣孩子和老師做對。

只有負責任的老師才會對孩子如此上心,老師愛孩子,才希望孩子能改「邪」歸正。

如果在遇到孩子犯錯懲罰的情況,希望家長能站在教育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支持理解老師,就是支持孩子的教育。

2

孩子成績不好

請家長和孩子一起打敗問題

同樣的班級,同樣的老師,為什麼孩子的成績有高有低,品行有好有壞呢?除了孩子的天賦稟性以外,家庭教育和父母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

很多家長一拿到孩子的試卷,就對老師和孩子破口大罵,罵老師沒有教好孩子,罵孩子不是學習的料。

試捲髮下來,老師只有一遍遍耐心講解試卷,讓孩子繼續鞏固知識,學會做題技能,端正學習和考試心態。

但要讓孩子在考試中有進步,還需要家長的配合。

孩子成績不好,請家長和孩子一起打敗問題。

01、理性對待成績,分析試卷

父母首先要做到比孩子更加理性地面對考試成績,孩子有進步,給與鼓勵,孩子退步了,分析問題。

其次,要和孩子找到卷面失分的原因,要總結出給孩子失分的重災區是哪裡,查漏補缺。

02、重視錯題本,制定計劃

錯題本是考試後的必備環節,錯題本的內容涵蓋平時易錯練習或月考的錯題,重點記錄期中期末考試的錯題,要讓孩子學會在錯誤中吸取教訓。

03、與老師交流,提升自我

同時,家長要和老師針對孩子的考試結果及平時表現情況多做交流,家校配合,才能助力孩子的成長。

3

再負責任的老師

也很難教育好孩子這幾件事

常言道,教書的是老師,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事業。

再負責任的老師,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比如下面幾件事,需要父母的全力配合。

01、讀書的興趣

老師對孩子閱讀上的影響,僅限於課堂上的說教,或者一專門設的閱讀課、帶學生去校內圖書館等。

孩子的閱讀興趣與父母的閱讀習慣和家庭氛圍有很大關係。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離不開家長我孩子創造的環境,更離不開家長的以身作則。

02、生活習慣的養成

老師讀孩子習慣上的影響僅停留在口頭說教上,培養習慣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離不開家長的幫助和監督。

孩子回到家,一系列行為習慣家長顯而易見,及時糾正,正確引導才是家長該做的事情。

03、逆商的培養

逆商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老師最多能在課堂上為孩子講講勵志故事,讓孩子從精神上感受,但這畢竟是浮於表面的。真正逆商培養需要實踐,需要父母的適當放手,鍛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

04、幸福感的培養

在學校,孩子的幸福感來自於被老師認可,與同學友好相處,班級氛圍融洽,但這遠遠不足以培養孩子的幸福感。

孩子真正的幸福感,來自於幸福的家庭和通情達理溫柔慈愛的家長。

教育孩子從來都不是老師一個人的事情,更是父母的終身事業。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校越合作,孩子的教育越成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