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戀5年的男女,卻因為30萬的彩禮而分手

蕭秋水 發佈 2020-06-17T08:02:54+00:00

1在知乎看到一對年輕人因為彩禮而分手的故事:男生坐標二線城市,父親是公務員,母親是銀行主管,自己在國企上班,一表人才,他和大學時的學妹相戀5年一直到談婚論嫁,女孩出身農村,有個哥哥已經結婚。

1

在知乎看到一對年輕人因為彩禮而分手的故事:

男生坐標二線城市,父親是公務員,母親是銀行主管,自己在國企上班,一表人才,他和大學時的學妹相戀5年一直到談婚論嫁,女孩出身農村,有個哥哥已經結婚。男孩的父母為他們提供了結婚所需要的一切:一套100平的婚房,一輛奧迪A4L,房子裝修家居家電30萬;婚禮婚宴當時預計20萬左右,算下來差不多300萬,但是,最後兩人因為女方索要30萬彩禮而分道揚鑣。是女孩的父母提出的,女孩自己也認為合理,理由是同村高中畢業就出去打工的女孩彩禮都有20萬,自己是211畢業,長相身材工作都是村裡最好的,不能那麼賤。男孩直接拒絕,留下一句狠話:「嫁給我,就別要彩禮,要彩禮,就別嫁給我!」雖然男方父母表示願意支持,但男孩鐵了心。

女孩很傷心,覺得自己受到輕視,在他眼裡竟然連30萬都不值,心灰意冷。

男孩也很傷心,覺得他所愛的姑娘竟然把自己和30萬劃等號,心灰意冷更甚。

每個地方風俗不同,每個人的想法也不同,要不要彩禮,要多少彩禮,各有各的思考,談不攏而分手的也大有人在。但這個故事還是讓人感覺挺複雜的。

我個人覺得男孩做的對,其實這是個價值觀的問題,兩人價值觀不同,也很難一起走一生。

價值觀的碰撞,平時可能不明顯,在婚姻大事上,會集中爆發。

這個上了211的女孩,骨子裡還是農村傳統思維,高等教育有時候也難以讓人超越出身。

這樣一想,覺得我初二那年,我爸堅持要全家搬離農村,真是很英明的決策。他之前就有幾次搬離的想法,我媽不願意,因為她已經習慣了農村的生活。我並不是說農村不好,我幸運的是:在農村長到12歲,然後搬去城裡,既受到了農村的好影響,一生親近大自然,也不會受到落後思維的牽絆。

我在微博發布這個故事的時候,說我有點納悶,彩禮這個詞,一直以為是在農村較多,為什麼這幾年又成為熱議名詞了呢?

作家葉傾城說了幾句話讓我恍然大悟:

「婚姻法不同呀。早些年,結婚超過多少年(似乎是七年),財產就變成雙方的了。女孩子安安心心嫁過來,生小孩過日子,婚姻出了問題,可以離婚分財產。現在婚姻法變了,男方提供的所有,婚房,車子,全跟女方無關。如果離婚了,女的帶著內衣褲滾蛋。這種情況下,讓女孩如何有安全感?」

要這樣說來,有些女孩想要彩禮,又似乎情有可原。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大城市裡彩禮也有市場。不過我做了些調研,發現大城市裡還是不同的:通常來說是意思一下,然後再返還給新婚夫婦,作為小家庭啟動資金。

而農村的彩禮通常就是父母留下了。

2

感覺現在不管是戀愛和婚姻,都變成了很麻煩的事情:

戀愛時要考慮各種成本,特別是時間和金錢。

結婚時考慮的更多,婚前財產啊以後離婚了怎麼辦啊,考慮最少的反而是感情。

幸虧自己結婚早啊(也幸虧離婚早)。

我結婚的時候沒多少花費。

爸媽根本沒提彩禮的事。估計當時我爸媽覺得,我能嫁出去就謝天謝地了,可千萬別提彩禮啥的,把人嚇跑了。

我問了我妹妹,她結婚的時候,彩禮是給了的,1001元,象徵性的,當時的標準。我一聽覺得這也太少了,我給她的陪嫁都遠超這個。

我結婚的時候也非常簡單,因為當時前夫已經移民加拿大,所以也沒考慮房子啥的,結婚的時候是借住了公公那邊繼母的哥哥的房子(好繞口),所以大姑姐給了婚紗攝影的錢(忘了是五千還是八千了),也沒去拍,因為拍了也沒地兒放,再說我的PS水平還不錯,想著還不如自己PS呢。

公公送了條鑽石項鍊,真心不想要,但是不能推,現在還在手裡,也就戴了幾次吧。主要是沒啥需要的場合,當時還說不如換成筆記本,但是公公和繼母的心意,當然也不能真去換。

本來不想要什麼儀式,嫌麻煩,公公不願意,說那樣顯得對我不尊重,公公作主,在頤和園擺了一桌酒(他們家是滿族愛新覺羅,覺得在那裡有意義),有個簡單莊重的小儀式,只有自己家裡人,錢是公公付的。我穿的禮服是妹妹結婚時穿的,中式裙褂,很精美,妹妹定做的,她就穿了那一次,我覺得不要挺可惜的,就給她要了來等自己出嫁時穿。我屬於沒多少忌諱的那種人。印象中我自己為了結婚只買了一件衣服,是件大紅色的改良旗袍裙,印象中現在似乎還在衣櫃里。在北京的時候繼母和婆婆都給買了幾件衣服,她們對我都很好,我婆婆的確是把我當女兒一樣疼,她說家裡很多年都沒小孩了,所以心裡特別高興。

婆婆送了條家傳的金鎖,是她百歲的時候她外婆送的,她說意思就是把我鎖住跑不了了。

婚戒是我的主意,選了一對白金素戒,印象中每個200多塊錢的樣子,因為我倆都要打字,戒指不能影響打字。

回山東後也沒擺酒,因為我姐夫出了事情,只請了行里同事們,我爸媽說要付那個錢,我後來又給他們了,不想讓他們破費。印象中是幾千塊錢吧,就在行里餐廳請的,好吃又便宜。

我的態度很明確:兩邊家裡都不想破費。

他們有錢是自己的事,就算願意花給我,我也不想要。

我爸媽在我姐姐、妹妹出嫁時都給了豐厚的嫁妝,像全套家具等,我出嫁的時候都沒有,我也不攀比,姐妹出嫁時我也給了一份厚禮,我出嫁時只象徵性地收了一點,因為覺得心意到了就行,我工資比她們高,給她們是應該的。

我公公很有錢,但我也從來沒有占便宜的想法。有次在公公家裡,他拿了幾個古董碟子給我們看,說將來都是我們的,我道了謝,相信公公是真心,但我沒那個貪心。公公有次去加拿大看前夫,擔心他的生活,給了他一筆錢,我知道後就很不高興,因為覺得這麼大人了還要讓公公操心,這是不應該的。

索要高額彩禮的各種故事,我看了不少,普遍來說都是男方父母已經為兒子買了房準備了必要的物質條件,有的已經傾盡所有甚至借債。女方想要安全感的心,可以理解,但不考慮男方的承受能力,也會讓男方寒心。

我也寫過婚姻應該謹慎的文章,但並不鼓勵不看實際情況一味索要彩禮,而是綜合考究男方的人品、原生家庭、交際圈等。兩個人要考慮婚姻,就算是因為相親促成,缺少感情基礎,但畢竟也是因為彼此看好才願意在一起生活,不要把婚姻完全弄成了斤斤計較的生意。

婚姻既不是扶貧,也不應該成為致富手段。女方的確有更高的生育成本,也要考慮離婚等情況,但最好不要用彩禮作為威懾,還不如談判房子加名等。這裡面其實有很多技巧,但現在很多人似乎一味糾結於彩禮。

不清楚上了211大學的農村女孩是學的什麼專業,很可惜她並沒用對知識。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很好學,也學了大堆知識,但是看他們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面貌就會明白,那些知識的用處不大,可能只是用來充當門面。有用的知識不是高大上假空,不是聽上去無比正確但實際上全是廢話。更甚者,有些人學到的知識是錯誤的,讓他們自恃甚高,一味把改變命運的可能性寄托在別人身上。

3

我妹妹說,現在在老家(山東曲阜)沒有一百萬也娶不了媳婦。房子就得100萬,再加上車、裝修、家具、酒席啥的,至少150萬。

這一聽真是嚇一跳呀,幸虧我們家都是女兒,要都是兒子不得破產嗎?

我如果有兒子,將來遇上索要高額彩禮的女朋友,自己解決,家裡不管。房、車等,也都自己解決,如果解決不了就不結婚,那是自己的事。我不指望孩子養老。提供必要條件供養到成年,會給予很好的教育陪護,但要求孩子長大了經濟獨立生活獨立精神獨立。

有人說你要真是有兒子就不這麼說了,如果兒子不爭氣,還能看著他打光棍不成?

說這話真是太不了解我了。

我蕭秋水的兒子,會不爭氣?

估計他小小年紀就走遍世界了吧,而且還得是我的好幫手。

「四寶,給我拍張照。」

「四寶,行李箱收拾好了嗎?」

「四寶,媽累了,你做飯。我想吃番茄燉牛腩。」

……

我教育孩子,一直是這風格。

有次我回老家,帶三寶出去玩,她不慎踩到髒東西,我並不幫她,讓她自己處理,看她脫了鞋子、襪子,用帶的水洗手、擦鞋子,忙得不亦樂乎,一邊很懊喪地說運氣不好、倒霉,說為啥不能象二姨這樣幸運呢,我在一邊看著樂,笑的時候她還嗔怪我,我算是見識了這小人的羅嗦。

領她回家,她自己洗襪子、刷鞋子、洗腳,等她收拾停當,對她講道理,說鞋襪本來應該有點髒,因為更髒了所以洗,結果就乾淨了,那麼是不是也說不上不幸運呢?她點頭,說是,說學會了刷鞋子,有收穫。

那年她六歲。

房子、婚姻、養育孩子的確是沉重的大山,我也明白,各地、各家的情況不一樣,對於彩禮,我也不是一味反對,不過,那些能夠移山的愚公們才是我重點關注的。優秀的人、好的做法,有很多,我身邊有不少年輕人,在北上廣深靠自己買房沒有壓力,也找到志同道合的伴侶,帶娃很辛苦,但也能應付。

乾女兒的媽前不久上班了,孩子由保姆帶。孩子出生前她就對兩家父母說了,一概不用過來,她找月嫂就行。大概我們做知識管理的人就是這麼強悍吧。

乾兒子的媽也早就上班了,孩子的奶奶在這邊照顧。有天他爹發來一個視頻,乾兒子哭得哇哇的,正在耍賴,全家意見很統一,哭就哭,不慣著。我也支持這樣。

我問一位在北京買了房子還沒女友的朋友,將來如果女方索要高額彩禮怎麼辦?他只簡短地說:「婚姻不是扶貧。」

我喜歡葉海洋這種女性。是真正的堅強獨立,有事業,有錢,想要孩子就自己生。世俗的東西在她身上不起作用,你不會把「彩禮」這樣的詞和她關聯起來,別人讚美也罷,詆毀也罷,她仍然閃閃發光地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葉海洋是個優秀範例,讓人明白女性也可以不糾結於相親、房產加名、彩禮等。

姬十一天老師的做法我也很欣賞:

「姑娘今天結婚,兩家人坐一起吃頓飯,親戚朋友一個也沒有請,簡單到把姑娘用親情直接交給愛情,我覺得這樣的愛才是最純潔的,最值得珍惜,省略了許多塵世的嘈雜,只留下最閃光的部分。昭示著你們今後的日子一定光明無礙,只有幸福相伴。祝福你們!」

姬十一天老師是姬霄的父親,關於姬霄的事跡,我曾經在《今天只想講個特別好玩的故事,介紹幾個超有趣的人》介紹過,包括為啥關注了姬老師。

作為女性,我對於女性的艱難生存環境一直是持同情心的,而作為人類,我也希望因高額彩禮而受挫的婚姻少些、儘量不要有,西方社會就是一面鏡子,當然,要發展到那樣,還需要較長的歷程和社會環境的鋪墊、條件的成熟,但我想,人類不斷進步的意義就在於獲取更大的自由,不受限於金錢,不受限于思維。

願這一天早些到來,屆時,擁有幸福的人將越來越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