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人到扶貧幹部——記武警雲南總隊迪慶支隊駐村扶貧幹部陳水生

此時迪慶 發佈 2020-06-16T06:36:48+00:00

彩雲之南,雲霧繚繞。位於維西縣康普鄉西南面瀾滄江西岸的念里米村,一場大雨之後宛若仙境。念里米村是武警上海總隊、雲南總隊的扶貧點。2016年,陳水生受武警雲南總隊迪慶支隊委派,到念里米村擔任駐村扶貧幹部。

彩雲之南,雲霧繚繞。位於維西縣康普鄉西南面瀾滄江西岸的念里米村,一場大雨之後宛若仙境。

念里米村是武警上海總隊、雲南總隊的扶貧點。2016年,陳水生受武警雲南總隊迪慶支隊委派,到念里米村擔任駐村扶貧幹部。

初到村裡,經濟底子薄、設施欠帳大的念里米村讓陳水生一籌莫展,但作為一名軍人,面對困難,陳水生毫無畏懼,迎難而上。他用軍人的優良作風,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詮釋了怎樣才能當好人民子弟兵!

知其然,必先知其所以然。陳水生首先對念里米村貧窮落後的原因展開調研,他深入田間地頭、農戶家中,與村民促膝談心,了解村情民意,並積極探索改善念里米村人居環境、提升村民生活質量的辦法。

通過大量的調研,陳水生認為,念里米村要脫貧,得有資金的投入、產業的發展,更得有一支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得出這一答案,他積極向部隊領導班子匯報,爭取資金,投入36萬多元援建了村黨總支第一支部黨員活動室,增強了黨支部的凝聚力,為村裡留下了一支不走的工作隊。

念里米村有豐富的林木資源,適合發展種植產業。陳水生提議由武警上海總隊和雲南總隊出資購買烏天麻培育的萌發菌發展烏天麻產業,採取「公司+合作社+專業戶」的運營模式,把烏天麻種植示範點建起來。2018年,投入460萬元發展該產業,157戶農戶參與,種植天麻200畝,全面覆蓋134戶貧困戶。今年年底,預計可實現產值900餘萬元,人均收益可達1.5萬餘元。

此外,在陳水生的積極爭取下,部隊每年投入5萬餘元,在村口、村委會和活動廣場設置宣傳欄,大力宣傳黨、國家和軍隊精準扶貧政策。為改善村民落後的生產生活方式,2015年以來,陳水生積極協調縣人社局和農科局,邀請專家到念里米村進行了5次現場培訓,有效提高了村民種養殖技能。另外,為提高群眾就業技能,部隊在念里米村設立了提升就業技能基金,先後安排25名村民學習駕駛技能,對取得駕駛執照的人員給予5000元補助。

「陳水生不僅人駐了村,心也駐進了我們村。他在村裡不像一名幹部,更像是我們的家人,他對村裡的大事小事都非常用心。有一次,他了解到學生李玉梅的父親過世,只有身體殘疾的母親和她相依為命時,便決定自掏腰包供李玉梅上學。部隊知曉這一情況後,資助念里米村20萬元設立了助學基金,為村裡的青少年接受教育提供了保障。」談起陳水生,村民余忠明有著說不完的話。

在調研過程中,陳水生了解到,念里米村患慢性病的人數較多,因收入低,村民從未做過全面系統的體檢或治療,導致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病。對此,他積極與雲南總隊和上海總隊對接,先後5次組織醫療隊到村裡義診,服務村民2000餘人次,並發放了價值5萬餘元藥品,得到了村民一致好評。

來源:迪慶日報

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湯維

審核:祝小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