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慶:普達措國家公園反哺870餘戶村民

此時迪慶 發佈 2020-06-16T06:19:20+00:00

「以前全家一年的收入就靠給遊客牽馬。普達措景區建起後,我成為了林區的管護員,再加上放養氂牛、藏香豬和撿松茸的收入,一年超過3萬元,日子越來越好過了。」59歲的藏民都傑說。

「以前全家一年的收入就靠給遊客牽馬。普達措景區建起後,我成為了林區的管護員,再加上放養氂牛、藏香豬和撿松茸的收入,一年超過3萬元,日子越來越好過了。」59歲的藏民都傑說。

近日,由全國多家媒體組成的採訪團來到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實地探訪了解當地村民脫貧致富的酸甜苦辣,管護員都傑只是普達措國家公園反哺村民的一個剪影。

記者了解到,普達措國家公園試點建設規劃中就明確有社區發展功能,對公園周邊社區、村民小組實施反哺政策及教育補貼,並適當解決就業。2008年至2013年6月,公司支付反哺資金2793.6萬元,投入為社區創收的經營性建設2300多萬元,投入社區基礎設施建設600萬元,三項預計投入5993萬元。2013年至2018年,投入第二輪反哺資金1800萬/每年,5年達到9000萬元。過去國家公園周邊社區是香格里拉市的貧困地區,糧食都需要國家救濟,近年來在國家公園的直接反哺和間接帶動下,已經順利脫貧。

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自公園大力投入教育補貼以來,過去社區居民上到初中就輟學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現已培養多名大學本科畢業生。通過教育補貼受益的社區居民提高了知識水平、思想認識和就業能力,增加了就業機會。

公司在用人時與社區形成相應的利益循環,在招聘時,對享受教育補貼培養出的社區人才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部分社區群眾的就業難題。在公園工作的300多名員工中,社區群眾占員工總數的32%。他們主要從事環保車駕駛員、環衛人員、護林員及解說員等職,成為迪慶勞動用工集中的誠信單位之一,為推動公園社區的共同發展,實現公園的長治久安發揮了積極作用。

同時,普達措國家公園通過社區群眾參與公園巡護、環境衛生整治等活動,進一步強化村民保護好生態是永續收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觀念,村民的保護意識從被動的「要我保護」轉變為主動的「我要保護」,為國家公園的規範運營營造了良好環境,也為構建公園社區生態補償機制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作出了有益嘗試。

普達措國家公園堅持將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聘為生態護林員,23個村民小組870餘戶村民受益,在全州形成了良好的帶動效應。截至目前,全州共聘用生態護林員16688人,高原地區農牧民群眾吃上了生態飯,實現脫貧與生態雙贏目標。

來源:迪慶日報

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湯維

審核:祝小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