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古羅馬競技場說,角鬥士不會和野獸搏鬥,我們被誤導了

那敢情好了 發佈 2020-06-17T03:06:45+00:00

我看過很多古羅馬露天劇場,土耳其的以弗所古城、約旦安曼城堡山腳下的古羅馬劇場、安曼北邊的傑拉什古城、羅馬鬥獸場、突尼西亞北部的杜迦古城、迦太基古城遺址……我們從馬特馬他一路驅車往東北部的海邊行進,路上在傑姆停下,徒步穿過曲折的小路,恍然間一座巨型古羅馬露天劇場展現在眼前,這就是震驚

我看過很多古羅馬露天劇場,土耳其的以弗所古城、約旦安曼城堡山腳下的古羅馬劇場、安曼北邊的傑拉什古城、羅馬鬥獸場、突尼西亞北部的杜迦古城、迦太基古城遺址……我們從馬特馬他一路驅車往東北部的海邊行進,路上在傑姆停下,徒步穿過曲折的小路,恍然間一座巨型古羅馬露天劇場展現在眼前,這就是震驚世界的埃爾傑姆鬥獸場,突尼西亞必打卡的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羅馬競技場

古羅馬時代的鬥獸場修建了很多,遍及地中海周邊沿岸城市,但是留存下來保存完整的屈指可數。四層的鬥獸場全世界只有一座,就是提到鬥獸場人們條件反射出的義大利羅馬的古羅馬競技場,俗稱羅馬鬥獸場。但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鬥獸場卻不是它,正是眼前這座建於公元3世紀的突尼西亞「傑姆的圓形競技場」,El Jem Colosseum。

埃爾傑姆鬥獸場的規模僅次於古羅馬鬥獸場,與義大利維羅納競技場並稱為世界三大古羅馬鬥獸場。站在它的牆外抬頭望去,巍峨壯觀,36米高的石牆是故宮城牆的五倍。因為它太大了,從人的渺小角度看以為是個圓形,其實是個橢圓形。沿著遊人的行進路線前行,穿過層層疊疊的拱廊石門,走進大操場似的鬥獸場中央,我並沒有感受到突如其來的震撼,因為時值午後,陽光刺眼,加之局部角度不能領略它的全部風貌。待到我走完全場,逡巡於各個角落,我用憎惡和同情,悲哀與憐憫,惶恐與絕望,何種詞彙也盡述不了我的心情。

這座建有500個門,最多可容納近4萬人的羅馬大劇場,可不是看戲的地方,不論是觀眾還是「表演者」也都無心欣賞與讚嘆它的精美雕刻、幾何設計和典雅構造。龐大的無情石牆內坐著的是幾萬比石頭更無情的「人」,這裡的引號使用了否定了意思。也有的說可容納5-7萬觀眾,但不論容納多少人,這些人的血恐怕都是冷的,不論他們觀看錶示時多麼「熱血沸騰」。

古羅馬人好征戰,不然也不可能有稱霸亞非歐的版圖,不征戰的時候他們還要好觀戰。從公元前146年到公元439年的將近600年間,羅馬統治了突尼西亞,同時也將歐洲文明、他們的習俗帶到了這片凈土。羅馬人在突尼西亞修建了無數古城、競技場、神殿、露天劇場……在之前的內容中我寫到過突尼西亞古國迦太基與古羅馬的三次布匿戰爭,公元前146年,古羅馬攻破了迦太基城,古迦太基自此滅亡。而這座鬥獸場的建立年份很多資料都寫著公元前三世紀初期,也就是第一次布匿戰爭時期就開始建造了。

建造競技場的巨石並非來自本地,因為傑姆並不生產巨石,這些沉重的建築材料都來自於30公里外的薩拉塔,也有人說是靠奴隸從200公里外的加貝斯開採並運來的。最終建造成了長軸188米、短軸156米,總占地16萬平方米的龐大競技場。

後來蒂斯杜斯就是現在的傑姆,成為了羅馬帝國在北非地區的第二大城市。公元238年發生反叛後,忠於馬克西米努斯皇帝的軍隊摧毀了這座城市,傑姆一蹶不振,就再沒恢復。競技場失卻了它的功能,有一些巨石被拆下去修築造別的建築了,其中就包括凱魯萬的奧克巴大清真寺,其餘基本保存完好。直到17世紀(也有說19世紀),無知的人們炮轟了競技場,為了將被土耳其統治者驅趕出來不同政見者,炸出了一個大洞……

19世紀中葉,法國大作家福樓拜將稱埃爾傑姆鬥獸場為「羅馬帝國在非洲存在的標誌和象徵」。不少法國著名作家,像莫泊桑就曾專程來此參觀。突尼西亞獨立後,在外國專家幫助下,政府對競技場進行了修復。除供遊人參觀外,每年夏天還用於藝術節演出。歷經風雨的競技場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上演著一場接一場的音樂會,歌聲悠揚,旋律在劇場上空盤旋迴盪,它見證了人類由野蠻邁向文明的進程。

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讓古羅馬競技場成為人間煉獄

這種競技場最初只是人們用來觀看獸與獸斗的場所,直到古羅馬時期的著名歷史學家提圖斯•李維的出現。他在研究中發現,一些特殊宗教場合原本只是讓動物與動物廝殺來祭祀,後來居然讓人來替代動物,覺得太不人道,就找了一個社會學家朋友討論下有沒有好辦法解決,誰知,我原以為是好心的初衷,卻帶來了後世多少人的人間地獄。

李維記起曾經在一本記錄古代軍事史的書上看到古代處置戰俘的方法,就想,反正這些人都是死,還不如用他們來替代那些「僅僅是因為欠富豪的錢還不上而被迫參加角斗的健壯青年」。社會學家朋友也點頭稱是,並且建議把罪犯也列進去作為角斗的候選。他們就選了一些社會最底層的人,像什麼暴力殺人犯、小偷、縱火犯等,在帕埃斯圖姆一個富商的葬禮上「表演」角斗。

然而讓他們沒想到的事情出現了,人們相當喜歡這種表演活動,到羅馬帝國時期,一場角斗甚至涉及數百人,持續長達100天之久。人們津津樂道觀看著場內的廝殺,反正死的不是自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王公貴族、冷血人民,居然要拿別人的生死作為娛樂,作為賺錢的工具。埃爾傑姆角斗場有數以萬計的觀眾包間,許多地下機關,為了身份高貴的觀眾能更好地觀看決殺,讓這些身份和行為不匹配的人們更好地享受。

我們在這個鬥獸場走進了當年關押動物和人的「房間」和坑道內,現在的人們為了地下採光,將原本的地面用一條玻璃代替,可以想見原來是多麼暗無天日。角鬥士們就是在這樣陰暗又狹長的坑道中備戰,在像窯洞一樣的土窩中生存,數著生命中的最後時光。他們並不知道將要到來的對手是誰,直到打開門的剎那,可能是猛獸、猛將,也可能就是他們自己的父親或親兄弟。

觀眾的呼聲和意見可以決定是否殺死戰敗者,即使是觀眾不願意戰敗者死,也只是讓他多活兩天而已……結果都是一樣的慘絕人寰。這時我不禁想起一句話:果實成熟了,腐爛是它唯一的命運。當上了角鬥士,結果就是死。

有關羅馬角鬥士格鬥的最早紀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當時是將戰俘作為角鬥士。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義大利考古學家發現了古羅馬戰功赫赫的將軍馬庫斯·諾尼烏斯·馬里努斯的大理石墳墓。馬里努斯正是好萊塢影帝拉塞爾·克勞在史詩巨片《角鬥士》中所飾演的馬克西默斯的原型。

我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部2000年上映的榮獲73屆奧斯卡最佳電影獎的《角鬥士》,溫情的硬漢,超人生父羅素·克勞主演的古羅馬將軍所向披靡,老國王托國於他,卻被兒子殺害,將軍也被下令處死,所幸逃脫,而妻兒難逃蹂躪滅殺……馬克西姆斯被當做逃兵賣到了突尼西亞,與在迦太基找到的黑奴Juba一起被買作角鬥士,又回到羅馬為篡位皇帝表演的戲劇性輪迴。

這部電影太深入人心,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誤解。角鬥士是不會跟動物對戰的,跟動物搏鬥的表演者叫「鬥獸士」。在羅馬人眼中,鬥獸士和角鬥士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職業。角鬥士有時可以在戰鬥中投降,失敗者也不一定會被殺死。電影里康茂德皇帝伸出大拇指來水平放置,最後通過指向上或下來決定角鬥士的生死,而現實中則應該是皇帝希望角鬥士活下去時會用四個手指遮住拇指,希望角鬥士死時露出拇指。

千年輪轉,依舊盪氣迴腸

兩千多年後的我們可以輕鬆自在地以參觀者的身份置身事外,小貓悠然自得地睡在競技場的土地上曬太陽,小商販們利用競技場的盛名招徠的遊客售賣紀念品,學生們在此創作臨摹這座建築奇蹟……曾經的歷史,好像從沒有發生過一樣。

我想如果那時的人們能夠穿越到和平年代,再返回頭去看他們當時的處境會是怎樣的心情。很多年前一檔廣播節目的片花說過這麼一段話:是英雄創造了歷史,還是歷史創造了英雄?當歷史還原為歲月,當英雄還原為人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複雜的世界其實很簡單。

即便是戰爭俘虜,在這個社會畸形產物中上演的人生最後的表演,也是英雄悲情主義綻放的最燦爛的生命之花。複雜的生活只化作一個詞:生存。

記得2010年看過的一部俄羅斯電影叫《古墓迷途》,講四個年輕人挖出了二戰時的一個保險柜,裡邊的士兵證寫著他們的名字還貼著他們的照片。當他們跳到附近的湖中再潛出時,已身處1942年的前線地帶……其實,在21世紀的艷陽天刨出來了就是自己的遺骸。

「我們會再見的,只是時候未到」。馬克西姆斯和他的難兄難弟朱巴說著這句話,影片最後朱巴奇蹟般地活了下來,悼念著給他活下去希望的將軍,笑著,學會了說這句:Not yet……

鋼鐵俠在為自己錄製的最後一段影像中說道:

「Everybody wants a happy ending, right?But it doesn't always roll that way. "

是的,我就是這種人,我喜歡美滿的大結局,在我心裡,馬克西姆斯應該是殺死了篡權弒父的禽獸皇帝康茂德,與露西亞公主結婚,登上本應屬於他的皇位,仁愛地治理國家……

而現實,我不願再多看一眼這部電影,即便它盪氣迴腸。

參考文獻:《這群社會畸形產物,為何令古羅馬人如此瘋狂與痴迷?》石亞明

作者:那敢情好了

文藝范兒獨立攝影師,旅行、美食、生活方式撰稿人

多平台認證、簽約旅行家,美食達人

雙微:那敢情好了

圖文未經許可,禁止任何主體轉載或商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