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擺地攤更好的機會:疫情後你最該做這件事

果媽帶娃 發佈 2020-06-16T13:11:23+00:00

寫在前面:最近,擺地攤火了起來。我有個朋友,興沖沖地從老家拉一車洋蔥,到寧波賣。覺得家裡是洋蔥季,多得賣不出去,才幾毛錢一斤,這拉回來一倒賣,怎麼會不掙錢?但事實是,他還就真沒掙到什麼錢!光車就沒日沒夜開了兩天,連油耗,帶尋找貨源,再到回來銷售,人力物力勞損不說,回來還賣不出去!

寫在前面:

最近,擺地攤火了起來。

我有個朋友,興沖沖地從老家拉一車洋蔥,到寧波賣。

覺得家裡是洋蔥季,多得賣不出去,才幾毛錢一斤,這拉回來一倒賣,怎麼會不掙錢?

但事實是,他還就真沒掙到什麼錢!

光車就沒日沒夜開了兩天,連油耗,帶尋找貨源,再到回來銷售,人力物力勞損不說,回來還賣不出去!

搞笑的是,還被城管追得滿街跑!

現在的確不太限制擺地攤了,但一輛小車一停,影響路況,好賣的,人流量大的地方,不讓車待,城管讓待的地方,人流不夠賣不出去。

且選品也出了問題,洋蔥是蔬菜,人並不會全天有購買需求,就只有傍晚的兩個小時好賣,就這倆小時,還被城管趕來趕去浪費了時間。

所以,一輛小貨車拉洋蔥,回來一個星期都沒賣完,這平均下來,一天根本不掙什麼錢。

關鍵是,貨車和人都被占著,其它活兒也幹不了。

其實,擺地攤兒大小也是門生意,是生意就得有投入,懂行情,有貨源,且明白哪兒好賣。

哪能誰做都能掙錢?

更別提競爭力了,擺地攤也是在跟專業的人競爭,你以為把一個餅做得好吃,還能大批量做,是容易的事兒嗎?

那些人有技術,有能力,以前就擺攤兒,現在更是如魚得水,我們沒幹過的,上手還真可能就是賠本兒買賣。

後疫情時代,我們最應該做的,是經營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努力讓自己在擅長的領域更有競爭力。

同時,學會存錢,不瞎折騰才是王道!

有錢只會存銀行?

那你就太會浪費錢了

很多寶爸寶媽可能會說,我存錢的。

那你把錢存哪兒了?

如果是存銀行的話,那就不是什麼好事兒了。

最近,美聯儲有條新聞,我看完心裡一驚。

美聯儲降息至零,這是說美國人存錢都沒利息了啊。

那人民幣會不會也有一天是這樣?

那我們未來的養老和孩子的教育問題咋辦?

最近我們都很熟悉的餘額寶,已經從6%利息,降到百分之一點多,基本是沒有理財的價值了。

而餘額寶所代表的貨幣基金,其實跟銀行存款是同類型的產品,未來存款的利息走向,我們可想而知。

所以,疫情過後,我們每個家庭都該意識到存款的重要性,但怎麼存,卻是需要好好斟酌一下的。

為什麼你一定要學會怎麼存錢?

很多家庭,其實掙得並不少。

但花銷和儲蓄,投資和養老等,都沒有合理分配過。

反而一些沒必要的開銷,卻花錢如流水。

尤其是最該在年輕時考慮的養老問題,畢竟,越年輕時開始儲備養老,花得錢就越少!退休後領得也越多,他卻從沒考慮到過。

我們僅僅需要每個月存一點點錢,退休後就會有靠譜的養老金了,怕的就是,大家根本不知道這事兒。

為啥我們該趁早規劃養老問題?

這一方面,是社保靠不住。

在人口老齡化如此嚴重,未來年輕納稅人口銳減的情況下,社保是不可能保障到我們的養老的。

因為要領養老金的老人越來越多,交養老金的年輕人卻越來越少,尤其我們這代年輕人老了之後,情況會相當嚴峻,畢竟國家開放二胎,都無法激勵生育,不婚不育的人也越來越多,到時養老金一定會嚴重虧空,只能說,能保障我們餓不死,靠那點兒養老金,只能活個半死。

另一方面,養兒防老也靠不住。

年輕人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大,我們也不會好意思給孩子添負擔,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想以後靠自己,不給孩子壓力。

但做到這一點,需要我們年輕時就具備很好的理財能力。

尤其存的錢,不能打了水漂。

否則很難避免淒涼晚年。

當你以為自己窮,是因為掙得少時。

其實僅僅是因為你不會管理錢財而已。

錢在你手中,只是走個過場,進來就出去了,沒有發揮它本該有的價值。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人說,越窮越該理財的原因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