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選:比結果更值得關注的是權力交接

海國圖智研究院 發佈 2020-06-16T11:30:53+00:00

本來預期今年年初進行的新加坡國會選舉因應疫情一再延期,政府計劃6月底實施第二階段開放措施,這為大選創設了新一個窗口期,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政府將於7月召集大選。

本文作者:賴鎮桃,海國圖智研究院研究助理,研究領域:馬來西亞,東南亞政治發展

摘要:

本來預期今年年初進行的新加坡國會選舉因應疫情一再延期,政府計劃6月底實施第二階段開放措施,這為大選創設了新一個窗口期,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政府將於7月召集大選。然而,由於疫情限制線下競選、執政黨明顯資源占優以及反對黨的資源分散,此次大選很大機率人民行動黨將會贏得絕對多數。選舉結果之外,更應關注的是李顯龍向第四代領導人的權力交接,這個過程將在何時進行、能否平穩過渡都要拭目以待。


從今年年初開始,新加坡國內有關何時舉行15屆大選的討論持續升溫,因為憲法沒有規定確切的大選日期,只是明確每屆國會五年為一任期,占國會多數組成的內閣可以在任期結束前任何時間提請解散議會、進行新一屆議會大選。李顯龍領導的人民行動黨(PAP)於2015年以69.8%的得票率贏得議會大選後,五年的任期將在2021年4月14日結束,這意味著在這之前李顯龍要向總統提議解散議會,發起15屆大選。而從下令解散議會、候選人開展競選活動到選民投票,中間僅有20天不到的時間,對於反對黨而言,在短時間內部署資源、動員選民是個挑戰,因而需要時刻關注政府釋放的信號、預測大選時間。

3月13日選區劃分委員會(EBRC)公布選區劃分報告,引起星洲國內高度關注,因為按照慣例,選區一經劃定,最遲一個半月內便會解散議會、開始大選,然而三個月過去,傳聞中的大選仍然沒有得到官方確認。緣何大選一拖再拖?下一個開始大選的「窗口期」是什麼時候?人民行動黨「一黨獨大」的局面難以撼動,但反對黨能重現2011年的戰績、拿下更多支持率和國會議席嗎?除了選舉結果之外,此次大選還有什麼值得關注的因素?


一、一再推遲的大選

早在3月,新加坡各界便普遍預測4月或5月將是政府下令舉行大選的「窗口期」。一是從過往大選慣例來看,政府發布年度財政預算,當中涉及民生福利、經濟發展等的刺激舉措往往令選民感到振奮,在這期間進行投票表達對現任政府支持的機率也會更高,因而往屆大選往往在年度財政預算案公布後的1-2月內舉行。

二是正如以上提及的選區劃分報告公布後,一般會在1-2月內開始大選,甚至2001年吳作棟政府在公布選區劃分之後一天就宣布解散議會進行選舉,今年3月選區劃分報告發布後不久,李顯龍也在社交帳號上表示,「我們有兩個選擇。要麼希望並祈禱疫情能在任期結束前穩定下來,這樣我們就能在更正常的情況下舉行選舉——但我們對此並不確定。或者提前舉行選舉,知道我們將遭遇颶風,選舉一個新的政府,有新的授權和完整的任期,可以與新加坡人共同完成手頭的重要任務。」在外界普遍看來,李釋放出了短期內將舉行大選的強烈信號,因為疫情在2020年得到控制的可能性極低,人民行動黨很有可能儘快組建新政府以採取更集中有力的舉措應對疫情衝擊。

三是4月份之前新加坡被視為抗擊疫情的模範,中國出現新冠疫情後,新加坡是世界首個確診新冠病例的國家,但憑藉醫療系統的快速響應,新冠病毒在新加坡得到了控制,感染人數在一個月多內仍然控制在1000人以內,增長曲線非常平緩,死亡人數長時間為零。政府對新冠的快速反應、嚴格管控無疑是競選的加分項。


綜合以上因素,《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聯合早報》等多家主流媒體在3月均預測給出大選時間表,認為4月或5月是大選的「熱門窗口期」,李顯龍也多次在社交媒體、新聞採訪中暗示新冠疫情仍存在諸多變數,政府計劃儘快開展大選,以得到民眾更強有力的授權,專注對抗疫情。


然而,4月中突然激增的新冠疫情成為大選「快進」的一大變數。4月初以移民勞工為主的宿舍出現集體感染的情況,工人宿舍人員密集、居住條件較差導致了更廣泛的社區傳播,原本平緩的病例曲線快速上升,單日最高峰錄得新增1400多例,新加坡由原本的防疫模範生變為東南亞新冠病例最多的國家,正在加速推進的大選議程因此被暫停。一方面,政府短期內需將政策核心放在控制疫情上,另一方面,突然猛增的新冠病例給李顯龍政府帶來了執政挑戰,有些是新問題,比如前期在疫情防控上存在盲點,疏於治理邊緣性社區,有些是舊問題,比如反對黨同人民行動黨角力已久的外來移民、社會平等問題,第二波疫情的出現又降低了人民行動黨的執政績效。因此,在病例猛增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前進行大選是危險的選擇。


二、懸念較低的「疫情選舉」

近日,政府透露預計6月底進入第二階段經濟重啟,7月或將成為大選的新一個熱門「窗口期」。4月初移民勞工宿舍出現集體感染後,新加坡政府隨即加強病毒檢測、病床建設、入境限制以及更為嚴格的阻斷措施(circuit breaker),8周的阻斷期結束,6月2日新加坡進入第一階段的經濟重啟,之後新增病例主要為主動檢測發現的感染,開放沒有帶來第三波疫情,並且政府感受到長時間封鎖給經濟發展帶來的巨大壓力,當局預測2020年國內的經濟增速將會降至-7%,進入建國以來經濟發展的至暗時刻,因而國家發展部部長黃順財(Lawrence Wong)表示有望在6月底前重新開放整個經濟體系,進入第二階段的經濟重啟。疫情得到進一步控制,社交隔離逐步解除,同時大選的戰線拉得越長,政局不確定性和社會焦慮也會隨之上升,因而7月初再次成為大選的合適窗口期。

反對黨當前已在布局候選人,並多次向選舉局要求披露疫情下大選的具體規則。然而,可以預見的是,人民行動黨很大機率將延續過往優勢,得到絕對多數的支持票以及議會席位,反對黨難以複製2011年的戰績。新冠疫情、執政黨獨有的資源優勢以及反對黨力量分散都是重要的決定因素。


首先,新冠疫情給反對黨開展競選活動造成了巨大阻力。新加坡大選的競選活動期本來就短,只有10天不到的時間,反對黨需要在此期間推介候選人、宣講政策主張、攻擊執政黨政策不足,這個過程往往通過競選集會、走訪選民進行,但疫情期間衛生部實施安全距離條例,選舉局將依此限制競選集會的規模甚至禁止候選人走訪選民。因此,網絡平台成為反對黨接觸選民、開展競選動員的主要方式,但這一方式也嚴格受到政府管控,國內媒介由國家控股,反對黨每次競選僅有幾分鐘的廣播時間,人民行動黨2019年還引入了《網絡謊言和操縱保護法案》,表面是打擊網絡傳播的「假新聞」,實質是賦予政府更大的網絡公共話語控制權,新廣告條例也給反對黨投放政治廣告施加了更多限制。在這一系列不利情況下,反對黨數月以來一直在爭取的就是延遲大選直至疫情結束,以得到更多線下競選同選民接觸的機會,只是從目前的行動表來看,疫情期間進行大選難以避免。

其次,執政黨獨有的資源優勢在疫情期間進一步彰顯。一方面,人民行動黨擁有反對黨難以匹及的媒介宣傳、選區劃分以及候選人資歷優勢。另一方面,為應對新冠衝擊,政府2月發布的2020財政預算相較以往支出大增,計劃投入46億美元優化醫療體系、幫助企業和家庭渡過難關,具體手段包括發放現金、工資補貼、租金回扣和免稅等,星展銀行(DBS Bank)經濟分析師直言不諱地表示此舉就是在給選民「派糖」。而且危機面前,選民往往傾向選擇更有執政經驗的現任政府繼續執政,一是更有經驗的政府意味著應對危機的能力更高,二是更平穩的政局有利於集中精力應對疫情。2015年大選中反對黨也暴露出僅能提出反對意見、而不能給出完整執政綱領的缺陷。

再者,反對黨力量分散、主要反對黨無心政黨政治也是掣肘其攻下更多國會議席的一大因素。新加坡實施簡單多數的選舉制度,得票數最多的候選人即可獲得代表該選區的議席,本就不利於小黨競選。15屆大選臨近,反對黨也沒有形成聯盟、整合選票。四個反對黨國人為先黨、人民力量黨、革新黨和民主進步黨原計劃加入第二大反對黨新加坡民主黨,但6月11日民主黨秘書長拒絕了這四個政黨的入盟申請,之後人民力量黨也表示大選逼近之際,四個政黨再重新組建新聯盟的可能性極低。另外,主要反對黨也因應疫情做出了讓步,第一大反對黨工人黨總書記近日表示黨派政治應退居二線,在和新冠作鬥爭時,應有統一的立場。

三、更值得關注的權力交接

15屆大選結果懸念較低,人民行動黨如無意外將繼續收割絕對多數議席。但這屆大選值得注意的不止於選舉結果,李顯龍與第四代領導班子(4G)的權力交接同樣值得關注。

近年來,李顯龍已多次公開表示會在15屆大選後移交權力給新一屆領導班子。2018年11月人民行動黨公布新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財政部長王瑞傑出任第一助理秘書長,貿工部長陳振聲出任第二助理秘書長,這普遍被認為是新加坡繼李光耀、吳作棟、李顯龍之後的第四代領導人格局。到了2019年4月,王瑞傑兼任財長的同時出任國家副總理,這表明王成為李顯龍接班人的跡象已非常明顯。


此次大選一定程度上是人民行動黨的執政測驗,同時也為李顯龍的權力交接劃定大致時間表。執政黨如能在大選中延續過往近2/3的絕對優勢,則為權力轉移提供了較為穩定的政治環境,但如若大選結果不利,李顯龍則需要暫緩權力移交,為下一代的領導人創設更高的執政合法性。

總體而言,此次大選不是有關政黨競爭的選舉,更多可以理解為人民行動黨領導權力過渡的選舉。可以預見的是,儘管李顯龍在努力為下一代領導人鋪設更有利的治國道路,但王瑞傑要當好下一任「舵手」仍然艱難:經濟下行背景下如何提升政黨合法性和回應年輕人的政治訴求,經濟問題又進一步凸顯了社會公平和移民問題,大國競爭強化背景下如何維持平衡……大選之後,新加坡領導層才會迎來真正的挑戰。


【參考文獻】

[1] https://ihsmarkit.com/research-analysis/singapore-election-outlook.html

[2] https://www.facebook.com/leehsienloong/posts/this-morning-i-held-a-dialogue-with-grassroots-leaders-on-covid-19-and-what-lies/3116223351773683/

[3] https://time.com/5802293/coronavirus-covid19-singapore-hong-kong-taiwan/

[4] https://www.ft.com/content/0fdb770a-a57a-11ea-92e2-cbd9b7e28ee6

[5] https://www.scmp.com/news/asia/southeast-asia/article/3088786/singapore-expects-virtually-entire-economy-reopen-end-june

[6] https://www.zaobao.com/special/report/singapore/singapore-13th-ge/news-and-updates/story20200609-1059673

[7] https://www.zaobao.com/special/report/singapore/singapore-13th-ge/news-and-updates/story20200612-1060462

[8] http://magazine.inewsweek.cn/world/2018-12-05/4524.shtml




《東南亞觀察》是海國圖智研究院獨家推的深度報告,聚焦東南亞區域一體化進程,重點國家政治經濟動態,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等內容,為中國與東南亞的讀者提供科學、客觀、理性的時事解讀。

轉載請註明出處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海國圖智研究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