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李子柒,MCN機構和網紅之間的火藥桶一直在爆燃

柴狗夫斯基 發佈 2021-09-29T19:50:14+00:00

雖然多年來粉絲們已經習慣她「慢紅出細活」的節奏,但此番消失兩個多月的時間,還是讓大家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



哈嘍大家好,我是宇宙第二反套路、防忽悠、揭秘商業和資本真相的鐮刀粉碎機柴妹,快點擊下方卡片關注我吧~

自7月14日後,李子柒再未更新。


雖然多年來粉絲們已經習慣她「慢紅出細活」的節奏,但此番消失兩個多月的時間,還是讓大家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




網絡輿論圍繞著「李子柒怎麼了」的問題延展開來。

驟然間,謠言四起。

有人說她正為了治病賣房、也有人說李亞鵬挖走了她的拍攝團隊...

直到8月26日,李子柒小助理的一則微博,將輿論引入另一個方向。



「埋頭做內容,忽略了很多現實問題的東西」

這句話的意思,已經非常明顯。

隨後,李子柒在綠洲發布的一系列「被噁心到了」、「資本真是好手段」、「大清早報個警」等動態,幾乎證實了大眾的猜測。

李子柒和自己的MCN機構鬧掰了。



或許有人不太理解MCN機構存在的意義,簡單來說就是網紅的孵化機構兼經紀公司。

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團隊」。

在當今時代,如果把平台比喻成老闆,那麼MCN機構就是主管經理,而內容生產者也就是網紅們則是公司員工。

他們形成一套獨特的利益鏈,共同賺取流量和我們普通觀眾兜里的錢。



看到這裡肯定有人忍不住反駁,柴妹你放屁!李子柒沒有團隊!

咳咳,別急。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李子柒和背後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念)之間比較特殊的一層關係。

微念當初和李子柒合作時並不是從0孵化,因為彼時李子柒已經憑自己在網絡占據一席之地。

而微念的作用,只是幫助李子柒進一步推廣,放大她的IP價值。



最初二者的合作可謂是互惠互利。

李子柒成為中國網紅第一人,而微念僅靠一個李子柒就成了MCN機構中的領頭羊,還獲得字節跳動、新浪微博、芒果基金等大佬的投資。

微念給予李子柒最高的自由度,所有事情只要她不願意,就不做。

但李子柒和微念之間一直都存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李子柒品牌不屬於李子柒




舉個例子,李子柒旗艦店有多火爆人盡皆知。因為李子柒螺螄粉賣的太好,甚至在柳州專門建造了一個螺螄粉廠。

可李子柒旗艦店的主人不是李子柒,而是微念。

再則,由於李子柒和微念的合作模式(合資註冊了四川子柒文化有限公司),所以李子柒直到現在才發現,自己其實在微念內部根本沒有話事權。



她既不是股東,也不是掌事人。

微念利用李子柒品牌獲得的一切利益,都與她本人無關。

這大概就是她口中的「資本好手段」。

所以說,MCN機構和網紅之間不存在千里馬和伯樂的故事,通常都是靠利益維繫,而MCN機構和網紅鬧掰這種事兒,在圈子裡並不新鮮。



咱們先來說說那種牢固的利益關係,是什麼樣子。

papi醬和背後的MCN機構春雨聽雷之間,跟李子柒和微念比較相似,但有一點不同,papi醬擁有公司30%的股份,是實打實的公司股東。

所以她在公司的權力是實的,而李子柒是虛的。



類似的還有張大奕。

對,就是那個和蔣凡鬧出小三傳聞的網紅。

她背後也有MCN機構,也是機構里的金字招牌,但她除了吉祥物的身份之外,還是公司的CMO,並擁有15%的公司股份。



而細數薇婭、雪梨、陳潔、烈兒寶貝這些大網紅們,他們在背後的MCN機構中也都擁有不小的話語權。

並且都和MCN機構實現真正的深層利益捆綁。

這才是網紅和機構之間維繫關係的最好方式。



但是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

這種方式並不適用於每一個網紅。

薇婭、papi醬、張大奕...她們都是網紅中的佼佼者,自身影響力與名氣讓她們有資格同MCN機構談條件。

就連李子柒,雖然和微念生出齷齪,在和微念的利益之爭中看似占據下風,但別忘了,微念能有今天靠的是「李子柒」三個字。

這就是李子柒最大的底氣。



無論怎樣,頭部網紅畢竟是少數。

大部分網紅和MCN機構之間還是糾紛居多。

去年初,一個叫「林晨同學」的帳號通過記錄武漢疫情的日常爆紅網絡,全網帳號漲粉幾百萬。

但四月份,他卻突然發布視頻,稱自己被MCN機構給坑了。



事情經過大概是這樣的:

林晨同學在2019年與MCN機構簽約,簽約後機構沒有捧他,他也沒有拿機構一分錢。

雙方就這樣保持著詭異的和平。

可是當他靠自己火出圈後,機構卻突然冒出來給他簽了兩個商業廣告。

林晨同學認為這不利於自己的長遠發展,但機構說他如果不拍,就要賠償機構三百萬違約金。



無獨有偶。

就在林晨同學曝光視頻的一個月後,B站粉絲超六百萬的大V「翔翔大作戰」,也自爆被MCN機構坑了。



說來還和林晨同學的曝光有關,翔翔大作戰看了他的視頻後閒來無事也翻了翻自己和MCN機構簽約的合同。

結果這一翻,就翻出問題來了。

他發現這份合同里充斥著非常多的不平等條約,翔翔大作戰向公司提出修改合同,不僅遭到拒絕,公司還凍結了翔翔大作戰的平台帳號。



除此之外,金門怪手楊凱、君言軍語、吃不胖媽等多位網紅都和MCN機構發生過糾紛。

他們有的人被強行清除視頻內容、有的人被迫永久停更、有的人素材被占用......



這是因為MCN行業並不規範,MCN機構的水平參差不齊。

一些小機構所提供的資源不但不能和網紅帶來的效益相匹配,連是否真的能提供資源都存疑。

因此出現很多MCN機構給網紅下套的情況,甚至有機構採取廣撒網策略,簽約一大批小網紅,就等著其中一個爆火之後收割。

就像林晨同學的MCN機構那樣。



但是說到這裡,柴妹不得不提一句,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

雖然我們經常能看到網紅被MCN機構坑慘的故事,可MCN機構並不是在所有案例中都代表著惡人角色。

MCN機構對於網紅的培養是一個相對長期的過程。

在此過程中,機構進行了大量的前期投入,以期在網紅成名後的商業合作中獲取收益。


而網紅火了之後不甘心與機構分成自立門戶的案例卻比比皆是。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難將MCN機構定位成「惡人」。



另一方面,很多網紅跳槽或出走後,原本帳號的歸屬就成了爭議問題。

給網紅,可機構也出過一份力;

給機構,可網紅不甘心。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在2018年辦理過這樣一個案件:

網紅楊一枝被企業捧火後擅自終止合同,不願意繼續給企業分成,結果被一紙公文告上法庭。

最後法院判決協議限定的品牌、店鋪及社交媒體帳號,所有權和使用權全部歸公司所有。



網紅經濟作為一種新業態,其商業模式更多還是帶有「人的屬性」。

所涉及到的商業效果和風險,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流量承載者也就是網紅本身。

李子柒事件尚未落下帷幕,但隨著行業發展越來越成熟、相關法律法規日漸完善,MCN機構和網紅之間的關係,應該會有更規範的處理方式。

這些利益博弈和糾紛,在一定意義上也推動了整個行業加速建立正確規則,不是嗎?



END



主筆 | 小陸

編輯 | 四少

柴狗夫斯基:字節跳動旗下視頻平台獨家簽約創作人。曾獲得網易號「最具影響力」稱號;並且榮獲上海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頒發的「最佳組織獎」;獲得一點資訊「一點號年度黑馬作者」稱號,其文章在各大平台頻頻斬獲10W+。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