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齋戒月撞期 伊斯蘭教選手嚴苛考驗

nownews 發佈 2012-05-26T14:45:58+00:00

▲圖/奧運期間與齋戒月強碰,對伊斯蘭教運動員成為一大考驗。(圖 美聯社 達志影像) 記者洪偵源 綜合報導 挑戰紀錄、爭取成績、為國爭光,夏季奧運對於伊斯蘭教國家選手來說,還多了一項挑戰-對信仰的虔誠! 奧運期間也是伊斯蘭教齋戒月的開始,整個月的時間,日出到日落必須禁食、禁飲、禁慾,日落後


▲圖/奧運期間與齋戒月強碰,對伊斯蘭教運動員成為一大考驗。(圖 美聯社 達志影像)

記者洪偵源 綜合報導

挑戰紀錄、爭取成績、為國爭光,夏季奧運對於伊斯蘭教國家選手來說,還多了一項挑戰-對信仰的虔誠!

奧運期間也是伊斯蘭教齋戒月的開始,整個月的時間,日出到日落必須禁食、禁飲、禁慾,日落後才能吃東西,這與運動理論顯然完全抵觸。

代表卡達參加奧運的女性選手Noor al-Malki,對女性而言,精力與體力相當重要,身為短跑選手,想突破自我,卻連水都不能喝,先天性劣勢對她非常不利。

「這是困難的,我想挑戰紀錄,但你必須尊重齋戒月。」Malki淡然道

各國家的齋戒月開始時間不盡相同,不過7月27日起就開始進入齋戒期,這並非沒有轉圜的餘地,可蘭經教條中,有撰述當教徒出外旅行時得以豁免的條件,又或者在取得許可的情況下,延後齋戒月。

倫敦經濟學院教授Fawaz 認為,伊斯蘭教並非一成不變,伊蘭斯蘭教學者與傳教士會在奧運期間協助選手,也許開齋後,會以其他方式執行戒律,例如救濟貧苦。

不過在一些更保守的國家,就沒那麼簡單,埃及穆斯林學者Sheik Fawzi Zefzaf表示,參加奧運並不能視為可蘭經認可的出外旅行。

伊斯蘭教並未有統一的中央主管單位,選手僅能向自己國家的宗教權利單位尋求解套方式,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足球隊就被允許開齋,只要他們不在「外出」期間,於同一個地方停留超過4天。

運動科學研究指出,的確發現了空腹與正常進食選手之間的表現的確有所差別,加上天氣影響馬拉松與足球這類需要耐力的項目影響最大。

倫敦奧委會表示,無法確切知道這次有多少選手必須進行齋戒,不過準備了150多名穆斯林神職人員協助選手,也備有教徒需要的餐點,選手村也提供了朝拜的場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