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值」「內涵」爆表!鷹潭這個小鎮好有特色.......

天天鷹潭 發佈 2021-09-27T05:54:15+00:00

周塘村,位於鷹潭市信江新區,是一個有著500多年歷史的村落。漫步周塘,清泉流水、煙雨長廊間展現出江南古村的韻味。沿路鋪展的茶學苑、花語薈西餐廳等商鋪呈現出繁華景象,自然景觀與現代文明巧妙融合,構成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周塘村,位於鷹潭市信江新區,是一個有著500多年歷史的村落。漫步周塘,清泉流水、煙雨長廊間展現出江南古村的韻味。沿路鋪展的茶學苑、花語薈西餐廳等商鋪呈現出繁華景象,自然景觀與現代文明巧妙融合,構成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近年來,周塘村規劃打造文商旅融合的特色文化小鎮,伴隨著產業項目落地,村內公共服務設施完善,村集體經濟收入不斷增長,周塘的「顏值」和「內涵」顯著提升,獲評國家3A級旅遊景區、江西省特色小鎮、江西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紅石:鋪就小鎮文旅融合路


周塘村坐落在紅石嶺上。早年間,村子周邊因開採砂岩形成上百個方形石坑,經過數百年雨水風霜洗禮,演變成星羅棋布的池塘,村名也由此得來。紅石抗壓強度高、雕琢性能好,被村民用來砌牆建屋、壘堰修渠。村里最古老的紅石建築,距今已有280年歷史。

「紅石老房是重點保護建築,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村里40多棟老房已修繕完好。」村民理事會理事長彭德放告訴記者,周塘是城區內保留下來的村莊,政府在原有村落基礎上建設周塘特色小鎮。紅石老房作為小鎮的特色景觀,由政府統一徵收、管理,部分租賃給商戶經營,目前已入駐企業10餘家。

穿過小鎮的煙雨長廊,有一片紅石老房,其中一處便是茶學苑。房屋為紅牆藍瓦設計,一簇嵌在紅牆中的綠植充滿生機。推開木門,庭院樹木蔥鬱,茶室古樸雅致。彭德放指著紅牆說:「你別看這些房子外牆都別無二致,但實際上每家店內的布局和設計都各具特色。」



2018年以來,政府投入約1億元對周塘的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提升,並邀請上海同濟設計院和相關專業公司對其進行整體布局和業態規劃。「政府在這裡成立了項目指揮部,規劃實施25個文旅產業項目,已建成15個項目。」信江新區黨群工作部常務副部長余軍說道。

去年落戶小鎮的微拍堂,掩映在翠林花圃間。作為政企協作的重大項目,微拍堂依託移動端文玩藝術品交易平台,助力鷹潭市整合本地文化、工藝產業鏈,形成「文化+網際網路」經濟新模式。微拍堂負責人施蘭芬告訴記者,去年主營業務鷹潭工藝品拍賣及各類產品代銷額達500萬元。

在政府主導、多方協力之下,小鎮商圈已覆蓋產學研、吃住行、遊樂購等各方面,目前已打造烘焙觀光性生產企業3家、紅石精深加工企業1家,還有雕刻館、周塘茶學苑、周塘味道、果子人家、美廬民宿、聯盟電競、公共藝術空間等,依託現有運營項目,實現村內100餘人就業,人均月收入達4000元以上。

在這場「鄉村變景區、紅石變『寶石』」的實踐中,村里重新改造供電線路,建設雨污分流系統,家家戶戶接入自來水,城市公交直接通村。70多歲的村民彭德標欣喜地說:「我們周塘大變樣了,原先村里路不好走,也不整潔,如今因為打造民俗街,麻石路鋪到了我家大門口。」


烘焙:打造產業發展「新名片」


鷹潭有遍布全國的10萬烘焙行業大軍、2萬家烘焙門店和每年近300億元的產值,不少烘焙故事在周塘上演……

彭林元是一個有著業界「祖師爺」美譽的人。他十幾歲就跟著長輩學手藝,是鷹潭最早一批做「果子」的人,「果子」就是當地人對桃酥、蛋卷等中式糕點的稱呼。彭林元學會做「果子」後,在貴溪開了第一家店,生意興旺。後來,他將烘焙事業拓展到浙江、江蘇、安徽等地,並帶動鷹潭烘焙人塑造了「宮廷糕點鋪」「瀘溪河」「客盈門」等10多個品牌。



從業近40年,彭林元帶出的徒弟在全國各地發展,而他自己卻返回家鄉。「周塘有上百年的烘焙文化,回來支持家鄉烘焙產業發展,對我來說意義重大。」彭林元的話擲地有聲。

儘管鷹潭做「果子」的人很多,產業體量大、範圍廣,但長期缺乏品牌效應,沒有形成享譽全國的品牌。「成立聯盟、抱團發展」成為鷹潭烘焙人的共識。2016年,在政府、行業協會的支持下,組建鷹潭市焙烤商會,並邀請彭林元等鄉賢共同做大做強烘焙產業。在各方努力下,鷹潭被授予中國桃酥之鄉和中國中式糕點之鄉(桃酥)稱號。

實現產業集聚發展,平台載體起關鍵作用。信江新區以「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商會助力+多方參與」的模式,將周塘打造成烘焙產業核心基地。在小鎮的規劃建設中,充分融入鮮明的烘焙標識。小鎮的烘焙博物館去年開始動工建設,未來將打造成集烘焙科普教育、創意體驗、研發培訓、產品營銷為一體的文旅休閒綜合體,這無疑讓鷹潭的烘焙人倍感振奮。

產業興則百姓富。村黨支部原書記周本興也曾在外開辦「果子店」,回村當書記後,他將創業經驗帶回村里,通過親帶親、戶帶戶,村里興起外出創業的熱潮,現在80%以上的村民都在全國各地做「果子」。「我們村在外務工的人比較少,基本上都是做『果子』,當老闆!」周本興笑著說。脫貧戶彭建民也借著「果子」過上新生活。2018年,他在周本興的幫扶下,學技術、辦貸款,在南昌新建區開了一家中式糕點鋪,年收入達15萬元。



服務:敲開村民「幸福門」


「村里青壯年大多在外創業,村里留守老人和兒童比較多。針對這類群體,我們打出民生服務組合拳,提升村民幸福感獲得感。」村黨支部書記金葉表示。

周塘村東側毗鄰江西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鷹潭應用工程技術學校,有較為豐富的教育資源。村里充分藉助這一優勢,在村部大樓開設「四點半學堂」,延伸課後服務功能。自去年4月份起,每周五下午,邀請江西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生志願者為村里一至三年級的學生授課,目前已經開設聲樂、美術、舞蹈等興趣課程。

圍繞飲食健康、醫療保障、精神生活等核心要素,周塘村探索農村居家互助養老服務模式,將原村委會食堂改建成老年幸福食堂。午餐時間,20多位老人圍坐在餐桌前,其樂融融。91歲的彭為湯和自己的老伴正享用三菜一湯的營養午餐。對於食堂的服務和飯菜的口感,彭為湯豎起大拇指,連連誇讚。



幸福感油然而生的不僅有彭為湯,還有村民劉銀連。原來,劉銀連在勞作期間突發支氣管炎,在村衛計室艾輝祥醫生的悉心治療下,緩解了不適。劉銀連告訴記者,現在家門口就能看病就醫,而且衛計室只收取診療費,其他輸液費、床位費、留觀費都免除了。

在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基礎上,周塘村以村民需求為導向,創新公共服務方式。成立周塘物業公司,提供綠化、亮化、保潔等專業化服務。建立黨員、巾幗、退役軍人3支志願者隊伍,提供上門送餐、事項代辦、陪同就醫、心理諮詢等服務,用多元的舉措溫暖人心。

「五美」鄉村的願景在周塘一步步變成現實。一個紅石打底、綠野豐厚的小鎮,一個傳承和發展本土產業、與時俱進的桃酥之鄉,一個充滿了鄉愁記憶和人文關懷的村落正譜寫出最有力的「小康圖鑑」。



來源:《當代江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