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電影/《Kano》重返棒球榮耀

欣新聞 發佈 2014-03-05T15:12:13+00:00

圖說:只談論野球與比賽,不做過多當時族群與統治等政治預設的同時,讓這部片終於得以用「多元」觀點切入一段愛棒球的歷史。(圖翻攝自YouTube)欣傳媒 | 小瓶子Kano由魏德聖擔任監製,馬志翔首度執導。誠心而論,Kano可以挖掘、考證、重現

圖說:只談論野球與比賽,不做過多當時族群與統治等政治預設的同時,讓這部片終於得以用「多元」觀點切入一段愛棒球的歷史。(圖翻攝自YouTube)

欣傳媒 | 小瓶子

Kano由魏德聖擔任監製,馬志翔首度執導。誠心而論,Kano可以挖掘、考證、重現一段屬於台灣過往棒球的歷史,很單純的把「日劇時代」喜愛野球的「嘉農」單純的重現在大螢幕上,是很棒的。就故事內容本身而言,根據真實的故事拍攝的電影,某種程度其情結本身就可以散發出一種魅力,但端看導演如何把他說的更好。可惜的是,不管是哪種素材,說故事要說得流暢精采、人物立體孰非易事。Kano仍有賽德克巴萊的,一些材料過多無法取捨、節奏稍嫌紊亂的問題;不過暇不掩瑜,仍值一觀。

先前許多人批評《大稻埕》時,每每以魏導與即將上映的Kano來比較,說對於重現過往的場景,考據也可以很用心,據聞KANO光是要把當時比賽的基本資料進行耙梳,便耗去許多功夫。確實,Kano把日劇時代的嘉義,用一種很復古、昏黃又溫暖的色調,不過於加油添醋的呈現,頗為細膩。不過,該片時間長達三小時,除了考究之外,重點要如何置放、重現,在在考驗製作方的功力。

不過,就因只談論野球與比賽,不做過多當時族群與統治等政治預設的同時,讓這部片終於得以用「多元」觀點切入一段愛棒球的歷史,也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該該隊成員因同時容納高砂、漢族與日本人,且教練本身也認為可截長補短,發揮實力。但這點後來也同時變成幾段「衝突點」,且最終得以比賽來收服這樣的歧視/見。但我卻認為這些點因為前半段的呈現的嘉義,一個以農為本的質樸之鄉,與後來球隊中受到的族群鄙視彼此稍顯扞隔,不如稍作取捨。

如,在電影後半段回歸:質樸的孩子、喜愛打球與團隊情感、與教練灌輸的鐵血紀律與想贏球的「心」,讓整部片回歸熱血,「一球入魂」,讓許多可能原本看不懂棒球的人,都感受到那種澎湃與激昂,導演很聰明的不置入過多比賽的細節,讓觀眾得以隨之呼應高潮迭起。就單純這點來說,這部片已經獲得基本的成功。

不過,「甲子園」這個中學最高棒球殿堂,劇中除了教練本身之外,對現在,甚至是當時臺灣的民眾或球員,事實上並沒有太明確的象徵意義;這部片在說故事的過程中,會讓人有種錯覺,教練本身為了本身曾放棄的一己之私,才加諸近乎武士道的棒球魂在孩子身上,而看不到太多球員本身在野球與球隊中獲得的東西。

此外,雖然導演一樣起用具棒球選手身分的素人演員,架勢自然十足,不過也因此,他們呈現的棒球姿態又過於現代,過度美化當時甚至高中棒球本身的野球真實樣貌。尤其,在一群孩子當中,除了讓飾演王牌投手吳明捷的曹佑寧一夕暴紅外,其他角色相對還是淪於平面,殊為可惜。

小瓶子部落格:http://whynot82.pixnet.net/blog/post/174050226



更多 FUN 影院,請進【欣電影】專輯 

http://www.xinmedia.com/n/featurestory_list.aspx?collectionid=199

原文網址:http://www.xinmedia.com/n/news_article.aspx?newsid=461092&type=0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