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出版社/一人出版社 姜太公釣魚 願者合作

欣新聞 發佈 2013-04-04T12:45:28+00:00

圖說:對劉霽而言,成立出版社是為了實踐他「自由生活」的人生目標。(劉霽提供)欣傳媒 | 記者陳思瑜/台北報導年初的台北國際書展上,用星球跟宇宙為裝潢主題的獨立出版社聯展攤位「讀字去旅行」,其特殊的展場設計,不只吸引逛展民眾目光,還成為大家要

圖說:對劉霽而言,成立出版社是為了實踐他「自由生活」的人生目標。(劉霽提供)

欣傳媒 | 記者陳思瑜/台北報導

年初的台北國際書展上,用星球跟宇宙為裝潢主題的獨立出版社聯展攤位「讀字去旅行」,其特殊的展場設計,不只吸引逛展民眾目光,還成為大家要在場內約見面地點的地標。這個聯展攤位從2011年開始,就用「機場」、「車站」等有別其他攤位風格存在,逐漸成為書展亮點之一,而這一切的源頭,來自於他,一人出版社的劉霽。


只有一本書  也要到書展租位擺攤
雖說許多獨立出版社皆以「一人」為單位存在,但將個體概念執行到像劉霽那般徹底的,全台灣應該為數不多。2009年,劉霽剛成立一人出版社時,看到書展在租專門給小出版社的攤位訊息,雖然他當時手頭上只有一本書,但劉霽還是把它租下來了,「當初看到招租時覺得很好玩啊,而且租金也不貴還含裝潢,就把它租下來了」,但因為一本書擺在攤位上實在太空,劉霽便找了南方等其他獨立出版社一同擺攤,便成為往後書展中獨立出版社聯展的濫觴。


從高中就喜歡文學的劉霽,大學填志願只選了外文系和中文系兩種,念清大中文系時喜歡上電影,於是決定到英國念研究所時,特地找了電影與文學所,延伸這股喜好,一人出版社目前以出版英美翻譯經典文學作品為主。


創出版社  自由生活理念的實踐
對劉霽而言,成立出版社一方面是為了實踐他「自由生活」的人生目標,另一方面他發覺其實在歐美有很多精采的經典文學,但因為在台灣太小眾或作者知名度不高,一般商業出版社不願意出,劉霽便將目標對準於此,由自己翻譯或與其他譯者合作出版,幫忙填補這個空缺。


因為不想違背「自由生活」的準則,由劉霽自行翻譯出版的書一年只有二本,與譯者的合作案,他則採取「姜太公釣魚」方式,等待著和他一樣想法的人找上門,劉霽說:「會找上我,代表跟我想法、風格有某種程度契合,很有自己風格,喜歡做不同於一般市面上的東西」,他說,過去他曾協助出過一本書,封面採用工業砂紙製作,「這可能是全台灣最貴的一本書,不只砂紙成本很高,還得把書包膜,因為會把別人書的磨壞」,但他說,盡量讓每個人的風格與想法得以發揮,就是他成立出版社最大目的與樂趣。


視翻譯為創作  與譯者簽版權
經營出版社率性、灑脫的劉霽,對於翻譯市場仍是有他的想法,他認為台灣並未給予翻譯者一定的尊重,他說:「翻譯應該被視為一種創作,是像作者一樣拿版稅,而不是如廉價勞工般算字數,但現在沒有出版社這麼做,所以我自己做」,因此劉霽與譯者合作採取「半自費」方式,並與譯者簽定版權契約,盈收則是按照各自的出資比例,最後書賣出多少,譯者就能按比例得到多少回饋,給譯者另一個選擇。


【延伸資訊】
一人出版社:http://www.facebook.com/AlonePublishing?filter=2

原文網址:http://www.xinmedia.com/n/news_article.aspx?newsid=263318&type=0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