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設計/車埕小鎮修復!昔日木業村落榮景再現

欣新聞 發佈 2012-12-03T11:37:23+00:00

圖說:如果你也同意九份的美,那麼同樣帶著工業遺產的意味,車埕周邊,昔日因工業起落,如今因觀光而再現風華的多個景點,一定也不容錯過。(林芳怡提供)欣傳媒 | 記者葉穎/專題報導關於車埕,東有松柏崙山,西有集集大山,水里溪流貫其西側間,這樣一個

圖說:如果你也同意九份的美,那麼同樣帶著工業遺產的意味,車埕周邊,昔日因工業起落,如今因觀光而再現風華的多個景點,一定也不容錯過。(林芳怡提供)

欣傳媒 | 記者葉穎/專題報導

關於車埕,東有松柏崙山,西有集集大山,水里溪流貫其西側間,這樣一個小鎮的故事若真要追溯,就得從日治時代說起。原本山鬱當中的小鎮,日治時代,因為在台大力發展糖業,為了輸出埔里糖廠所產的蔗糖,於是便開始在埔里至車埕間搭建輕便車鐵道,自車埕再以七分車鐵道銜接二水,匯入西部幹線,由於車埕一帶地勢平坦、腹地廣大,使得埔里運出的蔗糖皆在此裝車轉運,平台上往往可以見到上百台輕便車停放於此的景況,故取名為「車埕」(台語,停放車輛的廣場之意),最初的車埕聚落於焉成型,同時也造成當地在大觀發電廠工程完工前,聚集了眾多工程與從業人員的首次榮景。


直到時空流轉50年代,車埕這個名字再度與興盛的伐木業搭上了關係,當時,台灣林業鉅子孫海先生向政府承租了丹大林場,民國49年創辦了振昌木業公司並在車埕設廠,促使得車埕搖身一變成為了南投木材的主要集散地。當年,集集支線是車埕聚落最主要的交通大動脈,除了一條鐵道在出了隧道之後即可通往月台之外,其他的支線皆是通往木材廠。儘管隨著74年林木政策大幅改變,振昌木業公司也因為木料取得不再容易,於民國76年被迫遷廠,不論是集集支線的客貨業務,或是車埕當地的發展也隨之沉寂。


921地震之後,一夕之間幾乎徹底將從前的車埕車站或木材廠房皆毀損殆盡,然而這一場天災卻也未嘗不是另一個轉機!當2000年,接手車埕車站修復工程的中冶環境造顧問公司主要設計師郭中端說,他們一開始的動機很簡單,就是把車埕車站以集集線火車鐵道終點的角色視之,將這個修復案比照將會恢復為火車博物館的心情去規劃。同時,車埕站的修復也可算是他們在此一整套環境規劃工程的開端。


郭中端回憶到當時接手整套環境規劃工程的急迫倉促,就在921地震之後,政府喊出百日修復城市舊容貌的口號,伴隨著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成立,當時的首任處長王尚德更以原本區域性即兼具了林業、鐵道及水力發電等多元文化資產,在計畫將各個產業遺址逐年復貌之外,更有企圖心的希望整併車城的地域歷史,成就出亞洲最大的木業博物園區。中冶在這樣的時間點接下任務,當然感到倍覺壓力。

但正因為這種種現實條件所給予的壓力,在實行過程中自然衍伸出很多原本沒有想到的做法,以及對於舊有工法的認識,而且越是務實地面對現實所給予的挑戰,從中找出的解決方案,扼要當中更恰好貼切對應著這邊身為工業遺產的定位。他特別舉出了恢復昔日振昌木業木材廠後所完成的木業展示館,將它與公有的東勢檜木工廠相比,一者是民間的工業遺產,一是當年借助美元興建的大氣魄,分別力拚!比較之下,車埕一帶不管是昔日的民間林業樣貌或者今天修整後的景況,都相形常民許多,這多少也更貼切闡述了從前木材廠在車埕將木材料完整加工利用,近乎百分之101的做法—將原木加工切割成建築木料、家具規格木料、邊皮材,木皮壓榨出精油,木屑壓實燒結成原子碳,最後就連剩下的餘材都送入削木廠,打成紙漿用木。林林種種的做法,卻也更顯得出一切在時代下因為需要而繁衍出的來聰明對策,帶著多麼平實的巧妙與可愛。

更多建築旅遊資訊,請上【建築行腳】專輯!!
http://www.xinmedia.com/n/featurestory_list.aspx?collectionid=111
 

原文網址:http://www.xinmedia.com/n/news_article.aspx?newsid=197421&type=0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