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日本】日本的手帳

福澤新媒體 發佈 2012-11-30T14:12:59+00:00

▇ uedada 秋天的腳步漸漸深了,讓人們意識到年底到來的時候。書店、文具店和雜貨店就臨時設置專用貨架,開始推銷明年用的手帳(記事本)。每年都有很多有關廠商推出很多款式的手帳,功能上也越來越講究、洗練。 這幾年來,日本人對手帳的關注程度

▇ uedada

秋天的腳步漸漸深了,讓人們意識到年底到來的時候。書店、文具店和雜貨店就臨時設置專用貨架,開始推銷明年用的手帳(記事本)。每年都有很多有關廠商推出很多款式的手帳,功能上也越來越講究、洗練。

這幾年來,日本人對手帳的關注程度相當高了,例如不少商務書和雜誌都很常刊登「如何活用手帳來提高工作效率?」之類專題訊息,在網上也往往會看見「手帳熱潮」的字眼。在這個「熱潮」的背後會有什麼些動向? 如今,不僅是企業職員、家庭主婦、學生都過的越來越忙碌的日子,他們都要安排爭分奪秒的行動預定。還有,如今很多領域的工作人也被要求發揮創新構思,因此得用手帳寫下來,在生活上偶然想出來的瑣碎閃念,活用於工作。這些工作、生活上的必要大概是推動手帳暢銷的基本因素吧。

但我在手帳賣場邊逛邊看,總覺得也有其他原因了。

我看,讓很多人關注到手帳的開端,大概是2002年上市的「ほぼ日(HOBONICHI)手帳」。此前,日本的多半手帳是每雙頁有一個星期預定表格,尺寸小到可以裝在上衣內兜裡。可是ほぼ日手帳使用了A6到A5那些比較大的尺寸,內容就像日記本一樣,一天分配了整個一頁,使得整本相當厚。這種形式過去只有歐洲品牌的進口手帳比較常見,而日本品牌幾乎沒有採用過。

每頁的格式是用格線形成的時間表,但賣方建議除了作為時間表利用之外,還可以畫插畫、貼上與當天的事情有關的小東西,像是電影或演唱會的門票、雜誌的剪貼、還有照片和自己喜歡的貼紙等等。這些建議就代表著,手帳不僅是日程管理工具,也是「表現自己」的一個手段。這些建議就吸引了很多人的興趣。再說,這款手帳由著名廣告文案家糸井重里的辦公室製作推出,因此生就「先進,創意」的形象。這也是它成了熱門的一個原因吧。

現代社會好像有一種電子化趨勢,就是要把過去寫在紙張的信息移到電子空間。實際上,應該有很多人已經放棄了使用手帳,代之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的手帳功能。可是從「表現自己」的角度來看,手寫就是一個少不了的因素。即便只是寫每天預定,一個個親手寫的文字就具有每個人特有的風格,這些蓄積下來就會形成只有那個人才能做的「作品」。據說,一個優秀的美術總監的手帳寫得既瀟灑又有個性,很像一個美術作品。一般人的手帳可能達不到這樣的境界,但後來還會變成一個塞滿了工作、生活記憶的紀念品。另外,最近熱門手帳都有多姿多彩的書衣種類。我猜測,這也是代表很多用戶想要透過手帳表現自己吧。

一天天沒特別的日子蓄積起來,就組成一個人獨一無二的人生。而這條人生當中一部分精華,結晶在一本手帳上,不就是一個有趣的事情嗎?大概不少日本人開始有這樣的意識。雖然是一個電子化的時代,但在日本,這股手帳熱潮不會容易地衰退。

 

【編按】uedada是一位在日本從事廣告、創意以及文案的文字工作者,身為日本人的他,對於東方的文字有著深厚的情感,他不但熟悉中文漢字,同時對於西夏文字也有相當程度的涉獵。在他的眼中,文字有如畫作一般的美麗而且不可思議。 About the author: Editor [attach_md5]3b2adfe8e53762ecb27b7245b1a56632.com%2Favatar%2Fad516503a11cd5ca435acc9bb6523536%3Fs%3D80&r=G[/attach_md5]

. Follow him on Twitter / Facebook.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