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夠台灣的體育政策 王尚智:讓謝淑薇飛!

fans news 發佈 2013-07-10T22:46:00+00:00

一直到看了謝淑薇的臉書,知道她對於準備前往中國尋求長期贊助,並且甚至不惜轉籍,她充滿了「清醒、堅定」,我這才鬆了口氣。我實在受夠了那些每次總喊著要台灣「留人才」的傢伙!他們總是在選手「光宗耀祖」之後,才想要透過各種溫情與人情「緊抓手上」。



一直到看了謝淑薇的臉書,知道她對於準備前往中國尋求長期贊助,並且甚至不惜轉籍,她充滿了「清醒、堅定」,我這才鬆了口氣。我實在受夠了那些每次總喊著要台灣「留人才」的傢伙!他們總是在選手「光宗耀祖」之後,才想要透過各種溫情與人情「緊抓手上」。
 
台灣的體育政策多年來始終是所有領域「只有口號、只做表面」的前三名!特別是當台灣根本沒有巨大的市場商業贊助動能,足以支持或打造任何職業運動選手立足於國際賽事。在這個「鐵的事實」前提下,台灣怎麼可以不放謝淑薇等優秀選手,飛向國際或對岸? 
 
台不會失去謝淑薇
 
「職業運動比賽,是用錢堆出來的!」或許也正因為謝淑薇一向古靈精怪的個性,她的大白話反倒凸顯了台灣「各界留人」的呼聲之荒謬。果然吧!立刻就有人跳出來,自稱是她的「義務經紀人」趁機開始大罵政府,利用她大蹚政治渾水。2300萬人的台灣市場這麼小,政府單位或民間企業一年或每次能贊助個幾十萬,其實都已經勒緊腰帶了。職業選手經常要國際各地征戰,同時輸贏未定,花費之鉅,台灣弄清楚自己「小廟容不下大佛」又有什麼關係?反正只要小廟能「造大佛」!台灣出身的選手後來若能成為國際體壇巨星,家鄉同胞負責拍手歡呼、上網相挺,不就是又光榮又愉快!
 
尤其網路資訊時代與過去不同,如今謝淑薇「去哪、賽啥」隨時都能看得到,台灣怎樣都不會永遠「失去謝淑薇」。因為面對職業選手也都「跳來跳去」,國際媒體如今報導時,幾乎都是以選手家鄉地,比如「來自台灣」來介紹選手。除了贊助收入的現實,特別是謝淑薇今後還要繼續維持大量的訓練與比賽,台灣相較於國際體壇的大環境如同澎湖小島,謝淑薇需要的是強手競爭雲集的流汗戰場,而不是當個在白沙灣黃昏散步哼唱的有夢女孩。我認為關鍵是,我們應該對謝淑薇(以及謝爸)這數十年一路堅持的個性有信心!縱使今後因贊助出賽需要而入中國籍,以謝淑薇甚為「台妹」的活潑個性,恐怕只會在中國或國際體壇更凸顯台灣元素的獨特鮮明呢! 
 
更多贊助磨練機會
 
在溫布頓雙打奪冠之前,謝淑薇一向靠的是父親與家人、少數的伯樂支持。台灣體育圈在基層出力的「慧眼」都是邊緣人士,官員與企業主都是只懂錦上添花的「勢利眼」。如今這股「募款留人」的風潮很像一場登壇作法,大雨過後的台灣體壇大地,必然很快又將繼續乾涸。謝淑薇如今成功地鍍上網壇金身,絡繹不絕上門的名氣和財富,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至少要「還」給多年犧牲了一切的謝家人,今後擁有足夠的幸福。尤其國際職業體壇大多只能叱吒一時,選手動輒受傷意外的風險很大,這些都不是台灣嚷嚷「留人」的人們,會一起幫忙考慮的角度。
 
小廟出大佛了,人們歡喜合掌且與有榮焉,目送大佛駕祥雲裊裊而去。就算謝淑薇落籍中國,她能有更多磨練機會、更多商業贊助、更多華人關注、讓謝家收入更多,然後,「講到她就必定會提到台灣」,這不是很好嗎? 
 
來源:蘋果日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