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4歲那年,鄧稼先就做好了把生命完全獻給祖國的準備

羽小雨 發佈 2021-09-28T20:18:47+00:00

1937年,年僅13歲的鄧稼先還是一名初中生,在他人生觀剛剛萌芽,對人生和社會開始有自己的認識的時候,碰上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

1937年,年僅13歲的鄧稼先還是一名初中生,在他人生觀剛剛萌芽,對人生和社會開始有自己的認識的時候,碰上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

日寇的入侵打亂了他的讀書生活,而這以後日軍統治下的北平,老百姓受盡屈辱。強烈的民族屈辱感刺傷了鄧稼先純潔的心靈。

少年時代,他的愛國情油然而生,並日益的濃烈。

後來,在讀高中的時期,鄧稼先所在的城市淪陷,而日軍還要求市民和學生開會遊行慶祝他們的勝利。鄧稼先氣憤極了,在會後,他直接把手裡的紙旗扯碎並狠狠地踩了一腳。雖然當時日本人沒發現鄧稼先,但父母還是擔心事情敗露,所以安排了他和他大姐鄧仲先躲到昆明。

出發前,父親交代要鄧稼先去四川的第九中學讀書,因為那裡的校長是他的四叔鄧季宣。於是,大姐到昆明後不久就把鄧稼先送到四川。

後面的一段時間,鄧稼先主要以學習為主。

高中畢業後,鄧稼先到重慶去考大學。

在這裡,有一天,他更是親眼目睹了日軍的飛機轟炸,當時一顆炸彈直接落在離他和其他路人不遠的江面,在偏過來一點,鄧稼先他們就完了。

這一次經歷,讓鄧稼先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一個弱國,是沒有平安日益可言的。他也更加堅定了自己未來的路,是要為強大祖國而奉獻力量的。

以後,鄧稼先走的每一步路,都是關係國家需要的。

讀物理系,出國留學一年多的時間就獲取博士學位回國。他都是加緊學習的步伐,爭取早一點學成為祖國建設奉獻才幹。

1950年至1958年,留學後回國的八年時間裡,他主要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做科學探索工作。

直到1958年8月,國家的一個重大決定成了他人生的重大轉折點。自少年時代就心繫祖國的鄧稼先,被錢三強教授推選為中國研製原子彈總負責人。

從此,鄧稼先做好了把自己生命完全獻給祖國的準備。

他也一直如此。

個人的生活,個人的時間都是可以犧牲。唯一有些放不下的家人,妻子許鹿希為了讓他能夠安心從事研製工作,在自己工作的同時獨自擔起了家庭的所有瑣事。

原子彈的研製過程中,意味著鄧稼先經常接觸核輻射,高強度的工作加上核輻射對身體的入侵,鄧稼先的身體受到了損害,尤其在一次核試驗的時候,原子彈沒有如預想的出現蘑菇雲,為了保證安全,鄧稼先不顧別人阻攔一人跑到實驗地找。他不顧核輻射的巨大傷害,激動地拿起找到的核碎片查看,經證實沒有爆炸後才放心。

這一次,是大量核輻射的吃量,對身體的傷害程度,鄧稼先不會不知道。但,為了保證完成原子彈的研製成功,他強撐著漸漸敗壞的身體繼續投身工作中。

在他和一眾科學家的努力下,我們讓外國人看到了中國速度,中國人的力量。

1964年10月16日,我們的第一顆原子彈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們第一顆氫彈成功。

其中的艱難,不可描述。但我們靠自己的就成功了!

憑著對這原子彈和氫彈的成功研製做出的貢獻,鄧稼先本可以功成身退,但他沒有,他一直為祖國的核武器方面的研究兢兢業業,直到他確定了直腸癌住院治療,他都一直不停歇。

在病床上,在生命倒計時的一段時間裡,他還完成了一份至關重要的建議書。這份建議書讓我國在未來的十年裡完成了停爆搞模擬,在國際大國聯合發布停止核試驗的文書之前。

讀鄧稼先的一生,除了敬佩還是敬佩,除了感動還是感動,他是我們的民族之光,是我們該追的璀璨明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