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覺真的存在!華人學者研究證實,晝夜節律影響膠原蛋白合成

文匯網 發佈 2020-01-21T13:58:59+00:00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時鐘就顯得十分重要,大多數時候,手機、手錶等使我們確定當下具體的時間,從而安排好接下來的事情。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時鐘就顯得十分重要,大多數時候,手機、手錶等使我們確定當下具體的時間,從而安排好接下來的事情。

鐘錶不過是近代的發明,再往前便是日晷、沙漏等精確度欠佳的計時工具。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體內都有著一個特殊的時鐘——生物鐘,然而一直以來我們卻對它知之甚少。2017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三位在生物鐘研究領域做出了傑出貢獻的科學家,三位獲獎者發現了世界上第一個生物鐘基因,自此之後,晝夜節律生物學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廣泛而高度活躍的研究領域,這也對人類的健康和幸福有著重要影響。近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 Cell Biology雜誌發表了一篇與生物鐘現象相關的研究論文。該論文的通訊作者為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孟慶軍教授和Karl Kadler教授,該研究表明晝夜節律可以影響膠原蛋白的合成、分泌和降解,因此,破壞晝夜節律會讓膠原蛋白纖維堆積,使其結構紊亂、彈性減弱和強度下降,從而影響皮膚質量!教授和#FormatStrongID_6#教授,該研究表明#FormatStrongID_7##FormatStrongID_8##FormatStrongID_9#!!

膠原蛋白是脊椎動物體內最豐富的一種分泌蛋白,持續存在並且基本不更新,由於膠原蛋白在人體內含量極其豐富,其承擔的功能也極為重要,膠原蛋白也常常作為保健品和美容護膚品。

然而,近年來有研究證實膠原蛋白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成纖維細胞在機械力或激素的刺激下,會合成分泌膠原蛋白。

之前有研究發現:血液中膠原蛋白合成和降解存在晝夜節律!此外,在軟骨組織(主要由膠原蛋白構成)中,特異性破壞生物鐘將導致關節軟骨進行性退化和椎間盤纖維化等軟骨疾病的發生。這也引起了本論文研究者們的注意,同時也促使他們去研究膠原蛋白的合成和分解與晝夜節律關聯性的具體機制。研究人員通過電子顯微鏡在小鼠跟腱中觀察到三種直徑不同的膠原蛋白纖維——D1(<75nm)、d2(75-150nm)和d3(>150nm)。通過分析統計,研究人員發現纖維直徑較小的D1和D2在白天數量較多,在光照開始後7小時左右達到頂峰,且在黑暗環境下數量慢慢減少,4小時後達到低谷;而纖維直徑最大的D3則恰好與之相反,表明。通過分析統計,研究人員發現纖維直徑較小的D1和D2在白天數量較多,在光照開始後7小時左右達到頂峰,且在黑暗環境下數量慢慢減少,4小時後達到低谷;而纖維直徑最大的D3則恰好與之相反,表明。

研究人員進一步探究這一現象的具體原因。研究人員發現,SEC61、TANGO1、PDE4D和VPS33B這四種蛋白會順著晝夜節律依次表達,調控前膠原蛋白從內質網到細胞質膜的運輸過程。

研究人員在小鼠模型中發現了膠原蛋白合成和降解的晝夜節律現象——夜間合成前膠原蛋白,白天合成膠原纖維。此外,組織蛋白酶K(CTSK)也呈現出晝夜節律性表達,從而。此外,#FormatStrongID_13#(CTSK)也呈現出晝夜節律性表達,從而。

接下來,研究人員通過基因敲除技術構建了Scx-Cre:Bmal1 lox/lox KO小鼠模型(在跟腱和尾部缺乏生物鐘相關分子)。與野生型小鼠相比,這些KO小鼠的肌腱更厚,彈性更小,負荷更大。除此之外,研究人員證明。與野生型小鼠相比,這些KO小鼠的肌腱更厚,彈性更小,負荷更大。除此之外,研究人員證明。

晝夜節律紊亂在現代社會十分常見,流行病學數據清楚地表明,晝夜節律紊亂與一系列疾病有關,包括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這些疾病與纖維化相關,因而膠原纖維內穩態的改變也可能是病理學的一個組成部分。這項研究證實了晝夜節律對膠原纖維合成和降解動態平衡的重要性。同時也為晝夜節律失調相關疾病的治療藥劑的開發提供了新的思路。

這項研究告誡我們,熬夜不僅傷身傷神,還會破壞你的膠原蛋白,所以,與其花錢買面膜,還不如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晝夜節律,睡個美容覺。

編輯:沈湫莎

關鍵字: